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0-2011学年度北京市崇文区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练习(一)
2010-2011学年度北京市崇文区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练习(一)
初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作为交通建筑,桥总是为行人、车马提供由此岸跨到彼岸的便利。桥也是一种无形的留存。通过它,隔膜的心灵得到沟通,不同的文化得以交流。请以“桥”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题二:传奇指一种体裁,也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它存在于伟人的辉煌经历,也留存于武侠小说的刀光剑影。但我们相信,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有着传奇。它能给你无言的惊诧,也能给你由衷的启迪。请围绕“传奇”选材立意,写一个发生在你身上或身边的故事(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要求】⑴请将你的作文题目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⑵不少于600字。

⑶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和师生名。

难度:
知识点:命题作文
使用次数:11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做人要厚道》(苗向东)一文,完成第13题。

①厚道,就是心地单纯,化复杂的人生为简单的处世;就是心胸宽广,化恩怨干戈为真情玉帛;就是心存善良,人负我,我不负人;就是心存美好,少栽刺,多栽花。既是以心换心,以情还情,也是以德报怨,以善报恶。厚道之人,人给我一道横眉,我给他一张笑脸;人给我一支暗箭,我以坦然回报;人给我一句坏话,我以行动驳斥;人给我一个陷阱,我以智慧超越。

②人家待人,以利已为恩怨,我待人,以利人为取舍,是为厚道;人以地位升沉为亲疏,我以人品厚道和感情真假为远近,是为厚道;人以得失为得失,我以善恶为善恶,是为厚道。厚道,在你的身边,朋友亲人有难,你会义无反顾地去帮助他们。甚至当别人误会你时,怨恨你时,你也依然以德报怨,这样,误会你的人也会被你折服,被你的厚道所震撼。厚道让人依赖,让人踏实,让人感动。作为朋友,可交;作为同学,可信;作为老师,可敬。厚道人不会算计你,厚道人不会欺骗你,厚道人不会出卖你。地基愈厚,愈能载高,基石愈厚,愈能负重;湖床愈厚,愈能纳深;人性愈厚,愈能受众。

③刘翠霞是评剧“四大流派”之一的刘派创始人,上世纪30年代名噪津门。一次,她在后台刚化好妆,正要去穿戏衣,被一位搬布景的美工给撞倒了。她二话没说,赶忙去补妆。散戏后,她到处找那个美工,有人告诉她那个美工被吓跑了。她听了非常着急,立马吩咐人去找。找回后,她扶起跪在自己面前的美工,和颜悦色地说:“我找你回来,是向你道歉,是我未留心,碍了你搬景的道。”美工听了十分感动。在世俗眼里,名角被普通的美工给撞倒了,这还了得?然而,刘翠霞宽容,不刻薄,她非但没出口伤人,反而诚恳地给人赔礼道歉,刘翠霞的为人厚道的品德凸显了出来。

④不知什么时候,“厚道”成了木讷、不聪明的代名词,厚道被一些人讥为过时,并与“无能”画上了等号。可是,缺乏厚道,就缺乏信任,就缺乏融洽,就缺乏和睦相处,就缺乏坦诚与友爱。一旦失去厚道,在别人困难时,你视若无睹,因为你觉得那和你无关。在友谊和利益之间你选择了利益。最终你得到了你所需要的名、利、地位、权势……但同时你失去了许多,甚至比你得到的更多。当你有快乐的事想和别人分享,有烦恼的事想对人倾诉,你就会发现周围已没有朋友、亲人。

⑤对于厚道人,鲁迅先生真切地愿“引以为朋友”。陶行知先生对老实人之“傻”堂堂正正地吟道:“唯有傻瓜,能救中国!”

⑥做一个厚道人吧。厚道的人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才会拥有广阔的胸怀。社会需要厚道的人,大家需要厚道的你。

1.用自己的话阐释文中“厚道”的含义。

2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做人要厚道”的?

3.简要分析②③两段的论证过程。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20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答案:①心地单纯、善良、美好,胸怀宽广;②待人不自私,感情真挚,为人真诚,人品好。

2.答案:①厚道的重要作用(或:做人厚道的作用;②做人缺乏厚道或失去厚道产生的后果(或:做人不厚道产生的严重后果)。

3.答案:①首先通过对比论证,揭示厚道的内涵。②接着阐述厚道的巨大作用。③最后举刘翠霞厚道待人的例子,再次证明了厚道在与人相处中的重要作用。

2.

阅读《解析永乐大钟》(赵致真)一文,完成第13题。

①永乐大钟是明代人文景象的直接映射和重要索引,更是14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登峰造极的经典之作。它高6.75,口外径3.3,重46.5吨,上下各处厚度变化有致,洋洋23万字经文铸满了钟体内外。巨大的尺寸和重量,精美的质地和工艺,即使500年后的当代铸造技术,面对美仑美奂的永乐大钟也不能不深深鞠躬。

②经过反复考证,科学工作者已经能清晰描述当年铸造大钟的方法和过程。初创于商周时代的陶范法,到了明代能工巧匠手中早已驾轻就熟、炉火纯青。他们在地上挖出10见方的深坑巨穴,按设计好的大钟模型,分七节制出供铸造使用的外范,低温阴干,焙烧成陶。再根据钟体同断面的半径和厚度设计车刮板模,做出大钟的内范。当7个陶制外圈依次对接加7级浮屠之状时,浑然一体的大钟外范便拼装成功了。为了承受浇铸的压力并确保足够的强度,外范四周用泥土填满并层层夯实。钟钮旁边四处不易觉察的疤痕,泄露了四个浇铸口的准确位置。那是最典型的雨淋式浇铸法:几十座熔炉沿四条槽道排开,炉内大火流金、铜汁鼎沸;地坑里内外模范同时高温预热。当蓄满炉膛的万斛金汤相率奔泻而出后,这口万钧大钟便一气呵成了。

③最为举世罕见和引人惊叹的奇迹,莫过于将23万多字的佛教经文和咒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铸满了大钟的每一寸表面。晚年的明成祖潜心撰写《名经》凡40卷,20万言。其中,前2010万字便刊登在永乐大钟不朽的版面上。钟上还有许多其它汉文佛经和梵文佛咒。也许这是最诘屈聱牙和枯燥乏味的文章,但23万字的版面,安排如此匀称整齐,从头至尾绝无空白,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真要经过一番精心的运筹和计算。

④永乐大钟作为发声装置,最根本的功能和终极的输出无疑是钟声。在这方面,500年间已有无数诗文对其天下独美的音响作过精彩描述。科学工作者用的是另一种语言:钟体在几何形状大致固定的情况下,单靠厚度的变化就能带来极为丰富的泛音。厚厚的钟唇是高音E3的主要来源,钟腰的厚度变化则送出C1A3分音。这是不同乐音奏出的和弦,是众多溪流汇成的洪波。大钟铸成后,由于通体都是经文,根本不可能通过机械刮削来调音,但却一次性达到如此音响效果,的确身手不凡。由于差频现象和各分音在大气中衰减程度不一,便出现了钟声的抑扬起伏和各处听到的音调略有不同。重击一次,钟声持续时间可达三分钟之久,声闻百里。

⑤至今还不断有研究者报告永乐大钟考察中的新发现。永乐大钟作为500年前一个庞大的存在,一定还会携带着许多尚未发现的信息,等待后人去诠释和破译。(有删改)

①【浮屠】此处指塔。也叫浮图。

②【咒语】信宗教的人以为念着可以除灾或降灾的语句。

1.文章主要从                                                   三个方面依次说明永乐大钟“14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登峰造极的经典之作”的。

2.准确提取信息,梳理明代能工巧匠们当年铸造永乐大钟的步骤。(不超规定字数)

首先,(15个字)

其次,设计车刮板模,做出内范。

再次,(13个字)

再其次,在外范四周夯实泥土。

最后,浇铸。

3.下面两则材料可分别印证永乐大钟的哪两个特点?

材料一 五百八十多年前,永乐大钟是朝钟,也是佛钟。有学者猜测,明成祖下令铸钟的初始动机一为炫耀武功,更为自己精心撰写的《名经》寻找永恒的载体,以教化百姓,流芳百世。

材料二 敲响那口最珍爱的永乐大钟,激越、磅礴、沉雄、嘹亮,带着恍来天外的神秘感和历史深处的沧桑感,能声闻百里。

答:材料一:                                                             

材料二: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7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答案:铸造大钟的方法和过程、铸满钟面的23万字佛教经文和咒语、天下独美的音响(或:铸造的方法和过程、铸满钟面的文字量、音响)。

2.答案示例:首先:挖深坑,制出陶制外范;再次:将陶制外范拼装成一体。

3.答案:材料一:永乐大钟表面铸满文字。

材料二:永乐大钟天下独美的音响(或:永乐大钟依靠厚度的变化带来的丰富的泛音)。

3.

阅读《屋梁上的柳条箱》(孙春平)一文,完成第14题。

①小雁翎从懂事起,就记着家里的屋梁上吊着那只旧柳条箱。

②小雁翎不止一次问,那箱里装的是什么呀?奶奶说,别人的东西,哪儿知道。雁翎说,一个破箱子放在哪儿不好,吊在那儿多难看。奶奶说,不是怕耗子嗑嘛。雁翎问,箱子是谁的呀?奶奶说,是你的一位知青叔叔的,走时说会回来取。雁翎问,叔叔?我怎么从来没见过这叔叔?奶奶想了想,笑了,说按辈份,你应该叫他爷爷,他住在咱家时,你爸爸就喊他叔叔。唉,这一走就30多年了,那时你爸才十一二。雁翎再问,那知青是什么呀?奶奶说,就是城里念书的学生。

③好奇的小雁翎还问过爸爸。爸爸说,那个叔叔姓徐,高高的个儿,戴着眼镜,一有空就看书,看过了还写,说是记日记,我估摸柳条箱里装的就是他的书和日记。徐叔叔常带我去屯东的河里玩,夏天游泳摸螃蟹,冬天滑雪溜冰车。有一年冬天,你奶奶病了,烧得那个邪乎,徐叔叔连夜带我去乡里卫生院买药,回来时就遇到了狼。那次要不是身边还带着咱家的大黄狗,可就坏事啦。雁翎又问,那他为啥把东西扔在咱家就不要啦?爸爸的脸色暗下来,说,那年徐叔叔得到大学通知时,大学已开学好几天,再不去报名就给除名了。也不知公社里的哪位马大哈把那么重要的一封信给弄到靠墙的桌缝里去了,害得徐叔叔连回趟家的工夫都没有,就把不想带到学校去的东西都划拉进柳条箱,只说日后回来取。至于他为啥一直没来,我也说不清楚了。雁翎追问,那他现在在哪儿呀?爸爸摇头说,他刚走的那两年,还有信,后来信就稀了,断了。

④但雁翎知道,爷爷奶奶可是把那旧柳条箱太当回事了,几乎当成了眼珠子。有年夏天,连降大雨,为防泥石流,乡里要求傍山而居的村民立即转移。那天,爷爷奶奶拉着她都顶雨跑出了屯子,转身又跑回家,扛了那破箱子追上来。有人开爷爷的玩笑,说是啥金银细软呀,值得你这样不顾命?爷爷说,要是自个儿的东西,别说金银细软,就是传国玉玺我也扔了它,可这是别人寄放在咱家的,管它是啥,也丢不得的。

⑤两年前的一天夜里,爷爷奶奶看家里的那台黑白电视。奶奶突然指着屏幕说,那新当选的县长是不是在咱家住过的小徐子?爷爷凝睛再看,说错不了,也姓徐,也戴眼镜,只是比过去胖了,老了。真没想,这兄弟出息成个大县长,这回他可该来家取东西啦!小雁翎也高兴地喊,呀,咱家住过大县长,看谁还敢小瞧咱!爷爷照着她屁股就给了一下子,黑着脸说,这话可不许去外面说,丢人!

⑥但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徐县长却一直没来取他的柳条箱。雁翎不止一次想,也许是爷爷奶奶老眼昏花认错人吧,但自从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徐县长,爷爷奶奶一到夜里那个时间,也不管小雁翎是看动画片还是看《还珠格格》,都把电视频道调到县里的新闻上去,不错眼球盯着看,一边看还一边嘀咕,看那个做派,还有年轻时的影子呢。从电视里,小雁翎知道徐县长爬山越岭到山区考察,号召山里人多养绒山羊;小雁翎还看到徐县长亲自带人到山里打井,说山里人喝了深井里的水不得粗脖子病。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徐县长带人规划通往山里的公路,主持人说,那条路就从她家的屯后经过,还要铺成黑色路面。爷爷高兴地说,这回小徐可要到家来看看了。奶奶立时就催快把吊在梁上的柳条箱取下来,说把落在上面的灰尘擦干净。(A)可柳条箱擦了一次又一次,徐县长仍是没有来。

⑦徐县长以身殉职的消息也是从电视上知道的。天降暴雨,山里的一处水库决了口,徐县长带人去救灾,连人带车滚进了洪水里。爷爷奶奶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不住地说,这种事怎么就偏让好人遭上呢?

(B)几天后,县里的干部来到家,说徐县长出发救灾前曾写下嘱托。遗嘱上有一条说,他当年插队时曾住黑石沟赵吉年家并存有一些物品,如遇到不测,请代他将那些物品就地焚毁,并代向赵家兄嫂及小侄致以永远的怀念与敬意。

⑨烈焰腾腾,浓烟腾腾,就在家里的院当心。那一刻,看着爷爷奶奶哀伤的样子,小雁翎的双眼也模糊了,她只是不解,这么些年,爷爷的徐老弟——爸爸的徐大叔——自己的徐爷爷为什么一直没来家取他的柳条箱呢?     (有删改)

1请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用简练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小雁翎对柳条箱好奇;                                                

小雁翎见爷爷拼命护箱;                                              

小雁翎一家盼望主人取箱;                                            

2.选文处处写小雁翎一家对柳条箱的珍视,实际上也在写“徐县长”这个人。请从文中划线处任选其一进行简要分析,说说他的为人。

   答:我选择        处。                                                     

3.简要分析文章第⑨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                                                                      

4文章以小雁翎的所见所感为线索塑造了一系列感人形象,触及了“诚信”这个话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就“诚信”谈谈你的理解。(字数80120字)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4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答案:小雁翎得知柳条箱来历;小雁翎偶识柳条箱主人;小雁翎家伤心焚毁柳条箱(或:小雁翎家焚毁柳条箱)。

2.答案:A处,从上文知道徐县长是因为忙于公务,为乡里造福而没来取柳条箱的,并不是他有意忘记,由此看出徐县长是个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好公仆。B处,救灾出发前写下嘱托,表明其临危不乱,镇定自若。遗嘱交代早年寄存在小雁翎家的柳条箱,并嘱咐就此焚毁,向小雁翎一家致以问候,说明徐县长诚恳朴实、讲究诚信、无私奉献、重感情、没有官架子。

3.答案:①渲染了故事悲凉的气氛。②表达了对徐县长这个人民好公仆形象的深深怀念。③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4.答案:略。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4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而往          发夕至        B溪而渔       大敌

C.杂然而陈者    勇往直        D.水而石出     花流水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交错:                          

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佳木秀而繁阴

  译文:                                                                  

⑵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4.选段多处提到“乐”,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太守、游人和禽鸟的快乐之因。

答: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2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答案:C  

2.答案:⑴交相错杂;⑵不久。

3.答案示例: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⑵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而感到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或: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乐趣。)  

4.答案:⑴太守快乐之因:琅琊风景优美;愿意与民同乐(或:看到游人快乐)。⑵游人快乐之因:跟随太守游玩(或:自由自在的游玩)。⑶禽鸟之乐因:游人离开,树林空旷。

四、填空题 (共7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12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7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7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作文
1
5.88%
现代文阅读
3
17.64%
文言文阅读
1
5.88%
填空题
7
41.17%
选择题
5
29.41%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命题作文
1
5.88%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3
17.64%
人物传记类
1
5.88%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5.88%
国内文学作品
1
5.88%
作家作品
6
35.29%
成语(熟语)
1
5.88%
病句辨析
1
5.88%
字形
1
5.88%
字音
1
5.88%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邱荣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