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年泰安市初中毕业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11年泰安市初中毕业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初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年轻的建筑师向他的老师求教,怎样才能把高楼大厦建得更高大、更雄伟,以展示自己的设计才能。

    老师低头不语。只是用手指指脚下的土地。在年轻的建筑师的几次请求下,老师才说出两个字:向下。

    年轻人不解其意。一日,他到林木繁茂的公园,见到一场大风过后,许多低矮的小树有的折断,有的连根拔起。而参天大树却依然挺立,毫无损伤。这时,刚好碰到许多人在挖坑植树。有人大声关照:“坑挖深些,根才牢呀!”于是,年轻人醒悟了。

请以“建楼与植树”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难度:
知识点:命题作文
使用次数:19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略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最是读书滋味长

    ①书籍是我们与古今中外圣人贤达沟通的最便捷的途径。如果我们愿意。可以与许多伟大的人物同处一室,日日为伴,聆听所言,交流无碍。故与书为伴,就犹如与知识为友,以智慧为师。左拉说:“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聪明。如果也要像别人那样聪明,那就是读书。”

    ②关于读书的方法,可以说的话很多。或许,有几个方面应特别留意。

    ③读书需作选择。一位学者把书分为五等:浏览之书、细读之书、熟读之书、再三细读书、终生相伴之书。英国作家罗思金把书概括为两类:一时之书与永久之书。在他看来,好书应是镂之金石的典籍,而不是楮墨精良的书信报章。这个标准未免有些苛刻。一篇美文,垂之久远;一封书信,情辞并茂,其实也可归入永久之列。概言之,人们无非是表达这样一个意思,人有文野之分,书有高下之别,择友要良,读书要精,如此而已。

    ④书海无涯,以有限生命畅游无限书海,就要细加斟酌。一个读书人应该有若干“看家的书,无论怎样精简,也不要丢弃;无论怎样繁忙,总要随时翻翻。比如,一套《古文观止》,翻阅何止百遍。选家披阅数载,淘沙拣金,以千锤百炼之精神汇集千锤百炼之作品,什么时候读都会心驰神往。再如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无论用什么标准看,都在不朽之列。两汉宏文、唐诗宋词、元代杂曲、晚明小品中一些久经锤炼的篇什。不必很多.百余种足以使我们经常约会文化盛筵。许多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经典,这些经典对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并非说我们可以忽视新知识、新文化、新文明,而是说新书往往要经过历史的沉淀,才会显示其价值,才能引为知己,成为“看家”的好书。

    ⑤读书需入心田。散文家毛姆说,读书必须是一种享受,而不应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硬着头皮办差。为应考而读也不能算错。无论是经典之籍,还是时事手册,用心读和不用心读,效果完全不一样。古人曰:“好学深思。”学以穷理,问以解疑,问前须学,学后要思,是很好的方法。有的人坐拥书城,但所获不多,问题可能是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没有读懂读透读到心里去。古人提出“注六经”,讲的是读书的被动和主动。被动读至多不过赏玩而已,主动读就加上了自己的创造。所以也有人说:“以书为主,心为奴隶,释卷之后仍属茫然。”套现在的一个词叫“互动”。接续着别人的思考。延长着别人的智慧。丰富着别人的想象,以我为主,就成为书的主人。

    ⑥读书当学以致用。读书有两种目的,一种是消遣,一种是使用。消遣犹如消费,使用转化为创造。德国学者伊·卡内蒂说,有一种人叫书迷鬼,“书迷鬼看到所有的书,无论什么书都可以,只要读得懂就行。”这是一种爱好兴趣、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不愿聊天、不愿打牌、不愿旅行,就愿意面对书籍。当然,最好还是把读书与工作、事业结合起来。除了消遣娱乐,我们总应该有一个工作目标和一项事业。读书与工作、事业结合才能化为创造。也才能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读以为学,可以增加知识;学以致用,可以把工作干得更好。这样,读书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⑦最是读书滋味长。然而,在这样一个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已经很难找到西窗高卧的闲暇。但无论怎样忙,我们都应该挤出一时半刻,专注而安静地读上几页书。文化的涵养会使我们的思想保持鲜活的亮色。

1.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怎样读书才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看家’的书”指的是什么?“用心读”的意思是什么?

答: ①“看家”的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心读”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读书与工作、事业结合才能化为创造,也才能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实例谈谈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是读书滋味长。”联系自己的读书生活,写出你的一种读书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5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答案]要点:

①读书需作选择。

②读书要细加斟酌。

③读书需人心田。

④读书当学以致用。

2[答案]

①“看家”的书是指经典的、百看不厌的、对人生有影响的、有价值的好书。

②“用心读”就是要读到心里去,要会“互动”,成为书的主人。

3[答案]同意。如科学家袁隆平由于读书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才创造出了卓越的研究成果。

4[答案]例:我最喜欢夜深人静时读书,此时才能与作者进行更知心地交流。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莲花自洁之谜

    ①自古以来。莲花因其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而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莲花之所以清纯洁净,蕴涵着植物学秘密。莲是豆科的一属——百脉根属,约有一百种,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及北美的温带地区。

    ②莲是几种不同植物的统称。古希腊所说的莲是鼠李科的枣莲,为丛生灌木;埃及所说的莲是睡莲.一种叫做蓝睡莲的莲花在埃及艺术中占有主要地位;印度教的圣莲是水生的开白花或粉红花的莲,即荷花。

③对古埃及人来说,莲花是再生的载体,我国和印度的佛教密宗认为僧莲华生,就诞生于莲花之中。莲花在我国各地被广泛种植,从莲子到莲藕都是饮食和传统药典中的重要成分。

④威廉·巴特洛特是德国波恩大学植物研究所的所长、化学界的巨擘,拥有庞大的生产瓦、油漆、涂料和覆盖材料的工厂。他领导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莲花的洁净中隐藏着一个秘密,并由此发明了一项新技术,生产出表面完全防水并且具备自洁功能的材料。

⑤从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植物分类研究的巴特洛特及其领导的小组通过电子显微镜对一万多种植物的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他们为此搜集了数量庞大的样品。

    ⑥这项工作最终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莲花叶面上倒几滴胶水,胶水不会粘连在叶面上。而是滚落下去并且不留痕迹,而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蜡晶体的叶子却干干净净。这正是防水叶面的特点。这一现象引起巴特洛特的好奇心,并做出这样的假设:在防水性和抗污性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⑦事实上,在拥有“蜡质”的叶面上,污物的粒子只是勉强立足,难以扎根,用少量的水就可以将其冲走。在这些最初结果的鼓舞下。波恩大学的植物学家们组织了一场各类植物的抗污比赛。

    ⑧他们从340种植物中选出防水性最佳的植物,置于含有大量石英粉尘、二氧化硫和复印机墨粉的污染物中,然后再将这些植物,置于雨水中。或用人工喷雾器喷雾,以检验在直径为0.5毫米的水滴中其自洁机能的效果。

    ⑨在高倍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他们测量了水滴和叶面之间接触的角度,该角度越大。清洁所需的水量就越小。莲花叶面与水滴的接触平均为160o,最接近180o的极限值。

    ⑩叶面的防水性不仅使水滴带走污物,清洁了植物,还可以避免孢子类寄生物的栖息。因为没有潮湿的环境,这类寄生物就无法生存。微小的蜡晶体使植物叶面变得粗糙,这是植物具有抗污机理的关键所在,人类可仿制出这种蜡晶体并将其应用于任何表面涂覆物上。

    11“莲花效应”的故事从此进入德国一些大企业的研究与开发部。19993月,ISPO公司生产的Lotusan油漆,它能够自己去除表面的污物颗粒,使建筑外表保持干净。另一家公司将向市场投放运用类似原理制成的压缩黏土瓦.当雨水落在瓦上时水滴会带走污物。

    12目前德国及阿联酋的一万多座建筑物的表面涂层使用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的新材料。巴特洛特因这项科学研究获得了菲利普·莫里斯奖,并为新产品和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植物学家的好奇心带来了一次小小的革命。

1.这篇文章说明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他领导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莲花的洁净中隐藏着一个秘密。”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一③段所写内容在文中是否多余?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曲线的句子说:“植物学家的好奇心带来了一次小小的革命。”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9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答案]莲花自洁之谜的破解及它的应用给社会带来的益处。

2[答案]要点:

①莲花有拥有“蜡质”的叶面,污物的粒子只是勉强立足,难以扎根。

    ②莲花叶面与水滴的接触平均为160o,最接近180o的极限值。

    ③叶面的防水性不仅使水滴带走污物,清洁了植物,还可以避免孢子类寄生物的栖息。

3[答案]要点:不多余。理由是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丰富说明的内容;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4[答案]第一问要点:

①拥有好奇心是发明创造的前提。

②好奇心促发了科学现象及道理的发现、研究。

③每一次小小的变革都能显示出其价值作用。第二问要点:要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这段文字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描写了哪些景象?请用简练语言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语言优美,请选出你喜欢的一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5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抓住春雨的两个特征:一是雨多,二是轻柔细密;描写了两种景象:一是雨中的树叶和小草,二是雨中的行人和劳作的农民。

2.例: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排比,写出了春雨多、细、轻柔的特点,给人以美的感受。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敌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日:“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苟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日:“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故有所不避也 ____________     ②由是则而有不用也 ____________

    胡贼攻郡 ________________     郡尽空 _______________

2.翻译画线的句子。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苟巨伯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言行印证了()文中的哪一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3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①祸患  ②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③适值   ④整个,全部

2. ①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然而我追求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去干苟且得到生命的事情。 

②朋友有病,()不忍心丢弃他,宁可以我的身体代替友人的性命。

3.有情有义。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四、填空题 (共6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11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6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6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作文
1
6.25%
现代文阅读
3
18.75%
文言文阅读
1
6.25%
填空题
6
37.5%
选择题
5
31.25%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命题作文
1
6.25%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3
18.75%
人物传记类
1
6.25%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1
6.25%
5
31.25%
作家作品
1
6.25%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6.25%
病句辨析
1
6.25%
成语(熟语)
1
6.25%
字形
1
6.25%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暮雨江天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