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九年级上学期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期末考试20182
2011九年级上学期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期末考试20182
初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时候有一个卖马人,一连三天牵着马站在马市上,没有一人理睬。卖马人就去求见伯乐,并付给伯乐一些钱,请他去看一看自己的马。伯乐来到马市,看了看那匹马。结果,一天之内,那匹马的价钱涨了十倍。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字数在600字以上。

难度:
知识点:命题作文
使用次数:17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略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文”的含义

李北陵

①什么是“人文”?想必读过书的人也未必说得清。据20051120日的《钱江晚报》报道,在绍兴文理学院,作家梁晓声用了6堂课的时间讲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少学生觉得惊讶:“‘人文’,我懂啊。就一句话,以人为本。”梁晓声因此发出一声感叹: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能告诉别人些什么呢?

    ②是啊,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知道“人文”更丰富的内涵吗?

    ③为了解说“人文”,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他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有雨滴飘落。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停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车轮碾起的尘土扑向他们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他们的车想超过,但路很窄。他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下来一位先生,先对后车的司机说了点什么,然后让自己的车靠边,让他们先过。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转述了他的话:“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梁晓声说,就这句话,让他羞愧了好几天。

    ④这让我想起在澳大利亚的侄儿讲过的另一个故事:周末,侄儿随一位在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华人去悉尼周边海域捕捞鱼虾。每撒下一网,总有收获,可每次网拉上来后,那位华人总要挑拣一番,将其中的大部分虾蟹扔回大海。我侄儿不解:“好不容易打上来,为啥扔回去?”那华人平静地答道:“在澳大利亚,每个出海捕捞鱼虾的公民都知道,只有符合国家规定尺雨的鱼虾才可以捕捞。”我侄儿道:“远在公海,谁也管不着你啊。”那华人淡淡一笑:“呆久了你就会知道,在澳大利亚,不是什么都非要别人来提醒、督促的。”

    ⑤两则故事,大体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人文”。“人文”其实并不晦涩,在我看来,它的实质就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⑥“人文”在哪里?如梁晓声所说:在高层面,它关乎这个国家的公平、正义;在朴素的层面,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就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就在人性的内涵中,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又如作家龙应台所言,它是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和他的整体气质。

    ⑦想想我们有多少时候不需要别人提醒就知道检点自己的行为,就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恪守做人的本分,尽可能为别人着想,给他人以帮助?

    ⑧言及此,我想起了那句名言:“文化可以立国。”我想,为了国家更发达、社会更和谐,为了我们更自在、更快乐,补经济课、科技课、法律意识课都没错,但我们现在最需要补上的还是文化这一课,“人文”这一课。

    (选自《工人日报》20051123)

1.开头连用三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2.第④段为什么还要举澳大利亚渔民的故事?

3.如何理解画线的句子“文化可以立国”?

4.简要概括“人文”的含义。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9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层层推进,引起人们的注意。

2.说明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在“人文”发达的国家里具有普遍性。

3.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国家强大的基础。

4.“人文”的实质就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是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是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黄昏

茅盾

    海是深绿色的,说不上光滑;排了队的小浪开正步走,数不清有多少,喊着口令“一、二--”似的,朝喇叭口的海塘来了。挤到沙滩边,啵斯!--队伍解散,喷着忿怒的白沫。然而后一排又赶着扑上来了。

   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风在掌号。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像个大眼睛,闪射着金光。满海全是金眼睛,全在跳跃。海塘下空隆空隆地腾起了喊杀。

而这些海的跳跃着的金眼睛重重叠叠一排接一排,一排怒似一排,一排比一排浓溢着血色的赤,连到天边,成为绀金色的一抹。这上头,半轮火红的夕阳!

    半边天烧红了,重甸甸地压在夕阳的光头上。

愤怒地挣扎的夕阳似乎在说:一一哦,哦!我已经尽了今天的历史的使命,我已经走完了今天的路程了!现在,现在,是我的休息时间到了,是我的死期到了!哦,哦,却也是我的新生期快开始了! 明天,从海的那一头,我将威武的升起来,给你们光明,给你们温暖,给你们快乐!   

给你们快乐!

    呼——呼——

风带着永远不会死的太阳的宣言到全世界。高的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汪洋的太平洋,阴郁的古老的小村落,银的白光冻凝了的都市,——一切,一切,夕阳都喷上了一口血焰!

    点三点白鸥划破了渐变为赭色的天空。风带着夕阳的宣言走了。

    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无数跳跃着的金眼睛摊平为暗绿的大面孔。

    远处有悲壮的笳声。

夜的黑幕沉重地将落未落。

不知到什么地方去过一次的风,忽然又回来了;这回是打着鼓似的:勃仑仑,勃仑仑!不,不单是风,有雷!风挟着雷声!

海又动荡,波浪跳起来了,轰!!

    在夜的海上,大风雨来了!

    (选自《阅读在线》200611)

1.加点的词“今天”能否去掉,为什么?

2.文中为什么把波浪说成“金眼睛”?

3.怎样理解画线的句子“明天,从海的那一头,我将威武地升起来,给你们光明,给你们温暖,给你们快乐!”深刻含义?

4.文末为什么说“在夜的海上,大风雨来了!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7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不能。因为加上“今天”,预示着明天太阳还会出来。

2.运用比喻,表现了波浪的美丽和活泼,衬托出了夕阳的壮丽。

3.表现了夕阳朝气蓬勃,充满自信的崇高精神和非凡的气度。

4.利用大风雨到来的黑夜,反衬出人们对太阳的期盼。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地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1.文中加点的词“一味”有什么表达效果?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的正确观点是什么?

3.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4.“他信力”和“自欺力”各针对什么现象而言的?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4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强调了“求神拜佛”的“诚心”。

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由真实的论据推出论敌错误的观点,从而反驳论敌的论证是错误的。

4.前者针对自夸“地大物博”和“只希望国联”,后者针对“一味求神拜佛”。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礼记·檀弓》)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故不为得也。    苟: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待饿者而之。  食: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

      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甲文运用_______提出论点,然后从______两方面进行论证。乙文的主题可用甲文的观点________来概括。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2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①苟且   ②给……吃

2.①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讨厌的。

②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成了这个样子。

3.比喻   正反  舍生而取义者也

四、填空题 (共7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11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6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6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作文
1
6.25%
现代文阅读
3
18.75%
文言文阅读
1
6.25%
填空题
7
43.75%
选择题
4
25.0%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命题作文
1
6.25%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3
18.75%
人物传记类
1
6.25%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2
12.5%
7
43.75%
修辞格
1
6.25%
字音
1
6.25%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wang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