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7九年级上学期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月考试卷96711
2017九年级上学期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月考试卷96711
初中
整体难度:很难
2017-02-16
题号
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

2015315,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中外记者时指出: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精神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围,无处不在……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而阅读能打开我们每个人的空间,让我们意识到天空的宽广和大地的辽阔。阅读能够不断地唤醒我们的记忆,让那些早已遗忘的往事和体验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并且_________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处应填的词语均正确的一项是

A体(zǎi(fēn) 焕然一新       B体(zài(fèn) 涣然一新

C体(zài(fēn) 涣然一新       D体(zài(fēn) 焕然一新

2阅读可以影响人,而坚持阅读,不断地思考才是改变人的关键所在。只有我们每个人坚持阅读,才能不断地增长知识,提升修养。下面与强调“要坚持阅读”这个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A.“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B.“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叶圣陶

C.“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郭沫若

    D.“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3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D    2D   

2.

惊蛰响起春天的前奏

肖复兴

①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名字,起得很有意思,都是两个字,简洁、平和。在所有用动词标识的,比如立春立秋的“立”,夏至冬至的“至”,或处暑的“处”,霜降的“降”,无一不是平和,很客观、中立的表明节气到来的意思,是一种诉说而已。唯一富有动作感和感情色彩的,是惊蛰。一个“惊”字,凸显这个节气的来头与气势与众不同,有一种惊叹的意思在内。

   ②小时候,老师在讲解惊蛰这个词的时候,说是天空打雷惊动了地底下的虫子要拱出地面了。老师的这个解释,强调了雷、虫和土地这样三者的关系。现在想想,觉得很有意思。如果不打雷,便惊动不了睡了一冬的虫子;如果睡了一冬的虫子没被雷声惊醒,便不会从冰封冻了一冬的土地里拱出来;而虫子能够从冰冻的土地里爬出来,是因为这时候的土地里的泥土已经变得松软了。雷、虫和土地这三者,皆因这个惊蛰的节气到来,而发生了如此密切互动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个节气中,雷、虫和土地这三者才从静止状态变为动态,活了起来,有了生命。

 ③其实,在北京,很少能够听得到惊蛰时打雷的。惊蛰的雷声,应该出现在南方。但是,没有雷声的惊蛰,还能够叫惊蛰吗?那些小虫子怎么能被惊醒呢?惊蛰的雷声,应该像是起床的铃声,上课的钟声一样,准点准时出现才对。那时候,惊蛰的雷声,只出现在我的想象里。想象着雷声响了——小虫子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春天到了,这样一幕戏的三部曲,有声有色,次第出场,动画片一样。

 ④小时候,不懂得这个生命就是春天的生命,是大自然万物开始生长的生命,是唐诗里早就写过的“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的生命。

 ⑤那时候,就知道这个节气到了,冬眠的各种小虫子,该开始活过来了。那时候,在我居住的北京大杂院里,松软的泥土里开始有蚂蚁出来了,湿漉漉的墙上开始有小肉虫蠕动了,回黄转绿的蒙蒙树枝上开始有破茧而出的飞蛾,也开始有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飞来了。

 ⑥即使后来到北大荒插队,这个印象依然很深,北大荒这个节气里,春雪还在,依然很冷,但我相信蹲仓蹲了一冬的熊瞎子也该醒过来了,能够从树洞里出来找食吃了。更重要的是,春耕开始备耕了。生产队的铁牛——拖拉机,一色火红的车身,拖着铁犁耙,列阵村头,就要下地翻耕土地了。

 ⑦在我小时候,有一个惊蛰吃梨的传统,觉得就像立春那一天要吃萝卜一样,是一种民俗,但我不明其意。老人们说,春天到了,这时候乍暖还寒,天气又燥,吃点儿梨,败败火。那时候,鸭梨存放一冬,都已经变蔫儿,要不就是心里发黑了,我们常吃的是一种叫做红肖梨的梨,那种梨水分充足,甜中带酸,黄色的皮上有红红的光晕,很鲜艳,很适合春天的色彩,应该是属于惊蛰的颜色吧。

 ⑧今年的节气有意思,雨水赶上和春节大年初一同一天,惊蛰又紧挨着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后一天。雨水那一天,北京下了一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叫做“百年不遇水浇春”,惊蛰的这一天,莫非也能出现这样的奇迹,让我听到春雷鸣春的声音吗?那可是真的如放翁诗中所写的那样,雷动风行惊蛰户,湖海春回发兴新了。

 ⑨其实,不管这一天有没有雷声,惊蛰,前有雨水,后有春分,夹在这两个节气之间,它的角色就是来奏响春天的前奏曲的。     

20153月人民日报海外版

1.古人于节气日,多会吟诗赋词,寄托情怀。结合文章内容,判断下面诗句属于表现“惊蛰”节气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D.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2.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联系文章②—③段,比较分析原文②③段与链接材料之间表达效果的不同。(不少于80字)

【链接材料】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白雪覆盖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春光了。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答:      

3.文章题目“惊蛰响起春天的前奏”寓意丰富,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写自己的阅读体验。(不少于80字)

答: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6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D   

2.答案要点:在文章②—③段,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了描写和叙述的表达方式,描绘出惊蛰雷声后的小虫苏醒拱出地面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惊蛰雷声过后生命现象的惊奇和惊喜。链接材料中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通过准确的数字说明惊蛰节气到来时温度的回暖,运用现代物候学知识解读惊蛰雷声

3.答案示例:

题目寓意深厚。不仅写出了惊蛰节气到来时春天生命的觉醒、成长,也写出了人们在惊蛰到来时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惊蛰是大自然生命的号角。这让我联想到了,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春天,也需要有一个促使自己生命觉醒的声音。这个时代给予了我们生命蓬勃成长的生机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开展读书活动是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从书中汲取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华,积累知识、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中学生阅读、写作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某班级以“怎样读书最有效”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性实践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有同学说:“现在已经进入电子时代了,更多的是浏览电子书,我们没有必要逛书店,在家就可以看书了。”你不同意这种说法,你会怎么说?(含标点限100个字以内)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6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示例:同学,你的说法我不赞同。阅读纸质书籍,可以让我们细细品味书中的精华, 揣摩书中的人物, 赏析书中的妙词佳句,电子书看多了不仅会影响视力,而且容易一目十行,囫囵吞枣。所以我认为多看纸质书籍会更好。
 

 

4.

涵养媒介素质,才有最美和声

①“看羊年春晚,最累的是手。”不仅要抢红包,更有不吐不快的拍砖或点赞。敲字、分享、转发……根本停不下来。难怪有人开玩笑说,如果给春晚加上弹幕,可能会覆盖整个荧屏,再没人能愉快地收看了。类似的海量点评,又何止是在春晚?新闻新片新鲜事,总会招来各种雪片般的跟帖,或是怒赞,或是痛贬;微博微信客户端,总有大量匠心独运的原创,或让人捧腹,或让人流泪。网易的网友爱“写诗”、微博的网友爱“转发”、微信的网友爱“分享”……正是在这人声鼎沸的言论广场上,“新集体生活”形成了自己不同以往的媒介气质。

    ②就这样,我们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便捷的平台,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学会如何“与陌生人说话”。从“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到“春晚停办”的谣言,从转基因争论的群殴到姚贝娜离世引发的舆论几度反转,很多时候,发布信息变成了造谣惑众,讨论交流变成了站队骂架,观点碰撞变成了语言暴力。“有话好好说”,成为塑造新集体生活最重要也最急需的一种规则。

    ③不用往回走50年,我们就能找到过去那种阡陌交通、老死不相往来的“大国寡民”遗迹。没错,唐诗宋词元曲是千年绝唱,但也只是千年绝唱,而不是合唱,绝大多数人被空间所隔离,直至终老,也难得声气相通。他们做梦也难以想象“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自然也不需要太花心思去构建话语规则、规范交流秩序。

    ④直到闯进网络这个居高自远的舞台,我们才蓦然发现,网络舆论场对我们的影响如此巨大,­­­­­­­­­­________于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纾解情绪、体现价值、张扬个性的重要载体,成为影响生存发展的重要土壤。网络交流,不是在自家客厅里自说自话,需要尊重议事规则;公共空间,也不是锁在抽屉里的日记本,需要保持公共理性。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有言论就有边界,每个人有了这样的主体意识、媒介素养,­­­­­­­­­­________呵护好我们共同的集体生活,让我们这艘信息汪洋中的小船,­­­­­­­­­­________被喧嚣的情绪吞噬和倾覆。

⑤有统计显示,生活在大城市的中国人,每天平均要查看100多次智能手机,吃饭、地铁、聚会、等候,一切空闲时间都被翻看公号、转发分享、讨论沟通所填满,甚至等红灯的司机都常常会争分夺秒拿起手机。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生活空间!发言与聆听、表达与思考,都足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媒介素养、培养主体意识,并不是要限制表达权利,也不是要泯灭说话个性,而是强调对“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担负一份责任,对他人权利、公共秩序存有一份敬畏。这种责任与敬畏,体现了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的公共意识,也彰显着“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理性。

    ⑥有人说,这个时代的标志之一是“人以群分”。但再细分的群仍然是“群”,集体的共识不可能在相互孤立中找到,沟通的能力更不可能在自我封闭中研习。过好“新集体生活”,不仅需要遵守规则,更需要建立凝聚共识的气氛,做一个开放包容的“传播主体”。张口闭口“脑残”,动不动就“拉黑”,只会不断强化坐井观天者的夜郎自大,无益于让我们结成的“新集体”进化成和谐共生、健康有为的有机体。

    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西方人关于召集会议的《罗伯特议事规则》,近年来在很多网络社区里成为热议的话题。更有趣的是,人们发现,依它行事其实并不容易。中国人的集体生活,已经走到今天的“多声部合唱”阶段,其声势之大、力量之巨,今非昔比。这对合唱者的技巧要求很高,既要留神稀里糊涂被别的声部带走,又不能故意越位破坏整体效果。精调音准、跟上节拍,才有最美和声。

⑧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重新定义人群相处的规则。身处“新集体生活”这个社会转型的实验场,多一点自律,多一点开放,多一点包容,我们才能不负时代的馈赠,也才能经受起来自现代化的检阅。        

(选自201522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生活现象不属于“新集体生活”的一项

A.人们借助网络上的各种媒介发表看法,发泄情绪,可以说人声鼎沸。

B.网络舆论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有关部门的判断力和执行力。

C.人们现在几乎已经抛弃用笔写字的习惯,都是在键盘上完成工作。

D.有时,在网络上讨论交流变成了站队骂架,观点碰撞变成了语言暴力。

2.阅读第段内容,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A.以致     才能       不至            B.以至      才能       不致

C.以至      就能      不致            D.以致      就能       不至

3.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概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请从中任意选出一个词,结合本文内容写一段话,说说如何在“新集体生活”中实践。(不少于80字)

  答:     

2)下面是关于网络生活的两幅漫画,请任选一幅,结合漫画情景和文章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少于80字)

答: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8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C    

2 B.

3.选做题,选其一完成。

1)答案示例:和谐。网络新集体生活不应该是互相谩骂攻击或是盲目跟风,应该文明上网,讲究规则,有责任和担当。多一点自律、开放、包容,这样,我们的内心才是和谐的,社会也会因此和谐,拥有最美和声。

2)答案示例:选择第一幅漫画。

画面中间,一台大电脑下面躺着一个人,他身体的绝大部分都被电脑里倾倒出来的东西覆盖了(收到了严重侵害),伸出手像是在求救。这幅画面形象地表现了网络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鉴别力和是非观,就会被网络垃圾如语言暴力、网络舆论压垮,或是随波逐流,淹没在消极的网络生活的汪洋大海中。

二、填空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下面语段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在白公馆、渣滓洞,在英雄受难的地方,人们仿佛还可以看到许云峰在老虎凳上的坚贞不屈;可以听到陈然朗诵《我的自白》时的______;可以感受到江姐怒斥叛徒时的______。捧起《红岩》,重读那段满含悲壮而又令人_______的历史,真是感慨万千。红岩烈士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凝聚起一座_______的丰碑,用他们的生命铸就了不屈的红岩精神。

A气势磅礴      视死如归      心潮澎湃      流芳百世

B大义凛然      义正辞严      肃然起敬      永垂不朽

C抑扬顿挫      锲而不舍      肃然起敬      流芳百世

D大义凛然      慷慨激昂      心潮澎湃      永垂不朽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7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本卷还有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3
总体难度:
很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偏难
13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现代文阅读
4
30.76%
填空题
4
30.76%
选择题
2
15.38%
语言表达
1
7.69%
文言文阅读
1
7.69%
作文
1
7.69%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4
30.76%
词语
1
7.69%
病句辨析
1
7.69%
其他
1
7.69%
3
23.07%
标点符号
1
7.69%
散文类
1
7.69%
命题作文
1
7.6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杨晋珲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