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言文阅读
>
散文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89
更新时间:2020-07-03
纠错
1.

(2019·临沂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猫 说

()薛瑄

余家苦鼠暴,乞诸人,得一猫。形魁然大,爪牙铦且利。余私计鼠暴当不复虑矣。以其未驯也,絷维以伺,候其驯焉。

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类有能者;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既而以其驯也,遂解其维絷。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起而捕之。比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余曰:“勿庸。物之有能者,必有病。噬雏,是其病也;独无捕鼠之能乎?”遂释之。

已则伈伈泯泯,饥哺饱嘻,一无所为。群鼠复潜视,以为彼将匿形致己,犹屏伏不敢出。既而鼠窥之益熟,觉其无他异,遂历穴相告曰:“彼无为也。遂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过半矣。余之家人执之至前,之曰:“天之生材不齐,有能者必有病。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病,真天下之弃材也哉!”遂笞而放之。

(注释)①(xiān):锋利。(zhí):系缚。(jù):突然。:,待。(xǐn) :恐惧。泯泯:茫然无知。饥哺饱嘻:饥则吃食,饱则嬉闹。匿形致己:意为故意躲藏以捕获自己。(shǔ):责备,斥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相与窥其形    相与:        

(2)为暴如 :         

(3)其病   :         

(4)笞而放之   :         

2.下列选项中,而有噬鸡之病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

C.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私计鼠暴当不复虑矣。

(2)物之有能者,必有病。

4.选文哪些地方可以表现猫类有能”?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散文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1)共同,一起 (2)原来,先前  (3)舍弃,忽略

(4)于是,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1)“相与的意思与《记承天寺夜游》中的相与步于中庭相与意思一致。(2)“的意思与《狼》中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意思一致。(3)“的意思与《桃花源记》中舍其船意思一致。(4)“的意思与《孙权劝学》中肃遂拜蒙母意思一致。

2.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的掌握和辨析能力。A,“是连词,表示修饰;B,“是连词,表示顺承;C,“是连词,表示转折,与例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D,“是连词,表示并列。

3.(1)我私下认为鼠灾(的事)应该不必再担心了。(2)有本事的东西,一定有缺点。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句子放在原文当中,结合语境来翻译。另外还要注意一些关键词,(1)中的”“”,(2)中的”“”“等。

4.①猫的外形;②猫让鼠害怕;③猫尽管捕的是小鸡,但可以看出猫捕获猎物的能力。

解析: 本题考查文意的理解。先根据题干中的类有能锁定答题范围,在选文的第一、二段:“形魁然大,爪牙铦且利”“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独无捕鼠之能乎”,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5.告诉我们:①上天创造人总是不完美,有才能的人总是在某些方面有缺点;②人如果没有才能,而缺点不少,那就成为废物了。启示:我们应当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克服自己的缺点,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文章给我们的启示。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只猫不抓老鼠只吃鸡的事情,意思就是有些东西或是有些人,看似有优点,其实一无是处。再根据内容谈启示,不要像猫那样不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应该做一个对别人或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译文)

我家苦于老鼠肆虐,向别人求讨,得到一只猫。身形魁梧高大,爪子和牙齿锋利。我私下认为鼠灾(的事)应该不必再担心了。因为它还不驯服,()用绳子绑着等,等候它驯服。

众老鼠听到它的声音,一起窥视它的样子,像是有本事的家伙;害怕它吃了自己,()屏息不敢出洞有一个多月。后来以为它驯服了,就解掉了绑它的绳子。正好看见出壳的小鸡,啾啾叫着,()突然跃起抓它。等仆人追到它,(小鸡)已经吞下喉咙了。仆人想抓住打它,我说:“不用!有本事的东西必定有缺点。吃鸡,这是它的缺点;难道它就没有捕鼠的本事吗?”便放了它。

后来它就是小心谨慎茫茫无知的样子,饿了吃饱了玩,没有任何作为。众老鼠再窥视,以为它是故意躲藏以捕获自己,()还是屏息躲着不敢出()。后来老鼠窥视得更多,觉得没有其他异样,就一个洞穴一个洞穴地相互告知说:“它没有什么作为。就和大家一起又出来像以前一样横行。我正非常奇怪呢,但是又有小鸡从堂下经过,(那猫)又马上过去抓了它就跑。(仆人)追上而已经咬了一半了。我的仆人抓着它来到(我的)面前,数落它道:“老天造就人才不是全能,有本事的必定有缺点。不管缺点,还有他的本事可以利用啊。如今你没有捕鼠的本事,却有吃鸡的毛病,真是天下的弃材啊!”便鞭打它后将它放(赶走)了。

=
类题推荐:
散文类
难度:
使用次数:143
更新时间:2021-07-13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醉翁亭记(节选)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9.选文作者是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第②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③段表现出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呈现被贬后思想极度消沉的状态。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散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95
更新时间:2021-07-14
加入组卷
1.

阅读两段选文,回答7-11题。(15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àn:汴水。  ②余浸:支流。  ③岩阜:假山。  ④芡(qiàn):水生植物。  ⑤富:丰饶的物产。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醉翁之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竹森然以高    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陂池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2分)

   春季:_______________             秋季: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AB处。(2分)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11.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3分)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散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张文俊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