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热点话题聚焦
>
2020年热点话题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03
更新时间:2020-12-08
纠错
1.

1.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是亡命之徒”“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

以上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标语,你喜欢这些标语吗?说说理由。

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韩红基金会收到超2.7亿元的捐款。有网友搜索,发现娱乐圈知名的明星A夫妻只捐了20万元。而其他名气一般的明星都是几百万,一千万不等。因此,二人遭到部分网友的炮轰,责备他们太小气。

你认为我们该不该去责备那些捐款少的明星呢?请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1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题型:知识综合
知识点:2020年热点话题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示例1:喜欢。这些标语横幅很接地气,对仗工整,押韵,诙谐,容易使百姓理解疫情的严重性,从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示例二:喜欢。这些土味标语横幅,有视觉冲击力、心灵震撼力,像泥石流一样无情,却又十分硬核,标语话糙理不糙,达到了防疫宣传的目的。

示例2:不喜欢。这些都是毒标语,如此暴戾、粗俗,如此辣眼睛、六亲不认,如此剑拔弩张,如此难登大雅之堂,它粗俗的措辞是与们传播文明的初衷大相径庭的。

2不能责备。理由参考如下:捐款多少都是爱心的表现,不能以数额的多少来衡量爱心,捐款多少都是爱。不能对别人进行道德绑架,捐款是自愿的行为,不是义务,没有人有权利去责备他人,他人也无责任承担超越自己愿意的奉献。责备他人不如先反思自己,自己没有积极奉献爱心,一味苛责他人是虚假的双重标准。奉献爱心不能攀比,量力而行,有爱就好。我们要尊重他人,不能抹杀他人的爱心和奉献。

【分析】

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答题要点:表达观点,陈述理由,理由可以从语言的风格角度、用语文明等角度来分析,理由要充分合理,要流畅。示范1:喜欢。这些标语虽然词语看着比较粗俗,但是非常接地气,而且内容指向性非常明显,告诉人们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对于疫情防控有重要作用。示范2:不喜欢,这些标语在用语上过于粗俗了,而且展现的氛围非常的尖锐,读来令人不快,容易激发人的逆反心理,对于疫情防控未必有用。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答题要点:表达观点,应该是不应该责备,100字以上,理由要合理,充分。示范:不应该责备,爱心捐款是一个自愿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主权,捐款或者不捐款,捐多少,这些都应该由自己根据自己情况来决定。并且捐款的数额不能和爱心等同,这是非常不好的思维取向。对他人的爱心行动,要积极看待,通过鼓励激发更多的行动,一味批评指责可能会阻碍很多其他爱心行动的开展。

=
类题推荐:
2020年热点话题
难度:
使用次数:181
更新时间:2020-12-08
加入组卷
1.

                                读书重在选择

                                   潘裕民

    ①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曾说过:“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很难精湛的。”可见,读书一定要有选择。

    ②读书要有所选择,这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也许有人会说,博览群书被古人提倡,现在我们为什么非选择不可?我们知道,西潮东渐以前,中国有的学者曾有“读尽天下可读书”的抱负。但是,今天的博览群书,和古人的博览群书有很大差别。古时书少,很多书是以诗词、文言文的形式写下来的,言简意赅。即便是古代散文,篇幅也不是很长,博览群书比较容易。而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书太多,各类图书让人眼花缭乱,各种读本蜂拥而至,长篇巨制铺天盖地,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最想读或必须读的书来阅读。

     ③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一生读书无数。一次,他到美国访问去参观国会图书馆,图书馆的人因其藏书量大而骄傲,同去参观的人也无不为之惊叹,只有钱钟书一个人默不作声。图书馆的人问他有何观感,他忍不住笑着说:“我也充满了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这话看上去风趣,却是事实,一个人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19世纪英国作家罗斯金就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因此,今天我们提倡既要多读书,又要有选择意识,多读好书。

    ④毛泽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领导人,他早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他所说的“奇书”,不在择读之量,而在择读之内容与效果。毛泽东的择书,排在前三位的是哲学、马列和文史,尤其在他晚年时,仅《红楼梦》就阅读和收藏了20种不同版本的线装书。当然,那些与他的实践活动关系不大的书籍,他也有选择地阅读了很多。

    ⑤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这句鼓励人们读书的话没错,但是并不等于读任何书都是“有益”的。尤其面对之前从未看过的“新书”,更要有所选择。美国哲学家阿尔考特曾说过:“一本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其实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书,或者在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历史上、现实中都有许多建议,如“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书是有等级的,有好坏之分。王充在《自纪》中讲述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时说过:“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他所著的《论衡》一书就属于“为世用者,百篇无害”的好书,至今仍为人们所珍藏。书是人类的仓库,但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也有霉的、烂的、不合用的。所以,一个人不能随便读书。别林斯基也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⑥如此说来,读与不读、粗读与精读,都要有所推敲。何况今天印刷术那么发达,出的书不计其数,版本也很多。比如《论语》一书,就有无数版本,让读者不知道读哪种好。尤其是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不同版本、译者、出版社的差别很大,一定要选名社、名翻译家的版本来读。另外,在内容、文字等方面也要有所选择,学会取舍。

    ⑦“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在面对书海时学会选择,在面对同一本书时,也要善于对其内容进行选择。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书中的很多观点别人早已说过,只不过是改头换面炒冷饭,如果我们捧着这样的书籍,还一本正经从头读到尾,岂不是浪费时间?(选自《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14日,有改动)

1.作者认为“读书重在选择”,对于如何选择,作者提出了哪些意见?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2.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古时书少,古人博览群书比较容易,而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图书种类繁多,长篇巨制铺天盖地,博览群书是无法做到的。

B.毛泽东爱读书,会读书,他枣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他所说的“奇书”,不仅在选择读之量,而且在选择之内容与效果。

C.书是人类的仓库,但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读不合适自己的书不但“开卷无益”,反而比不阅读的坏处还大。

D.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书中的很多观点别人早已说过,捧着这样的书籍从头读到尾,就是浪费时间。

 

题型:知识综合
知识点:2020年热点话题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