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现代文阅读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251
更新时间:2021-06-23
纠错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月1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20年,全国人口达到14.1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我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宁吉喆表示。

(摘编自《人民日报》 2021年5月12日)

材料二:


(摘编自《环球日报》 2021年5月18日)

材料三:

放眼全世界,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是各国发展时普遍都会遭遇的挑战,而且往往会同时出现。其带来的一个挑战,就是劳动力人口达到峰值后回落。

从传统的人口学和经济学角度看,劳动人口的减少几乎可以跟经济增长停滞或衰退画等号。但新的情况不太一样。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的人口问题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吉川洋曾指出,当前中国社会与日本面临类似问题,但人口数量并不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人均劳动生产率才是。即使劳动力人口没有明显变化,只要平均每位劳动者所能制造出来的商品增加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经济也能保持增长。

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指标。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提醒,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仍然有 8.8亿人,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尤其是劳动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数据显示,劳动年龄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达到 23.61%,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提高了11.27个百分点。

宁吉喆也提到,全国人口平均年龄 38.8岁,“总的看,依然年富力强”。面对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的实际,经济结构需要调整适应,未来人才红利的新优势将逐步显现。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2021年5月12日)

3 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人口 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以上。

B 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新情况来看,劳动人口的减少跟经济增长停滞或衰退并不能完全画等号。

C 中国人口问题引起世界关注,日本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社会与日本面临相似问题,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增加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

D 面对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的实际,经济结构需要调整适应,未来人才红利的新优势将逐步显现。

4 仔细阅读材料二,你从图表中读出哪些信息?

5 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口老龄化现象。

查看答案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3 C

4 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我国劳动人口数字下降,劳动人口规模仍占比最大。 (计划生育政策放宽促使)我国 0-14 岁人口增加。 我国人口构成比较合理。

5 ①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②提高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程度。③调整经济结构。④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分析】

3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读懂材料,结合相关内容分析。

A. 表述正确。由材料一中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20年,全国人口达到14.1亿人”“数据表明,我国人口 10 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等内容可知。

B. 表述正确。由材料三中 “从传统的人口学和经济学角度看,劳动人口的减少几乎可以跟经济增长停滞或衰退画等号。但新的情况不太一样”“当前中国社会与日本面临类似问题,但人口数量并不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人均劳动生产率才是。即使劳动力人口没有明显变化,只要平均每位劳动者所能制造出来的商品增加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经济也能保持增长”等内容可知。

C. 表述错误。由材料三中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吉川洋曾指出,当前中国社会与日本面临类似问题,但人口数量并不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人均劳动生产率才是”等内容可知。

D. 表述正确。由材料三中 “面对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的实际,经济结构需要调整适应,未来人才红利的新优势将逐步显现”可知。

故选 C。

4

本题考查提炼信息。解答此题要结合相关统计数字。由材料二中可知,( 1)60岁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8.7%,与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提高了5.44个百分点,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19064人,占人口总数的13.50%。可见,从2010年至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明显增多,从而加速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2)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3.35%,与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下降了6.79个百分点,可见,从2010年至2020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有所减少,但占总人口的的比值最大。

3)0-14人口为25338万人,占总人口的17.95%,与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提高了1.35个百分点。可见,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0-14岁人口增多。

纵观以上整体数据可知,我国人口结构比例相对合理。

5

本题考查结 合材料内容谈见解。解答此题要结合相关材料分析。由材料三中 “但人口数量并不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人均劳动生产率才是。即使劳动力人口没有明显变化,只要平均每位劳动者所能制造出来的商品增加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经济也能保持增长”可知,每位劳动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口老龄化现象;由“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指标。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提醒,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仍然有8.8亿人,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尤其是劳动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可知,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提升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口老龄化现象;由“面对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的实际,经济结构需要调整适应,未来人才红利的新优势将逐步显现”可知,调整适应经济结构,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口老龄化现象。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新闻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新闻阅读的定义
新闻:
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
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的事实。
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 新闻阅读的知识扩展
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消息和通讯。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 新闻阅读的特性

新闻的结构: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①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
②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③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④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⑤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六要素
:(也就是记叙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即五个“ W ”和一个“H” 即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y(何因)、How(如何)。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6个因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特点:

及时性、真实性、简洁性、影响力。

写法:
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评论等。

◎ 新闻阅读的知识对比
新闻、消息、通讯比较:
1.新闻:
也叫消息。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
新闻也分公众新闻和小道新闻等。
2.消息:
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3.通讯:
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 新闻阅读的知识点拨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
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
2、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
3、分析新闻思想内容。
4、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5、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
6、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
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迅。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
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
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 新闻阅读的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
2、掌握新闻结构的五大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3、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4、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5、能拟写新闻标题,导语,一句话新闻。
◎ 新闻阅读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易考
分值比重:1.7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
使用次数:148
更新时间:2020-12-08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小题。

(文本一)

新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后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少数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但也有无症状感染者,这一类人要特别引起人们的警惕。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和多脏器衰竭等,危及生命。2020年爆发的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冠状病毒感染而引发的肺炎,冠状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王冠状,因而被命名为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 37 天的潜伏 期,最迟不会超过 14 天,新型冠状病毒在潜伏期就已经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若发现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疑似患者一定要第一时间隔离,以免再感染其他人。

有研究表明,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 78%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来源于野生动物。滥食野生动物,不仅会带来健康隐患,对公共卫生安全也造成巨大风险,最终伤害的往往是人类自己。深刻的教训、沉重的代价,一次次敲响警钟:病从口入绝不是开玩笑。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各种野生动物本应万类霜天竞自由,不应成为人类舌尖上的美味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一些地方之所以滥捕滥食野味现象屡禁难止,除了吃野味进补等错误观念作祟之外,法制不完善、执法不严格、监管乏力等也是重要因素。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自然分布的脊椎野生动物达 7300 余种,然而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管理范围较为有限。此外,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利润高、违法成本低等问题也很突出。这些导致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存在较大灰色利益空间,一些人为牟利不惜铤而走险。

(文本二)

截至225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45604例(湖北41660),其中重症病例8752例(湖北8326),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9745例(湖北20912),累计死亡病例2715例(湖北2615),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8064例(湖北65187),现有疑似病例2491例(湖北2067)。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47406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9108人。

(文本三)

(文本四)

目前明确的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其中飞沫传播是最主要的。不论有症状的病人还是处于潜伏期的病人均是传染源。包裹着病毒的唾液随着喷嚏和咳嗽传播到空气中,接触其他人的黏膜传播。一般情况下,打喷嚏所喷发的唾液会形成100040000粒飞沫高速喷出,最远传到8米之外;咳嗽可以喷出1000-2000 粒飞沫,最远6米;即使是平静的说话每分钟也会产生大概500粒飞沫,传播距离最远可以到达2米。即使你的黏膜没接触到病毒,但你的手接触沾上了这些病毒,再揉眼、挖鼻、摸嘴等,就有可能把病毒带至粘膜,病毒也会感染你。因此,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染措施之一是戴口罩。

目前我国的医用口罩主要有普通级别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手术室等有创操作环境常用的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级别最高的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跟医用外科口罩虽然都有95%的细菌过滤率,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不能过滤颗粒物,不能防止血液的穿透,而医用外科口罩可以有30%以上的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也防止血液的穿透。医用外科口罩中间层的熔喷布经过驻极处理,对病毒起到静电吸附阻隔的作用,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中间层熔喷布质量较差或无喷层,有些也未经过驻极处理,对病毒阻隔效果较差。

口罩的过滤材料是熔喷布,它是超细静电纤维布,由聚丙烯材料制成,有很好的过滤和屏蔽功能,可以通过静电吸附的原理来阻隔病毒、粉尘进入呼吸道,如果长时间处于湿度较大的环节中,熔喷布的静电吸尘能力会被破坏,从而降低口罩的过滤效率,导致防护效果降低。同样,用水洗或者用高温蒸煮,也会使熔喷无纺布的静电吸附功能丧失。

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一些地方之所以滥捕滥食野味现象屡禁难止,吃野味进补的观念作祟、法制不完善、执法不严格、监管乏力等是其主要原因。

B飞沫传播是指患者带有病毒的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等被人吸入导致感染。因此你只要不正面对着人说话,就不会受到感染。

C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截至到411日,全球有200多个国家有确诊病例。海外国家二月份的确诊病例较少,三四月份确诊病例增多。

D新型冠状病毒在潜伏期就已经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除了要第一时间隔离病毒感染患者或疑似患者外,还要警惕无症状感染者。

2结合(文本一)的内容,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个定义。

3请简要概括(文本二)中反映的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患病及治疗情况。

4揣摩加点的词语,说说其表达作用。

有研究表明,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 78%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来源于野生动物。

5假如你的妈妈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蒸煮消毒后反复使用,你觉得这种做法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94
更新时间:2020-12-08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109日电 随着北半球进入秋冬季节,疫情防控迎来了更为严峻的考验,疫苗的研发再次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国庆期间,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突破了3600万,累计死亡人数也已超过100万。海外疫情正在二次暴发,英国、法国等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均创新高。新冠疫苗被认为是能够赢得这场人类抗疫之战的最关键武器,研发进度备受关注。

据世卫组织86日数据显示,目前在世卫组织正式登记在册进行开发的165种新冠疫苗中,有139种处于研发初期,26种进入临床测试阶段。6种疫苗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中3种来自中国。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团队研发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目前正推进三期国际临床试验。并已具备大规模量产的能力。

材料二:国际上正在研发的各类疫苗对照表。

减毒活疫苗

活病毒疫苗

重组蛋白疫苗

病毒载体疫苗

mRNA疫苗

DNA疫苗

抗原生产

体外

体外

体外

体内

体内

体内

早期研发速度

较快

较慢

较快

较快

优点

免疫原性强持续时间长

早期研发速度快

免疫原性强产品质量稳定

可呈递多种抗原递送效率高

可呈递多种抗原不会长期留存

可呈递多种抗原免疫时间持久

缺点

研发速度慢筛选难度高

不良反应未知,风险高

对抗原要求高

技术成熟度不高有生物学风险

技术成熟度不高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技术成熟度不高过长时间的留存有安全隐患

1材料是一则新闻,有位同学打算用对偶句为其拟一个标题,但只完成了一半,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疫情防控迎来严峻考验,_____________

2陈薇院士团队选择研发重组蛋白疫苗,从材料二中判断,他们优先考虑的三项是(  

A研发速度        B质量稳定性    C安全性            D研发难度大小 E.技术成熟度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31
更新时间:2020-12-08
加入组卷
1.

(材料一)

病毒与细胞相互搏杀

病毒想繁殖下一代,手段只有一个:靠细胞。具体手段,就是想办法把自己的“DNAexe”“RNAexe”执行程序植入细胞,让细胞执行自己的指令,指挥各种蛋白质机器,利用细胞里的资源来复制自己,最后造成细胞凋亡,病毒复制品冲出细胞壁,播向世界。这个鸡贼手法,是不是很眼熟?是的,计算机病毒程序(通过大量复制令计算机失灵的程序)也是这么操作的。简陋的病毒,生活、繁衍都仰仗一个比自己高级得多的操作系统——“细胞。所有病毒都是靠入侵细胞、复制和传播自己而存在的。

但是,如果细胞只默默承受这一切,那早就被病毒消灭了。细胞并没有任病毒宰割,它也有对付病毒的办法——变异。细胞复制自己,会出错,这就是变异。通过变异,有些细胞就变得让现有病毒没空子可钻了。于是,容易感染病毒的细胞慢慢凋亡了,不容易感染病毒的细胞则活了下去。细胞复制自己会出错,复制病毒当然也会出错——也就是说,病毒也会变异。于是,能骗进新细胞的病毒才可以继续传播。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这场几十亿年的攻防战和军备竞赛中,双方不断升级改造,结果是:细胞的免疫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病毒变异种类越来越复杂,入侵手段也越来越鸡贼

(节选自2020年第9期《百科知识》)

(材料二)

理性防护,口罩适合最重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口罩成为了被抢购的稀缺品,特别是N95口罩,简直成了当前最抢手的防护用品。出门必须戴口罩,口罩必戴N95”似乎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防范疫情,不仅要佩戴口罩,更要正确地佩戴口罩。

但佩戴什么样的口罩要基于个人暴露于疾病的风险来考虑。

不同情况下,需要佩戴的口罩是不一样的。身体健康的普通人没有必要把N95口罩作为标配,外出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了。对于疑似患病或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不能佩戴带有单向呼吸阀门的口罩,否则不能阻隔自身病毒向空气中传播。而对于处于高风险环境中的医护人员,由于他们时刻与病患密切接触,因此必须佩戴防护级别更高的医用防护口罩。

(节选自人民健康网)

1下列对病毒繁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毒只有把自己的“DNAexe”“RNAexe”植入细胞,才能繁殖出下一代。

B病毒必须利用细胞里的资源,才能复制自己,才能繁殖出大量的病毒。

C病毒入侵细胞后,能让细胞执行自己的指令。离开了细胞,病毒就无法生活、繁衍。

D病毒和细胞在不断变异的较量过程中,病毒的升级改造比细胞强大得多。

2下列对相关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语言读起来有生动之感,(材料二)的语言读起来则偏向平实。

B(材料一)第段划线句中,攻防战指的是细胞和病毒的相互搏杀;军备竞赛指的是细胞和病毒相互升级自己的功能和手段。

C(材料二)第段划线句中的似乎删掉后意思不受任何影响,语言也更简洁。

D(材料一)中,两处出现的鸡贼一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病毒狡猾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两则材料看,人类和病毒的攻防战将是长期的,人类的科技也必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步。

B计算机病毒程序和生物病毒的繁殖原理极其类似,所以我们需不断升级计算机程序以防止病毒。

C为了防止新冠病毒的感染,我们都应佩戴防护级别更高的医用防护口罩。

D(材料二)第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人们重视戴口罩过渡到下文如何合理佩戴口罩。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