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2-19
题号
评分
一、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作文。

请以《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难度:
知识点:命题作文
使用次数:17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示例:

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

无论太阳是升是落,无论飞鸟是停是息,那一抹光亮近乎永恒地跳跃在天地之间。

不得不说,那片葵花的海是我的光。我喜欢葵花,喜欢那种金得耀眼的颜色,喜欢它那永远开向太阳的神奇与坚持。充满阳光般温暖的向日葵花田,它是自然重重划下的一道光亮。

那或许是信念与追逐的号角吧!远远望去的向日葵田,是阳光撑起来的巨大荧幕,风带过的波浪把土地的清新和着露水的晶莹撒上天空。你不得不伸手触摸你面前的花。透明柔软但绝不纤弱的花瓣流淌着阳光的血液,层层叠叠任你数不清,看不透。覆着绒毛的绿茎坚挺而不失美感,托起花盘却从不弯腰。就是你看见的,绿与金黄的交织,芳草与阳光的相遇,大地与天空的欢歌。

远处向日葵和天空交汇的地方,金黄和湛蓝在不知不觉中相融。那是上帝用带水的油彩柔和了原本不该融合在一起的黄与蓝。你看那坚定地在阳光下抬头的葵花,披着阳光的影子,昂扬吹响信念与追逐的号角,仿佛天地间站起的夸父,坚毅的目光只看向太阳。除了至纯的阳光,怕是不再有什么能令他的目光滞留。

但这抹光亮终究是黯淡的,直到他们出现 ——

那或许是瞬息与永恒的舞蹈吧!葵花田中的农民,将他们的身影藏在阳光里。淡灰的布衣不觉与泥土融合,于是,他们便正如自然开出的花朵,与葵花那般交错相拥。劳作的瞬息成为花田间永恒的舞蹈。

阳光洒下的时候,他们便早已忙碌在花田了。粗糙的手掌,却不忘细细抚摸娇嫩的花瓣,如对待孩子般的宠溺。他们是自然女神的化身吧 ?将汗水播进大地。举手投足,阳光终不忘记刻录下这劳作的的身影,于是便把温暖笼罩。除草时的弯腰,修剪时的凝视,浇灌时的微笑,都如同镜子一般,投射出阳光的味道,不觉中,竟照亮了整个花田。他们或许也累吧,但他们爱自然。他们享受着阳光,也在不知不觉中,化身成纯净的光,点燃了葵花,成为天地间最美的一抹光亮。

这才是真正的光亮 —— 你看得到葵花的执着与坚毅,看得到阳光的温暖和无私,更看得到农人的勤快与豁达。

这才是真正的光亮 —— 没有阴暗的角落,没有放弃的失落,没有自私更没有懦弱。

它有的只是一抹光亮,美了生命,美了梦想。

【详解】

本题考查写命题作文。

审题与选材:题目中 “有一束光”,先理解“光”的含义,本作文中的“光”,是“光”的比喻义或者引申义,即积极乐观、希望、正面的等概念,写像“阳光”一样,给人温暖,要把“光”带来的作用明确突出。即“帮助、爱心”等给人带来温暖与关爱、信心与希望的事情。“一束光”可以是人物:老师、父母、同学等。也可以是事物,如:书籍、诗歌及音乐等。还可以是美好的精神品质,如:自信、鼓励、诚实等。可以把老师看成是生活中的光,引领自己掌握知识,教育“我”做人,表达对老师的感激;还可以把书籍看成是生活中的光,写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读书的作用;还可以写自强不息是我心灵中的光,写自己通过自强不息获得了成功,感到欣喜。“照亮我的世界”是说这束光给“我”的影响,对“我”产生的启迪及作用。在写作时,可以使用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的写法及细节描写。

立意:通过一件事或多件事表现出自己在 “光”的引领之下,内心世界也充满正能量,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电影《悬崖之上》观众年龄群体统计

20岁以下20-29岁30-34岁35-39岁40岁及以上

(数据来自 “淘票票”)

(材料二)

人民网北京 4月16日电  4月16日,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领衔出品、人民网联合出品的电影《悬崖之上》发布“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特辑。

根据全勇先原创故事改编的电影《悬崖之上》,将目光聚焦于人的情感,刻画了被逼入绝境依然坚守信仰的无名英雄群像。 他们是无所畏惧的志士,也是心怀爱与牵挂的普通人。 “他们的名字我们无从知晓,但正是他们的隐忍、牺牲和奉献,为我们换来了山河无恙。”于和伟、张译等演员在特辑中分享了自己对电影的解读,对曾在隐蔽战线做出牺牲的无名英烈表达了崇高敬意和追思之情。

(选自 2021年4月16日人民网,有删改)

(材料三)

《悬崖之上》:勿忘那群 “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田卜拉

①今年“五一”假期的电影院分外热闹,除了影片扎堆上映,“五一档”的票房、观影人数也打破往年纪录。其中,谍战片《悬崖之上》除了票房表现不俗外,更让无数观众为之落泪。

②聚焦于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事迹,《悬崖之上》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为保护“日本开展反人类实验”人证,四位在苏联接受特训的中共谍报人员回国完成“乌特拉”行动的故事。不同于一般谍战片靠悬念推动故事的做法,《悬崖之上》在上半场就向观众亮明了角色的身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电影的叙事是反套路的。这一点首先激起了广大观众,尤其是观影群体主力青年观众的好奇心。

③编剧全勇先说,我写谍战戏最关注的是人物,人物是最有魅力的。导演张艺谋表示,网络时代没有不被“剧透”的剧,用情感、用情节、用过程、用细节的铺排吸引观众是最大的难题。二人的回答殊途同归。影片摘下了英雄不死、十项全能的“主角光环”,塑造了有柔有弱、有疼有怕的英雄形象。面对更加理性也更加挑剔的观众,制作方清楚地知道,只有塑造真实的、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激发共鸣,才能拨动更多年轻人的心弦。

④影片毫不吝啬地描摹了“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家国大义,但也精心还原了英雄的情感世界。在执行任务之外,一场革命夫妇寻找失散孩子的戏,成功地唤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赚足了他们的眼泪。“活着的,去找孩子”的生死离别,“还有件小事,马迭尔酒店门口那群小叫花子里有我和王郁的孩子”的轻描淡写,父子相见不相识的辛酸无奈,隐忍地表达着革命者的内心牵挂。任务在先,家事在后,思念留心间。然而,影片中的儿女情长没有“鹊巢鸠占”,却成为革命理想的生动注脚、英雄形象的立体呈现主流价值的深刻剖析。正如一位影评人所说:付情感以信仰之崇高,付信仰以情感之美好,这种结合是对主旋律的深度诠释。

⑤“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悬崖之上》用群像戏的形式告诉人们,历史正是在千千万万个无名英雄的前仆后继中不断前行。对于后人而言,唯有铭记于心,方不辜负英雄热血;唯有接力前行,才能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

⑥“乌特拉”在俄语里的意思是黎明。影片结尾,幸存的年轻战士小兰问地下工作者周乙:“我们能看到黎明吗?”周乙回答:“能。你要活着,看到黎明!”身处和平年代的年轻人应该感念鲜血换来的幸福,更应护佑来之不易的光明。设身处地感受英雄的平凡与伟大、信仰与其情,历史就能在直击人心中激发思考、在感同身受中厚培信仰。

(选自 2021年5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 阅读材料一、三,回答问题。

1)你从材料一中获取的最主要信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三,说说材料一所反映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材料二画线句与材料三第 ④段文字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能否用材料三第④段文字替换材料二画线句?为什么?

3 九年级( 2)班同学准备将《悬崖之上》改编成话剧。请你参与最后一场戏的设计。

时间  黎明前夕

A大雪纷飞。天还未放亮,但隐隐有点点光透出。

地点  野外。

人物  小兰,周乙

小兰  (面向周乙,疑惑地)我们能看到黎明吗?

周乙  (B )能。你要活着,看到黎明!

二人抬头远望,状如雕塑

1)说说你设计A处舞台说明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理,在B处补写舞台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8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电影《悬崖之上》的观影群体以青年观众为主体,占比一半以上。 ①《悬崖之上》的叙事是反套路的,不靠悬念推动故事,能激起青年观众的好奇心。②影片摘下了英雄不死、十项全能的“主角光环”,塑造了有柔有弱、有疼有怕的英雄形象,激发观众共鸣,拨动更多年轻人的心弦。③影片精心还原了英雄的情感世界。

2 示例;不可以。因为材料二是新闻消息,语言要求简洁明了,而材料三是影评,它详细地阐述了影片 “精心还原了英雄的情感世界”,这也是该影片票房不俗,更让无数观众为之落泪的原因。

3 “大雪纷飞”,交代了自然环境的天气情况;“天还未放亮”交代了时间;在此种情形下周围一片黑暗,暗示社会环境的黑暗;但“隐隐有点点光透出”,又预示光明终将来临。 坚定地

【详解】

1. 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和对文章内容理解和把握的能力。

1 )题考查图(表)文转换。作答时,将图表的主要意思表达出来即可,同时注意可将图表的标题作为答案的主语。观察 “电影《悬崖之上》观众年龄群体统计”柱状图可知年龄在 20—29 岁的观众占比 50.70% ”,达一半以上。

2 )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作答时,可在阅读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关键语句。

根据第 ②段最后一句“这一点首先激起了广大观众,尤其是观影群体主力青年观众的好奇心。”可知“这一点”是指《悬崖之上》的叙事是反套路的,不靠悬念推动故事;

根据第 ③段“影片摘下了英雄不死、十项全能的“主角光环”,塑造了有柔有弱、有疼有怕的英雄形象。面对更加理性也更加挑剔的观众,制作方清楚地知道,只有塑造真实的、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激发共鸣,才能拨动更多年轻人的心弦”可概括为:影片摘下了英雄不死、十项全能的“主角光环”,塑造了有柔有弱、有疼有怕的英雄形象,激发观众共鸣,拨动更多年轻人的心弦;

根据第 ④段首句“影片毫不吝啬地描摹了‘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国家大义,但也精心还原了英雄的情感世界。”可提炼出:影片精心还原了英雄的情感世界。

2. 此题考查新闻消息和影评语言的区别。

材料二属于一则消息。消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它以简要的形式,及时地反映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事情。根据定义可知新闻消息要求语言简洁。材料三属于一篇影评。影评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摄影、剧情、线索、环境、色彩、视听语言、道具作用、转场、剪辑等进行分析和评论。根据定义可知影评则要求阐述清楚自己对该影片的评价观点,理应详尽。
3. 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和把握和考查对舞台说明的把握。

1 )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和把握。环境描写既能交代时间和天气情况,又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也能表现人物性格。而此处的 “大冒纷飞。天还未放亮,但隐隐有点点光透出”还有着象征意义,由周围自然环境的黑暗联想到社会环境的黑暗,又由黑暗之后迎来阳光联想到旧社会结束之后新社会的到来。

2)题考查对舞台说明的把握。根据题干要“揣摩人物心理”,从对话中“能。你要活着,看到黎明”可以看出此时人物心理应是十分坚定的。

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各题。

雪落陕北

梦野

①在陕北,初冬的雪,常伴点小风,轻悠悠的,像含羞的舞者。她们身着素衣,飘飘扬扬,晃晃悠悠,似带着醉意,纵论一方时空。高楼上、窑洞上、庙檐上、树头上、河流上……都飞旋着她们妙美的身影,精灵似的一朵一朵,都不忍落地。

②初冬落雪,谈不上壮观,但极为优雅。走在这样的天气里,谁都会神清气爽。一朵接着一朵,额头的一朵刚化,脸颊的一朵就来,鼻梁的一朵稍停,耳畔的一朵溜走,袖口的一朵飞来,鞋面的一朵就藏。藏了飞了,像个清新剂,眼前都是旋转的镜面,相互抚摸着,融汇着,映照着,原本朴素的世界,一下就敞开了,明清了,飞升了。

③但这样的气温里,雪不会落得太久,落着落着就慢了,落着落着就歇了。人们漫步雪中,耳边都是微轻的“咯吱咯吱”,好似生命叩问大地的回音。

④进入隆冬,天气的眉头锁得更紧,一副零下20摄氏度上下的表情。风总是紧紧地裹着人们奔跑,让人感觉无处躲藏,身上的热气也仿佛抽出了许多。盼着,盼着,大雪总会赶来,每个陕北人都会感受到雪的恩赐,感受到雪的雄阔、壮美。天阴着阴着,脸色越来越沉。雪的脚步近了,近了,窸窸窣窣的,像 ;飘着飘着,体形就大了,像 ;飘着飘着,像 ,呈帘状向大地坠涌。

⑤雪越下越大,宛如手擎巨笔的画王,一笔一笔,把榆林绘成一个紧抱臂膀、跨步东行的雪人。那前倾的头颈是府谷;壮实的躯干是神木、榆阳、佳县、横山、米脂;两条奔跑的腿,一条是子洲、绥德、吴堡、清涧,一条是靖边、定边。雪越下越大,一笔一笔,把延安绘成雄壮的手臂,吴起、志丹、安塞、宝塔、延长、宜君……它们拔山举鼎,将榆林高高托起。

⑥陕北的雪,下着下着,就下出了声势;越下越大,就下出了神采。你看吧,红碱淖的湖面,翻越着年华,好似在奔跑中壮阔;傲雪凌霜的杨家城,挥舞着刀箭戟矛,喊出宋朝,喊出一个个王朝,喊出家国情怀;人头坑上的石峁城,不屈的先民们,扑上皑皑雪山,一副征战的胜姿。雪越下越大,在历史的冰河里,打开“塞上小碑林”红石峡;雪像运动健儿,攀上翘望长城的要塞镇北台,攀上巍巍道观白云山,望见睡梦中的黄河,望见神迹般的大姨谷;登上屹立于大漠的统万城,在赫连勃勃所建的大夏国里尽情逛游。看吧,雪越跑越快,拥抱革命圣地象征的宝塔山,仿佛听到中共中央在延安报时和报警的声音。看吧,越跑越快,跑到壶口,瀑布在龙漕里的凝重吟唱,都融化在大雪里。看吧,看吧!越跑越快,朝仰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人们仿佛看到历代帝王的盛大祭祀。

⑦大地像容器,在无边的容器里,雪帘加深着雪被的厚度。眼前壮美的景象,让人联想《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党中央从陕北清涧渡过黄河东征抗日。 军队 从瓦窑堡出发,途经袁家沟,看着雪花素裹的壮丽河山,感觉朵朵雪花,就是身披银甲的战士,将荡平一个黑暗的旧世界 ……可以说,雪是创作的诱因,是精神的蕴藏,是陕北革命的催化剂,催生出豪迈、信念、光明。

⑧在这样的雪夜里,陕北人会聚在窑洞里、平房中、楼房上,斟满收获的喜酒,和美地畅聊家常,看着电视,玩着手机,吃着陕北特色饭,大烩菜、钱钱饭、油糕粉汤、洋芋擦擦……他们有时会这家走到那家,那家转到这家,人越转越多,情调来了,拉拉二胡,弹弹三弦,吹吹唢呐,也会唱唱酸曲,扭扭秧歌,听听说书,感受民俗风情的妙趣。

⑨雪落陕北,落出万千圣洁,落出一种精神。

(选自 2021年2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 文章写了初冬的雪和隆冬的雪,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 请把下面三个喻体填入第 ④段横线处,并说说理由。

A.漫天的花瓣    B.飘飞的柳絮    C.撕破的棉絮

填写内容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 (写字母即可)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⑤⑥⑦三段中出现了陕北众多的地名,作用是什么?

4 阅读第 ⑧段,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们有时会这家走到那家,那家转到这家,人越转越多,情调来了, 拉拉 二胡, 弹弹 三弦, 吹吹 唢呐,也会 唱唱 酸曲, 扭扭 秧歌, 听听 说书,感受民俗风情的妙趣。

5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中 “一种精神”的具体内容,并联系生活说说这种精神的当下意义。

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下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文章作者
使用次数:10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初冬的雪:轻悠悠的,优雅,不会落太久,隆冬的雪:雄阔、壮美,有声势,越下越大。

2 BAC 此句运用排比句式以及比喻的修辞手法,对陕北隆冬雪花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体形就大了”“呈帘状向大地坠涌”分别对应了“柳絮”“花瓣”棉絮”。

3 运用了想象的手法,罗列陕北众多的地名,突出了陕北隆冬的雪之大;赞美陕北人民的家国情怀,突出祖国的大好河山;赞美陕北的雪所蕴含的精神 —— 豪迈、信念、光明。

4 示例:使用叠词,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生动地写出了陕北人民的种种生活场景,表现出了陕北民俗风情的妙趣,表达了作者对陕北以及陕北人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 具体内容:要有家国情怀,要有陕北革命中催生的豪迈、信念、光明,要有陕北人民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妙趣。 当下意义:我们在生活中,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要学习陕北人民在革命年代所表现出来的家国情怀,以及陕北革命催生出的豪迈、信念和光明。

【解析】

1.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作答时,只需在仔细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形容 “初冬的雪”和“隆冬的雪”的词语或短语即可。

如描写初冬的雪的语句。根据第 ①段“初冬的雪,常伴点小风,轻悠悠的,像含羞的舞者”,第②段“初冬落雪,谈不上壮观,但极为优雅”,可括出特点:轻悠悠的,优雅,不会落太久;

描写隆冬的雪的语句,根据第 ④段“每个陕北人都会感受到雪的恩赐,感受到雪的雄阔、壮美”,第⑥段“陕北的雪,下着下着,就下出了声势;越下越大,就下出了神采”,可概括出:雄阔、壮美,有声势,越下越大。

2. 此题考查语句的 衔接与连贯。作答时,需联系上下文。就此题而言,应从修饰语中找出解题的关键。 “飘着飘着,体形就大了”“呈帘状向大地坠涌”说明雪由小到大,越下越大,“花瓣”“柳絮”“棉絮”中,“棉絮”最大;“柳絮”和“花瓣”相比体形大,并与“窸窸窣窣”相对应;而能“呈帘状向大地坠涌”的只能是“棉絮”而非“柳絮”。故而前后顺序是 BAC

3. 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及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作答时,联系每一段所突出的具体内容即可。第 ⑤⑥⑦ 三段描写出陕北隆冬的雪落在了陕北众多的地方,地方之多,面积之广,与陕北的雪的声势浩大相应,勾连众多的地方,从更广阔的时空写出陕北的雪的声势浩大,赞美了祖国的河山的壮美图景,以及陕北的雪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豪迈、信念、光明。

4. 此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的赏析。赏析重点 词语可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句式等角度人手。就此句而言,加点词语 “拉拉”“弹弹”“吹吹”“唱唱”“扭扭”“听听”,运用众多的叠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陕北人民的种种生活场景,具有陕北民俗风情的妙趣,各具特色。几个叠词,构成排比,强烈表达作者对陕北以及陕北人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读起来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5. 此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把握。作答时,一方面要结合文章内容,另一方面要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

第一问,结合文章内容,通过描写陕北隆冬的雪的雄阔、壮美,有声势,又写到革命精神,赞美了 坚韧不拔、拼搏奋斗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豪迈、坚持信念、向往光明、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第 ⑧段描写陕北人民的种种生活场景,可知要有陕北人民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妙趣。

第二问,开放试题,答案不唯一。

示例:大雪下的陕北景色如此壮观,有气势,激发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雪是创作的诱因,是精神的蕴藏,是陕北革命的催化剂,催生出豪迈、信念、光明。我们要学习陕北人民在革命年代所表现出来的家国情怀,坚韧不拔、敢于拼搏,坚定信念和向往光明。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斗茶

( ) 唐庚

①政和二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 。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入,其所赍 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 皆精绝。

②盖尝以为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贵有力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贫贱穷厄、流离迁徙之中,或偶然获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良不虚也。 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 而近世欧阳少师作《龙茶录》,序称嘉褚七年亲飨明堂,致斋之夕,始以小团分赐二府,人给一饼,不敢碾试,至今藏之。时熙宁元年也。吾闻茶不问团铤,要之 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千里致水,真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已非活水。自嘉祜七年壬寅至熙宁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此岂复有茶也哉!

③今吾提瓶走龙塘,无数十步,此水宜茶,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而海道趋建安,不数日可至,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至矣。罪戾之余,上宽不诛,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适,虽在田野,孰与烹数千里之泉、浇七年之赐茗也哉?

(节选自《眉山文集》,有删改)

注释 : ①斗茶:流行于宋代的一种品评茶叶高下的游戏。②寄微斋:唐庚被贬惠州时读书、品茗、会客之室。③赍( ):携带。 ④大较:大略,大体。⑤要之:总之。

1 请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2 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二三君子 相与 斗茶于寄傲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所赍宜 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或有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更 三朝而赐茶犹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 ②段画线句的意思。

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

4 细读文章,品味加点词,体会作者的心境。

得与诸公 从容 谈笑于此。

5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开头即交代斗茶的时间、地点及人物,叙述清晰。

B.这一次斗茶的水是不一样的,都是客人自己带来的。

C.文中对李卫公之水提出了质疑,认为奔波千里取来的水已不是活水。

D.文章名为《斗茶记》,但对斗茶一事却一笔带过,重在生发议论。

2)作者多次运用对比手法阐述观点。理解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散文类
使用次数:26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

2 一起 尤其,特别 得到 经历,经过

3 唐代宰相李卫公喜欢喝惠山泉水,设置驿站传送惠山泉水,不以几千里之远送到。

4 “从容”在文中有舒缓、悠闲之意。作者说自己贬谪到惠州,以戴罪之身在乡村与朋友一起煮茶品茗,获取身心快乐。作者虽然处在劣境中,但能以茶为乐,泰然处之,表现了作者随性而适、随遇而安的乐观态度。

5 B A.取龙塘水烹之,无数十步B.茶贵新

【分析】

1. 本题考查朗读停顿。作答时,首先要理解句子大意,然后再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进一步确定。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人认为它不逊色于清远峡的水。 “昔人”是主语,“以为”是谓语,“不减清远峡”是宾语,故朗读节奏为: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

2.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

1) 句意为:(我)和两三个友人一起在寄傲斋品评茶叶。相与:一起。

2) 句意为:他所携带的茶应该是特别好的。尤:尤其,特别。

3) 句意为:有时却不一定能得到。致:得到。

4) 句意为:更历经了三个皇帝,但所赐的茶还保存着。阅:经历,经过。

3.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重点词语:好:喜欢;置:设置;驿:驿站;远:形容词意动用法,以 ……为远。

4.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赏析。 “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的意思是:能够和各位在这里悠闲地谈笑。“从容”是舒缓、悠闲的意思,用来形容“自己”,属于人物描写中的神态描写。结合句子“今吾提瓶走龙塘,无数十步”“海道趋建安,不数日可至,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至矣”可知,唐庚说自己贬谪惠州,但却每天能提着瓶子走龙塘取水。并且每年新茶上市不出三个月就能得到建安茶;结合句子“罪戾之余,上宽不诛,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适,虽在田野,孰与烹数千里之泉”可知,作者以戴罪之身,在乡村与朋友一起煮茶品茗,获取身心快乐。虽然处在劣境中,唐庚却能以茶为乐,泰然处之。因此,这里“从容”表现了作者随性而适、随意而安的乐观态度。

5. 1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B 项说法错误,从第 可知本次斗茶 “取龙塘水烹之”,不存在客人各自带水的情况。

故选 B

2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 空可从第 ①③ “取龙塘水烹之”“无数十步”得到答案

B 空可从第 “吾闻茶不问团铤,要之贵新”得出答案

【点睛】

参考译文:

政和二年三月的一天,(我)和两三个友人一起在寄傲斋品评茶叶。我为大家取龙塘的水煮茶并评定茶的高低,以某茶为上品,某茶位列第二。某个福建人,他所携带的茶应该是特别好的,却被排在了第三。然而大体上都属绝妙上乘之品。

(我)曾以为天下的东西有应该得到却得不到的,不应该得到却得到的。富贵而有能力的,有时却不一定能得到,但在贫贱困顿、流离漂泊之中,有时却能在偶然间得到。世人所说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确实不假啊。唐代宰相李卫公喜欢喝惠山泉水,设置驿站传送惠山泉水,不以几千里之远送到。而近代欧阳修写《龙茶录》,序中称嘉祜七年,仁宗皇帝在明堂祭杷,行斋戒之礼的晚上,把小团茶分别赐给了枢密院、政事堂二府,每人分得了一小团茶饼。(欧阳修)不舍把茶饼碾碎了饮用,至今还珍藏着。这时已是熙宁元年了。我听说茶不管是小团茶还是(压成长方形的)铤荼,总之是贵在其新;煮茶的水不管江水还是井水,总之最重要的是要活水。不远千里去取水,水的真假固然不清楚,即使就算是真的水,(到了目的地后)已经不再是活水了。从嘉祜七年壬寅到熙宁元年戊申,前后已有七年,更历经了三个皇帝,但所赐的茶还保存着,这哪里还是茶啊?

如今我提着水瓶去龙塘取水,没有几十步路,龙塘的水适合泡茶,古人认为它不逊色于清远峡的水。走海路到(福建)建安,没几天就可以到了,所以每年三月新茶就会送到(惠安这里)了。犯罪的我,承蒙皇帝宽恕不杀之恩,能够和各位在这里悠闲地谈笑。取龙塘之泉水煮茶品饮,得到一时的闲适,虽然身在乡野,与用数千里之外送来的泉水去煮七年前的陈茶相比,哪个更闲适呢?

四、诗歌鉴赏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与赵莒 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 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注释) ①赵莒:钱起的朋友。②羽客:道士。③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

1 结合诗句,说说诗人茶宴时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2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难度:
知识点:诗
使用次数:22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翠竹林下,蝉鸣声中,夕阳西下,呈现出幽静清雅的特点。

2 体现了诗人试图在自然山水的幽静清雅中拂去心灵的尘土,舍弃一切尘世的浮华,与清风明月、浮云流水、静野幽林相伴,求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解析】

1.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作答时,须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 “竹下”“蝉声”“影斜”得出答案。

示例:在翠竹的遮蔽下,聆听 “吱吱”的蝉鸣声,太阳渐渐西斜,营造出清新雅致幽静的环境。

2. 此题考查对诗人创作背景及创作情感的分析。

诗里描绘的是一幅雅境啜茗图,除了竹林、夕阳外,诗人还以蝉为意象,蝉与竹都是古人用以象征峻清高志的意象之一,这样,使全诗所烘托的闲雅志趣愈加强烈; “尘心洗尽兴难尽”中“尘心”指的是心为世俗事务所牵累,可见诗人想摆脱尘世间的一切烦恼,求得心灵的净化,表现作者远离世俗事务之扰,享受内心的清静,大有“刘禹锡独居陋室之感”。

五、名句默写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0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偏难
4
40.0%
中等
3
30.0%
很难
1
10.0%
容易
2
2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作文
1
10.0%
现代文阅读
2
20.0%
文言文阅读
1
10.0%
诗歌鉴赏
1
10.0%
名句默写
1
10.0%
名著阅读
2
20.0%
知识综合
2
20.0%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命题作文
1
10.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
10.0%
文章作者
1
10.0%
散文类
1
10.0%
1
10.0%
名篇背诵综合
1
10.0%
国内文学作品
1
10.0%
综合
1
10.0%
其他
1
10.0%
字形
1
10.0%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许三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