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2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2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初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23-03-13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 最恰当 的一项是(

登封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它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 ,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

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又称 量天尺 ,圭面上刻有水槽和刻度

它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

由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体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组成

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向中心内倾

台体呈方形覆斗状

A ②③①⑤④ B ②③⑤①④ C ③⑤④①② D ③④①⑤②

难度:
知识点:句式衔接
使用次数:21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详解】考查语句的衔接。本语段介绍的是登封观星台的外形特点及作用。语段最后一句 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 写的是登封观星台的作用,由这个句子中的 可知前一句也是写登封观星台的作用。 写的是写登封观星台的作用,故 应排在最后,与最后一句衔接。据此可排除 AB 交代登封观星台由 台体 石圭 ,接着 写了 台体 的形状, 写了 石圭 ,由此可知, 应排在 前面, 应在 前面。据此可排除 D 写的是台体的四壁,应紧跟

故选 C

二、知识综合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篆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直 渊源,常通书画之理,兼具镌刻技艺,内含着作者的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到外都 发着艺术的魅力,在方寸之间雕世间万物,以刀情笔趣载千秋讯息, zhāng 显华夏民族的审美特质,诠释中华文化的审美内 hán ,是中国传统艺术瑰宝之一。

(1) 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shuò sān B sàn C sān D shuò sàn

(2) 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zhāng(       ) hán(           )

难度:
知识点:字音
使用次数:22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B

(2)

【解析】( 1

考查字音的识记。

溯:读音 。意思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逆水而行,逆流而上。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或回想,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

散发:读音 sàn fā ,意思是分散发出。

故选 B

2

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彰显:读音为 zhāng xiǎn ,是显赫,明显,显著,鲜明地显示的意思。

内涵:拼音是 nèi hán ,一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二指内在的涵养。注意不能写成 内含

2.

河南卫视传统文化创新节目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班级围绕此话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 在制作手抄报时,小文搜集并整理出以下两则材料,但他没有想出能够统领两材料的标题,请你帮他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0 字左右。

【材料一】

2021年年初,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破圈”走红。紧接着,《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相继播出,一次次掀起全网关注的热潮。

【材料二】

2022年,河南卫视继“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功播出之后,对传统文化再挖掘,推出了“中国节气”系列节目。目前已播出的《春分奇遇记》《谷雨奇遇记》《立夏记》等节目,均受到高度关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端午奇妙游》的开场节目《洛神水赋》刷屏,被评为全国 “2021 年十大文化创新事件 。请你根据下面材料写几句话,把《洛神水赋》推荐给同学们观看。 60 字左右。

《洛神水赋》留言区

留言 1 :我是看到神仙姐姐了吗?

留言 2 :曹植笔下的洛神复活了!

留言 3 :视听盛宴!美哭了!

留言 4 :真的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留言 5 :水下舞蹈,飞天气势!

(3) 此次活动引发了同学们对 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的热议。请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一组词写一句话,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科技 坚守 体验 创意 传承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5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示例一:从 奇妙游 奇遇记 ,河南卫视不断给你惊喜;

示例二:从 中国节日 中国节气 ,河南卫视再度 破圈

示例三:河南卫视传统文化创新系列节目受到高度关注。

(2) 示例:同学们,《洛神水赋》是《端午奇妙游》的开场节目,堪称视听盛宴,在整台节目中网络传播热度指数遥遥领先,网上评价很高,大家一定要看看!

(3) 示例一:我们要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美,用实际行动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

示例二:我们要用现代科技让传统文化 起来,用创意表达让传统文化美起来。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题干要求拟定一个能够概括两则材料内容的标题,那就要找出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如材料一中的《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和材料二的《春分奇遇记》《谷雨奇遇记》《立夏记》等都属于创新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由材料一 一次次掀起全网关注的热潮 和材料二 均受到高度关注 可知,这些节目都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和认可;这些节目都是河南卫视策划推出的。拟标题时要将上述共同特点囊括其中,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

示例:传统文化生新根,河南卫视引热潮。

2

本题考查写推荐语。根据统计信息可知,《端午奇妙游》中的《洛神水赋》这一节目的热播指数最高,受关注程度最高;根据网友留言可以概括《洛神水赋》的一些特点,如由 视听盛宴!美哭了 可知,这一节目给观众在视觉和听觉方面带来独特的享受;由 曹植笔下的洛神复活了 ”“ 我是看到神仙姐姐了吗 等评论可知,水下舞者将洛神演绎得出神入化,生动惊艳。在写推荐语时,要将《洛神水赋》的以上特点表述清楚,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达到写推荐语的目的,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60 字左右)。

示例:《洛神水赋》是《端午奇妙游》的开场节目,舞者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姿惊艳了世人,给人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热播指数飙升,是不可多遇的节目。

3

本题考查理解与表达。题干要求选取一组词语,围绕 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这一主题表达观点,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

示例一:我们在坚守传统的同时还应不断以创新的形式让文化传承下去。(坚守、传承);

示例二:用科技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意表达将丰富人们的体验感受。(科技、创意)

三、名句默写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古诗默写。

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引 入诗,抒发情感。见南山,陶渊明借 山气日夕佳, ___________” (《饮酒(其五)》)表现闲适恬淡的心境;望泰山,杜甫用 “________ ________” (《望岳》)表现登上高峰的决心;登飞来峰,王安石用 “________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表现无所畏惧的气概。都写到巴山,刘禹锡用 “_______ _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遭受贬谪的辛酸和悲凉;李商隐用 “_______ ________” (《夜雨寄北》)想象未来重聚的期盼。

难度:
知识点:名篇背诵综合
使用次数:20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飞鸟相与还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 凌、览、遮、凄、置、窗 等字的正确书写。

四、诗歌鉴赏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 秋色 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6 .这首诗中的 秋色 应该理解为绚烂的景象还是肃杀的景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知识点:诗
使用次数:16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赞美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誓死报国的决心)。(意思对即可) 6 .示例一:肃杀的景象。从本诗中 霜重鼓寒声不起 一句看,此时天气已非常寒冷,可以想见当时的边塞应是草木凋零、一片萧条的肃杀景象。

示例二:绚烂的景象。本诗多处使用描绘色彩的词语,形成一种浓墨重彩、雄浑悲壮的美,秋色的绚烂可与整首诗画面风格一致。

示例三:两种理解都可以。无论哪种理解都有助于表现战争的悲壮惨烈,绚烂的景象可与之形成强烈反差,肃杀的景象则可以从正面烘托。

【解析】 5 .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地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首句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第二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第三句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最后一句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从诗人对战斗场面以及对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的刻画可看出诗人对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的赞美之情。

6 .考查对诗句的鉴赏。

角声满天秋色,塞上燕脂凝夜紫 一句的意思是:号角的声音在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秋色 一词可理解为秋天的色彩,这个词点明了当时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 角声满天 ,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可据此分析 秋色 应该理解为肃杀的景象。

结合 角声满天 ”“ 半卷红旗临易水 报君黄金台上,提携玉龙为君死 可知,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 临易水 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写出了将士们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的精神。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秋色 更能衬托出战争的悲壮及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可据此分析 秋色 应该理解为绚烂的景象。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1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容易
1
9.09%
中等
10
90.9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1
9.09%
知识综合
2
18.18%
名句默写
1
9.09%
诗歌鉴赏
1
9.09%
文言文阅读
1
9.09%
现代文阅读
2
18.18%
作文
2
18.18%
名著阅读
1
9.09%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句式衔接
1
9.09%
字音
1
9.09%
名篇背诵综合
1
9.09%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9.09%
1
9.09%
散文类
1
9.09%
小说
1
9.09%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9.09%
命题作文
1
9.09%
材料作文
1
9.09%
国内文学作品
1
9.0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