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初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3-04-05
题号
评分
一、名句默写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默写

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名篇背诵综合
使用次数:18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 柳、故、园 等字词容易写错。

2.

依据课文填空。

1 _______________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2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_______________ 。(《孟子》)

3 )沙鸥翔集, 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

4 _______________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

难度:
知识点:名篇背诵综合
使用次数:27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博学而笃志 贤者能勿丧耳 锦鳞游泳 上善若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本题中的 笃、鳞、游、善 等字词容易写错。

3.

根据提示默写。

1 )陶渊明《饮酒》中,表达对美好事物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感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比喻描写 大雪骤降,一片洁白 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名篇背诵综合
使用次数:18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依据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可知,默写的两句诗是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依据运用 比喻 修辞和 大雪骤降,一片洁白 可知,默写的两句诗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注意 的写法。

二、诗歌鉴赏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下列各题。

立秋

刘翰

乳鸦 ①啼散玉屏②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千家诗》)

【注】 乳鸦:幼小的乌鸦; 玉屏:屏风。

(1) 本诗写景是按照由 _____ _____ 的时间顺序展开的。

(2) 请赏析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两句诗的妙处。

难度:
知识点:诗
使用次数:27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夏天 秋天。

(2) 既写出了诗人对秋天的到来十分关注,又写出了立秋之后气温的变化明显,突出了诗人的闲情逸致。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分析作答。语句 一枕新凉一扇风 写诗人躺在床上用扇子扇风时的感受,夏天扇风,觉得不是很凉快,因为空气的温度比较高。立秋扇风,觉得分外凉爽,因为秋天到来了,空气的温度也低了些。 新凉 中的 字写出了 夏天到秋天 的这种时间变化。

2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睡起秋声无觅处 句写夜里秋风由劲吹到停止的过程。起初还听到秋风吹动草木发出呜呜的声音,起床后一点声音都听不到了。起床寻觅秋声,说明诗人对秋天的到来十分关注。

满阶梧桐月明中 写在明亮的月色中,见到台阶上落满了梧桐叶,诗人终于清楚地见到了秋天到来的足迹。因为秋高气爽,所以秋天的月亮特别明亮。因为梧桐是落叶乔木,叶子比较阔,所以让人觉得梧桐落叶比较早,比较显著。

据此可知,这两句诗通过景物的描写,既写出了诗人对秋天到来关注,又写出了立秋之后气温的变化明显,从而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逸致。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官文,完成下列各题。

ㅤㅤ【甲】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 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

ㅤㅤ【乙】 郗公 永嘉 ①丧乱,在乡里,甚穷 。乡人以公名德,传 ②共饴③之。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 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 。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 永嘉:晋怀帝年号。 传:轮流。 饴:通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便 还家 _____ 此中人 _____

郗公 永嘉丧乱 _____ 甚穷 _____

(2)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问所 战则请

B .问今是何世, 不知有汉 记之而去

C .公常携兄子迈 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 下船

D .席苫 公灵床头 行者休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人 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箸两颊边。

(4)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文中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表现了桃花源中人 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乡人 传共饴之 ,是因为郗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散文类
使用次数:22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邀请; 告诉; 遇到; 饥饿。

(2)D

(3)① 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

在这种情形下郗公就一个人去吃饭,把饭含在两颊旁,回来后吐给俩孩子吃。

(4)     ① 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也反映了桃源人生活富足。 以公名德。

【解析】( 1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 便要还家 的句意是: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要:同 ,邀请。

2 此中人语云 的句意是: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语:告诉。

3 郗公值永嘉丧乱 的句意是:郗公(郗鉴)遇到永嘉丧乱时。值:正赶上,遇到。

4 甚穷馁 的句意是:很穷困,甚至要挨饿。馁:饥饿。

2

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A. 从:介词,自 / 动词,跟从;

B. 乃:副词,竟然 / 连词,于是,就;

C. 及:连词,和 / 介词,等到;

D. 于:都是介词,

故选 D

3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 信、达、雅

1 )句中的 为(对,向)、具(详细,详尽)、皆(全,都)、叹惋(感叹惋惜) 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 )句中的 于是(在这种情形下)、食(吃)、辄(就) 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4

1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的意思是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结合上一句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可知,这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桃源人生活富足。

2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提取。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作答。文中的 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 的意思是:乡里人尊敬郗公的名望德行,就轮流给他做饭吃。由此可知,乡人 传共饴之 以公名德 。据此,答案为 以公名德

【点睛】参考译文:

【甲】(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 (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乙】郗公(郗鉴)在永嘉丧乱时,避居乡下,很穷困,甚至要挨饿。乡里人尊敬郗公的名望德行,就轮流给他做饭吃。郗公带着侄子郗迈和外甥周翼一起去吃饭。乡里人叹道: 大家都饥饿困乏,因为您的贤德,所以我们要共同帮助您,如果再加上两个孩子,恐怕就不能一同养活了。 从此郗公就一个人去吃饭,把饭含在两颊旁,回来后吐给俩孩子吃。两个孩子活了下来,一同南渡过江。郗公去世时,周翼任剡县令,他辞职回家,在郗公灵床前铺了草垫,为郗公守丧,一共三年。

四、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4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9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5
55.55%
偏难
4
44.44%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名句默写
3
33.33%
诗歌鉴赏
1
11.11%
文言文阅读
1
11.11%
现代文阅读
3
33.33%
作文
1
11.11%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名篇背诵综合
3
33.33%
1
11.11%
散文类
1
11.11%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11.11%
小说
1
11.11%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11.11%
命题作文
1
11.11%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卢小二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