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2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1
2022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1
初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3-04-09
题号
评分
一、知识综合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东南山水越为首 ,绍兴 千岩 jìng 秀、万壑争流 的山水画卷,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登临唱 ,以诗抒怀,绍兴也因此成为渐东唐诗之路的核心段。让我们从镜湖到上虞,溯曹娥江入剡溪,经沃洲天姥,抵天台石梁,走一走这条自然之路, xīn 赏江南风光;走一走这条诗歌之路, líng 听文人心声;走一走这条人文之路,领 lüè 历史韵味!

1 .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汉字。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2 .选出下列加点字与片段中 唱和 读音相同的一项。

A .惠风 B .曲高 C 颜悦色 D 光同尘

难度:
知识点:字音
使用次数:19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2 B

【解析】 1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1 )千岩竞秀:重山叠岭的风景好像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竞,读作 jìng

2 )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认为好,喜欢。欣,读作 xīn

3 )聆听:听。聆,读作 líng

4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略,读作 lüè

2 .本题考查读音辨识。

唱和:读音 chàng hè ,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唱歌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A. 惠风和畅:读音 huì fēng hé chàng ,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B. 曲高和寡:读音 qǔ gāo hè guǎ ,曲调越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得。后用 曲高和寡 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不能为多数人所了解或欣赏。

C. 和颜悦色:读音 hé yán yuè sè ,形容和蔼喜悦的脸色。也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D. 和光同尘:读音 hé guāng tóng chén ,涵蓄着光耀,混同着尘垢,与好坏都能相合,不自立异。后多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

故选 B

二、名句默写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 诗路吟唱 ,填写与之意趣相近的诗句。

诗路吟唱

意趣

教材诗文

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元稹《寄乐天》

借助想象,跨越千里与友相伴。

①______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通有此寄》

恰是扁舟堪入处,鸳鸯飞起碧流中。朱庆馀《过耶溪》

舟行鸟飞,一派生机,极富情趣。

争渡,争渡, 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柴望《越王勾践墓》

借宫苑的荒废,抒发历史沧桑之感。

③______ 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

澹荡光还碎,婵娟影不沉。陈羽《中秋夜临镜湖望月》

月下光影随风变幻,悦目赏心。

④______ 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难度:
知识点:名篇背诵综合
使用次数:26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我寄愁心与明月 惊起一滩鸥鹭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识记并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 鸥、鹭、苑、璧 等字词容易写错。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陈继儒漫游潇溪(今嵊州下王镇小溪村)所作《胜游记》,完成后面小题。

胜游记

[明]陈继儒

余癖于山水之趣。戊辰春暮,拟为石梁、雁荡之游,道经于剡,将览右军之池,并康乐覆卮所。清妙秀异,杜工部之语不虚也。

行一舍许,见其峰峦叠翠,涧水潆回,乔松壮谷口,古柏郁溪头,依稀盘谷,仿佛辋川,徘徊久之,不忍离去。方眺 间,遇一矍叟,黄发台背,逍遥山径, 葛天氏 之民也。余揖询其地,知是潇溪。居虎豹,偃虬龙,佳哉胜地。忽一童子 竿垂钓,余私计曰: “是儿器宇不凡,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也 ”童子罢钓揖予,登堂洗爵、奠斝 ,宰鸡款予。 主席陪话者即向之策杖老翁也一唱一酬觥筹交错 。觌 其貌,骯髒 矍铄;味其语,正大光明;论世则议切事务,谈道则奥彻玄微。猗欤休哉 !真世不易觏 者也。

尔时夜分就寝,余思良士不寐,爰 成四韵以纪胜概 ,云: 茅屋疏篱一径深,门无车马绿苔侵 。云山纵意权 为主,富贵惊人懒挂心。珍馔饷宾情已厚,交情一面意何深。葛巾野服蒲葵扇,自在溪边五柳 阴。韵成东白,主复 余就席,载续四韵:风尘鞅掌 最羁人,谁更清闲憩此身。梦醒北窗书千卷,兴饶东郭酒三巡。谢安门外春常静,五柳庭中月自新。任尔纷嚣当面起,斟瓢仙子正颐神。

主宾话别,束装就道。

主君谓谁?徐君以圣也。童子谓谁?其孙佩元也。良辰难得,胜地不再,乃记之以志不忘。

【注释】 葛天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他的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也:语出《晋书 · 王衍传》, 宁馨儿 后为小孩的美称。 爵、斝 jiá :古代酒器。 :见; 骯髒 kǎng zǎng :刚直,不屈不挠。 欤休哉:多么快乐啊。 gòu :见,看见。 yuán :于是。 胜概:优美的景色,美好的境界。 权:姑且,暂且。 五柳: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鞅掌:繁忙,劳累。

4 .根据语境推敲加点词的意思。

方眺 (     )

葛天民之民也 (     )

忽一童子 竿垂钓 (     )

主复 余就席 (     )

5 .用 “/” 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断三处)。

错。

6 .阅读文章,完成鉴赏。

茅屋疏篱一径深,门无车马绿苔侵 一句,让我想起刘禹锡《陋室铭》中的( 1 “①______ ______” ,还有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 “②______ ______”

这些联想到的诗文,可以帮助我们读出陈继儒这两句诗的意境特点:( 2 ______

作者用词也很精妙,著一字而境界全出!如 茅屋疏篱一径深

作者说 爰成四韵以纪胜概 ,可见这四韵是对前文潇溪游的记录。所以鉴赏这个 字、除联系诗句外,还可结合前文的相关描写。我来鉴赏 :( 3 ____________

7 潇溪 因何被陈继儒视为 胜地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难度:
知识点:散文类
使用次数:28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看,观看 确实,的确 握,持,执 邀请 5 .主席陪话者 / 即向之策杖老翁也 / 一明一酬 / 觥筹交错。 6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清幽宁静(恬淡闲适、恬静自然、清远静谧) 点出了小径 幽深 的特点,可见周围草木茂盛,与前文描写的峰峦叠翠、古木葱郁相呼应,展现出自然的静美; 有远离尘世的隐逸之感,呼应了下句的 门无车马 ,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 7 .潇溪之 在于景美,潇溪青山秀丽、绿水潆绕、古木葱翠,远离喧器,仿佛是人间仙境:潇溪之 在于人美,童子器宇不凡,大方守礼,老叟精神矍铄,智慧通达,逍遥山径,自在闲适;潇溪之 在于民风淳美,作者偶至潇溪,得到徐以圣祖孙盛情款待,宾主尽欢,可见此处民风淳朴。潇溪景美、人美、民风淳美,故作者视之为 胜地

【解析】 4 1.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句意:正在向远方眺望之时。览:看,观看。

句意:确实如葛天氏时的百姓呀。诚:确实、的确。

句意: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子拿着鱼竿垂钓。把:握,持,执。

句意:主人又邀请我上宴席。延:邀请。

5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对于单句:句首关联词和语气词(如:夫、盖、若、而等)之后要作停顿;几个特殊的古今异义词朗读时必须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作停顿;省略句中句内省略的地方一般要作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如果是几个句子的组合,则要在句与句间要停顿。

主席陪话者即向之策杖老翁也一唱一酬觥筹交错 意思是 坐在主席上陪我说话的,就是刚才那个拿着手杖的老者。彼此间一陪酒,另一酬谢,一时间大家饮酒尽欢,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故知, 席陪话者即向之策杖老翁也 ”“ 一唱一酬 ”“ 觥筹交错 这是三个分句,需停顿。而 席陪话者 即向之策杖老翁也 ,又构成主谓关系,需停顿。于是可停顿为:主席陪话者 / 即向之策杖老翁也 / 一唱一酬 / 觥筹交错。

6 .本题考查理解联系能力。

前五空: 茅屋疏篱一径深,门无车马绿苔侵 写的是居室外环境之雅,没有世俗之人打扰。这与《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之雅),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远离世俗的清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联系上面分析,可知,这里的的环境是:清幽宁静(或是恬淡闲适、恬静自然、清远静谧)的。

第六空:

联系前文 见其峰峦叠翠,涧水潆回,乔松壮谷口,古柏郁溪头,依稀盘谷,仿佛辋川 可知,小径的处于峰峦叠翠、古木葱郁之中,自然的静美能很衬托出小径 幽深 。用 点出了小径 幽深 的自然环境特点;联系下句 门无车马绿苔侵 可知,这里的 ,是隐士深藏山中。

7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见其峰峦叠翠,涧水潆回,乔松壮谷口,古柏郁溪头,依稀盘谷,仿佛辋川 可知,潇溪之 在于景美,潇溪青山秀丽、绿水潆绕、古木葱翠,远离喧器,仿佛是人间仙境:

是儿器宇不凡,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也 ”“ 遇一矍叟,黄发台背,逍遥山径,诚葛天氏之民也 可知,潇溪之 在于人美,童子器宇不凡,大方守礼,老叟精神矍铄,智慧通达,逍遥山径,自在闲适;

童子罢钓揖予,登堂洗爵、奠斝,宰鸡款予。主席陪话者即向之策杖老翁也,一唱一酬,觥筹交错 潇溪之 在于民风淳美,作者偶至潇溪,得到徐以圣祖孙盛情款待,宾主尽欢,可见此处民风淳朴。

故而可得:潇溪景美、人美、民风淳美,故作者视之为 胜地

【点睛】参考翻译:

我特喜欢游玩山水的乐趣。戊辰年春末,打算到石梁山、雁荡山带游玩,途中经过剡溪,要看一看王羲之的墨池,以及谢灵运的覆卮山住所。清新美妙秀丽奇异,杜工部的评价不假呀。

走了一舍左右,看见那峰峦被绿色层层覆盖,山涧之水迂回萦绕,高大的松树在山谷入口处耸立,古老的柏树在溪头郁郁青青生长着。山深恍惚如盘谷,地胜依稀似辋川。(我们)来来回回走了很时间,舍不得离开。正在眺望览胜之时,遇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头,头发由白转黄,背上生斑如鲐鱼背,逍遥地走在山路上,确实像葛天氏时的百姓。我向他作揖并询问他这是什么地方,然后知道这地方叫潇溪。住着虎豹,藏着虬龙,真是个好地方呀。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子拿着鱼竿垂钓,我私下考虑说: 这孩子器宇不凡,这是谁生下这样的孩子呢? 童子停止钓鱼向我作揖,到屋子里洗好酒杯,宰杀小鸡来款待我。坐在主席上陪我说话的就是刚才那个拿着手杖的老者。彼此间一陪酒,另一酬谢,一时间大家饮酒尽欢,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观看其相貌,刚直而有精神;体味其说的话,都是光明正大之语;论及世间世务则能切中要点,谈论道理也深奥透彻,充满玄妙。多少快乐呀!真是世间不容易见到呀。

正说时,已到了夜分,我于是就寝,我想着这贤能之士而睡不着,于是写下四句诗来记下这美好的境界。诗道:茅屋疏篱一径深,门无车马绿苔侵。云山纵意权为主,富贵惊人懒挂心。珍馔饷宾情已厚,交情一面意何深。葛巾野服蒲葵扇,自在溪边五柳阴。诗写好后东方已白,主人又宴请我吃饭,又续写了四句:风尘鞅掌最羁人,谁更清闲憩此身。梦醒北窗书卷,兴饶东郭酒三巡。谢安门外春常静,五柳庭中月自新。任尔纷嚣当面起,斟瓢仙子正颐神。

主宾告别,我整理好衣服踏上归途。

那位主人是谁呢?是徐以圣。童子是谁呢?是他的孙子徐佩元也。良辰难以觅得,也要离开这美好的地方了,于是记下这件事来表明自己的将铭志不忘。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相关数据:

2017—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抽样调查信息

年份

城市样本数量(个)

生活垃圾产生量(万吨)

2017

202

20194.4

2018

200

21147.3

2019

196

23560.2

材料二: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豌在国内首次牵头提出创建“无废城市”及“无废社会”的建议。2018年1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公布“11+5”个试点城市和地区。随后,各地政府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2021年,试点工作收官。2022年,《“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印发,明确提出将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材料三:

中国固体废物的历史堆存总量高达 600亿—700亿吨,每年新增固体废物约100亿吨。如果以传统的堆放或填埋方式处置,直接后果就是挤压和损毁城市用地,并且污染大气、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威胁人们的健康。

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固体废物?需要多方合力,抓好两大环节:源头减量化,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末端资源化,在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基础上,力求将废物转化成可利用资源。减量化不等于没有废物产生,它需要政府部门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值得注意的是,从源头减量,不仅要引领企业推进绿色生产方式,还要大力倡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资源化并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要求逐步完善和延伸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依赖固废处理企业的创新科技与标准化能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最大化。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 2022.2.28 整理)

8 .选出以下推论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

A .全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递增, 2017 年到 2019 年,就增长了 3365.8 万吨。

B .因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在城市主要固体废物中占比最大,所以需要最先处置。

C .为了保护土地、减少污染,固废处置需要改革传统的堆放或填埋方式。

D .全社会共同努力,不产生各类固体废物,才能创建真正的 无废城市

9 .创建 无废城市 需要多方合力,请根据材料填写思维导图。

10 .运用三则材料的相关知识,分析绍兴市或佛山市固废处理做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绍兴市:绍兴市是全国 “无废城市”试点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的试点市。在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曾分布着数百家大大小小的印染企业,产出的各类固废不计其数。近年来,柯桥大力推进印染业搬迁集聚、改造提升工程,印染企业缩减一半以上。

佛山市: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中心,园内各项目之间资源共享、协同处理,焚烧产生的电能为园区输送稳定、经济的能源,余热供污泥干化、餐厨垃圾提油,污泥厂和餐厨厂产生的臭气通过负压系统抽入焚烧炉助燃 ……

我选 (     ) 市,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实验中学将创建 无废学校 。调研中发现,校内固化物占比最大的是饮料瓶,各类垃圾桶内均有发现。

运用材料知识,向校长、同学建言献策,提出具体做法并说明其依据。

校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

12 .观察生态环境部( Ministry of Ecology Environment )徽标(见下图),介绍图标内容,阐释其寓意。

要求: 150 字左右,介绍明白清楚,条理清晰,阐释合理。

难度: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20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9 发挥引领作用,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企业 公众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10 绍兴。政府规划产业布局,推进印染业搬迁集聚、改造提升工程,这是依靠政府顶层设计,合理运用 两大环节 中的固废处理源头减量化策略。企业数量减少、改造提升,就能有效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佛山。佛山建设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园内各项目资源共享、协同处理。这是依靠政府顶层设计,合理运用 两大环节 中的固度末端处理资源化策略。废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后,通过企业间的共享、协同,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水平。 11 校长:【示例】建议学校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建立考核制度,把校内各区域固废产生量、处理情况等纳入日常考核、定时检查、记录,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依据:这是从顶层设计入手,通过评价考核制度的建立,加强固废的有效管理。【示例二】建议学校加强对清洁工的管理,要求他们对垃圾再次分拣,坚持分类装运。依据:这是从固废的处理末端着力,坚持垃圾分类,为固体废物的下一步处理做好准备。 同学:【示例一】建议同学们自带水杯,少买饮料,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依据:这是从源头控制固废的产生量,是减量化做法。【示例二】建议同学们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也可以尝试将饮料瓶变废为宝。依据:这是从固废处理末端着力,将固废资源化。 12 .生态环境部徽标由橄榄枝、太阳、山、水以及字母 “MEE” 组成,整体呈圆形,象征地球。内圆由太阳山、水组成,代表洁净美好的自然环境。外圆由橄榄枝与字母 “MEE” 形成环绕状,橄榄枝代表植物与和谐的生态环境, “MEE” 生态环境部 英文首字母缩写。整个微标的寓意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环境,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解析】 8 A.“2017 年到 2019 年,就增长了 3365.8 万吨 表述错误。从材料一图表可知,这是对 2017—2019 年全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抽样调查信息, 2017 抽样的是 202 个城市, 2019 年抽样的是 196 个城市,也就是 2019 抽样的城市在少于 2017 年的情况下都增长了 3365.8 万吨, 202 个城市的整体增长量一定会超过 3365.8 万吨。故 全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递增, 2017 年到 2019 年,就增长了 3365.8 万吨 的表述一是只适用于抽样的城市,并不代表全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的整体增量;二是增量的具体数字也远大于 3365.8 万吨。

B.“ 因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在城市主要固体废物中占比最大,所以 需要最先处置 表述错误。从材料三 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固体废物?需要多方合力,抓好两大环节 …… 减量化不等于没有废物产生,它需要政府部门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减少废物的产生量 的表述可知,处理固体废物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虽然在城市主要固体废物中占比最大,但它给城市的染污却相对缓慢,故优先处理的是会立即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不可逆且有毒、有害的污染,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不需要最先处理。

D.“ 全社会共同努力, 不产生各类固体废物 ,才能创建真正的 无废城市 ”” 表述错误。从材料二 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可知,创建真正的 无废城市 不是不产生污染,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故选 C

9 .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

从思维导图可知, 处就填写的是政府在创建 无废城市 中的作用。从材料二第 随后,各地政府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稳步推进 无废城市 建设试点工作 ,或材料三第 它需要政府部门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减少废物的产生量 可概括出,政府的职责应该是:发挥引领作用,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或: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处填写的部门其职责应该是 产业转型,减少废物产生量;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从材料三 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 不仅要引领企业推进绿色生产方式 ”“ 依赖固废处理企业的创新科技与标准化能力 等内容可知,这了职责的主体应该是:企业;

从材料三 还要大力倡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可知,公众就是多方合作的第三方,其主要职责是: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10 .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

根据材料三 抓好两大环节:源头减量化,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末端资源化,在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基础上,力求将废物转化成可利用资源 可知,固废处理的重点在源头和末端;从 它需要政府部门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减少废物的产生量 可知,这是政府处理的原则。据此分析即可。

从材料 近年来,柯桥大力推进印染业搬迁集聚、改造提升工程,印染企业缩减一半以上 可知,绍兴市政府重点抓的是源头,他们规划产业布局,推进印染业搬迁集聚、改造提升工程,这是依靠政府顶层设计,合理运用 两大环节 中的固废处理源头减量化策略。处理好源头,让污染的企业数量减少、改造提升,就能有效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从材料中 佛山市南海区 建设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厂为中心 …… 焚烧产生的电能为园区输送稳定、经济的能源,余热供污泥干化、餐厨垃圾提油,污泥厂和餐厨厂产生的臭气通过负压系统抽入焚烧炉助燃 ……” 可看出,佛山市政府抓的是末端处理环节,他们建设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园内各项目资源共享、协同处理。这是依靠政府顶层设计,合理运用 两大环节 中的固度末端处理资源化策略。废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后,通过企业间的共享、协同,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水平。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1 .本题考查题解运用能力。重点是紧扣如何处理饮料瓶、

根据材料三 抓好两大环节:源头减量化,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末端资源化,在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基础上,力求将废物转化成可利用资源 可知,处理校内固化物 —— 饮料瓶污染可在源头和末端两个环节上进行处置。

源头上处理:最大限度是减少学生带进校园的饮料瓶数量,但又要解决学生的喝水问题。作为学校可提供给学生清洁卫生的用水,这样学生不用带水,进校有水可喝;作为学生,要携带可反复利用的水杯,不要用一次性杯具。校长可作好顶层设计,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建立考核制度,把校内各区域固废产生量、处理情况等纳入日常考核,保障学生有清洁卫生的水饮用等。

在末端环节,即如何处理废弃的饮料瓶问题,作为学校可加强对清洁工的管理,要求他们对垃圾再次分拣,坚持分类装运,作为学生,提倡班级收集,坚持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倡导循环使用饮料瓶,积极进行饮料瓶二次利用等。

综上分析,提出几点合理倡议即可。

12 .本题考查图文信息转换。

生态环境部徽标内容的组成事物有:橄榄枝、太阳、山、水以及字母 “MEE”

构图上,由两个圆组成,整体上呈现出圆形,寓示着地球。

内圆事物有:太阳山、水,告诉我们要维护洁净美好的自然环境。

外圆事物有:橄榄枝、字母 “MEE” 形成环绕状,分别代表着绿色植物与和谐的生态环境, “MEE” 生态环境部 英文首字母缩写。

整个微标的寓意美好的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环境,我们要维护洁净美好的自然环境,共同保护绿色、和谐、美丽的家园。

综上分析,可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有条理地介绍图标内容,阐释其寓意即可,注意 150 字的字数规定。

示例:中国环境保护徽外部造型为圆形,象征地球,上端图案的绿色橄榄枝既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态环境,象征绿色的呼唤,图形中的蓝色块,代表蓝天与碧水,也泛指大地与水体 · 太阳代表宇宙空间,山与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把它图案化,从形象上增强中国特色。下方的三道长短不同的横线代表八卦中的坎,象征水,更表现了绿水青山的形象。

2.

阅读《太阳和蜉蝣》,完成后面小题。

太阳和蜉蝣

汤汤

①一只蜉蝣从水里一点一点钻出来。远远的天边,一个红红的家伙一点一点冒上来。蜉蝣高兴地和它打招呼:“你好,你很神奇呀,你一来世界就亮了。”

②“你好,小蜉蝣。”“你认识我?你是谁呀?”“我是太阳。”“太阳,我好快乐呀,我有一天的生命,你和我一样吗?”

③太阳没有回答,往上走了走,一个太阳和一只蜉蝣没法说那么多。

④蜉蝣扇着细小的翅膀飞呀飞,这里瞅瞅,那里瞧瞧。一切都这么新鲜,一切都这么好看。

⑤“我是蜉蝣,你是谁呀?”“我是蜻蜓。”“我是蜉蝣,你是谁呀?”“我是狗尾巴草。”

⑥“我是蜉蝣,你是谁呀?”“我是蜘蛛。”“我是蜉蝣,你是谁呀?”“我是蒲公英。”……

⑦蜉蝣好快乐。她一抬头,看见太阳比原来高出了许多。“你要到哪里去呀?”“走到天那边,这样一天就过完了。”太阳说。“我们都有一天生命,我们多么幸运!”蜉蝣说。

⑧太阳不再说话,和一只小蜉蝣能说清楚什么呢。

⑨这时,一只蝌蚪叫住蜉蝣,说:“你可以当我的见证者吗?见证我脱掉尾巴,长出四肢,变成青蛙。”“我很愿意,我有一天生命呢。”“一天?我变成青蛙需要两个月,从小青蛙变成大青蛙需要一两年。”“那是多久?”“一个月有很多很多天,一年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天。”

⑩“哦……这样啊……我等不到你变成青蛙了。”

⑪蜉蝣遇见一只野鸭,它正在孵蛋。野鸭说:“我有十颗蛋,每颗蛋里藏着一个孩子,孩子们会从蛋里钻出来,非常非常可爱哦。”“太有趣了,我要在这里等他们出来,我有一天生命呢。”“一天?可等他们钻出来至少还要十天呢。”

⑫“哦……这样啊……我等不到……你可爱的孩子们了。”

⑬蜉蝣停在一个花蕾上歇息。“我是一朵非常美丽的花哟,等我开了,你就知道了。”“好呀,我在这里等你开,我有一天的生命呢。”“一天?可我明天才开呀。”“明天是什么?”“今天过去就是明天。你只有今天,没有明天吗?”

⑭“哦……这样啊……我等不到……你最美丽的样子了。”

⑮蜉蝣好半天不再飞……

⑯太阳走到了她头顶上。“你难过了?”太阳问。“有一点。”蜉蝣说,“如果只有一天生命,你不难过吗?”太阳说:“哦,我活了很久很久,还能活很久很久。”

⑰蜉蝣没有说话,在阳光里飞呀飞,小小的身体那么美。

⑱“太阳,一天之外是怎样的?”虽然和一只蜉蝣很难讲清楚,太阳还是很认真地和她说:“白天过去是黑夜,黑夜过去是白天。”“哦,是这样啊。”

⑲“春天过去是夏天,

⑳夏天过去是秋天,

㉑秋天过去是冬天,

㉒冬天过去是春天,

㉓春天过去是夏天 ……”

“现在是夏天。”“哦,是这样啊。”

“有晴天,有雨天,有刮风天,有下雪天……今天是晴天。”

“是这样啊。如果……我有很多天就好了。”

㉗蜉蝣发了一会儿呆,又说: 可我有整整一天的生命啊。 ”太阳想,一天有什么用呢?

㉘小小的蜉蝣从一株草飞到另一株草,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 她发现飞得越高,看见的世界就越大。

“世界有多大?”蜉蝣问太阳。虽然和一只蜉蝣很难讲清楚,太阳还是很认真地和她说:“世界很大,这片洼地以外,有村庄,有城市,有田野,有草原,有森林,有沙漠,有戈壁,有大海,有大河,有高山,有冰川……”

㉚小小的蜉蝣从草尖飞到树梢,从低的树飞到高的树。

“太阳,你在往下走呢。”是的,走到你看不见我,一天就过去了。”

“哦,我的一天快过去了。”

㉝太阳以为蜉蝣会伤心,正要说几句安慰的话,可她又飞起来了。

“谢谢你告诉我这么多,现在我要飞向你。”

“我很远。”“我不怕远。”

“你飞不到的。”“我想试试。”

“我真的很远。”“飞一点,就会近一点。”

“那么,我等你。”

㊴蜉蝣透明的小翅膀多么闪亮,她一闪一闪,一闪一闪,朝着太阳飞去。太阳为她停住脚步。

㊵飞着飞着,飞着飞着,蜉蝣飞不动了。她收拢翅膀,任小小的身体一点一点飘落。她落向水面的时候,太阳也落了下去。

㊶天黑了。

㊷天又亮了。

㊸太阳照在这片洼地上,

㊹照着一切微小而珍贵的生命。

13 .根据故事相应情节,分析小蜉蝣的心理及其产生原因。

14 .根据要求研读故事语言。

语言

研读

可我有整整一天的生命啊。

1 )关注角色的语言。从重音角度设计句子的朗读并简述理由。 ______

小小的蜉蝣从一株草飞到另一株草,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

小小的蜉蝣从草尖飞到树梢,从低的树飞到高的树。

2 )关注语言表达技巧。联系上下文,品析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

15 .作者为何选择 太阳和蜉蝣 这组形象来创作这个故事?请简要分析。

难度:
知识点:未分类
使用次数:23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小蜉蝣很快乐,因为自己能有一天生命,能见到这样一个新鲜的世界。 小蜉蝣感到难过,情绪低落,因遇见蝌蚪野鸭、花蕾而认识到一天的短暂。 小蜉蝣不再伤心,因为它认识到生命即使短暂也仍然美好珍贵。 14 示例: 整整 读重音,强调 一天 在小蜉蝣眼里的 一天 也可以做很多事。重读 整整 可以表现出小蜉蝣认识到时间长短后对 一天 的知足、珍惜。 小小的 反复出现,强调蜉蝣这一生命的微小,与故事中其它生命形成对比。 …… ……” 的反复,强调了小蜉蝣努力飞舞、努力欣赏、努力体验的生命状态,展现了它短短一天里对更广大世界的探寻。同时,反复手法能形成故事回环往复的叙事节奏。 15 .【示例】太阳非常巨大,既了解天地的广袤,也拥有永恒的时间。蜉蝣非常微小,只在洼地里活短暂的一天。太阳升起和落下的一天刚好是蜉蝣从出生到逝去的一生,太阳是蜉蝣一生的见证者、陪伴者。作者选择太阳与蜉蝣进行对话创作故事,永恒与短暂、伟大与渺小,两个形象具有极大的反差又有本质的相同,都展示着生命的美好与珍贵。这样的形象组合更能引发读者对时空、生命的深度思考:时空无垠,生命不息。每一个如蜉蝣般微小的生命,都是珍贵的,都要不断成长、努力生活。这样的生命,一样值得我们尊重。

【解析】 13 .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

1 )根据题干 遇见蜻蜓、狗尾巴草、蜘蛛、蒲公英 的提示,找到 蜉蝣扇着细小的翅膀飞呀飞,这里瞅瞅,那里瞧瞧。一切都这么新鲜,一切都这么好看 和段 蜉蝣好快乐 ”“ 我们都有一天生命,我们多么幸运! ,可知,蜉蝣很快乐,因为自己能有一天生命,能见到这样一个新鲜的世界;

2 )根据提干 遇见蝌蚪、野鸭、花蕾 的提示,找 到段 …… 这样啊 …… 我等不到你变成青蛙了 …… 这样啊 …… 我等不到 …… 你可爱的孩子们了 …… 这样啊 …… 我等不到 …… 你最美丽的样子了 太阳走到了她头顶上。 你难过了? 太阳问。 有一点。 蜉蝣说, 如果只有一天生命,你不难过吗? ’” ,可知,蜉蝣感到难过,情绪低落,因遇见蝌蚪野鸭、花蕾而认识到一天的短暂;

3 )根据提干 与太阳进行关于时间、世界的对话 的提示,找 到段 太阳以为蜉蝣会伤心,正要说几句安慰的话,可她又飞起来了 和㉞段 谢谢你告诉我这么多,现在我要飞向你 ,可知,蜉蝣不再伤心,因为它认识到生命即使短暂也仍然美好珍贵。

14 .( 1 )本题考查朗读设计。根据 可我有整整一天的生命啊 语句中,蕴含的自豪、满足等情感,来设计朗读并阐述理由即可。

示例 1 一天 读重音,强调在小蜉蝣眼里 一天 珍贵 重要 ,拥有 一天 也可以做很多事。重读 一天 可以表现出小蜉蝣认识到时间长短后对 一天 的知足珍惜。

示例 2 整整一天 读重音,强调小蜉蝣眼里的 一天 的,是 珍贵 重要 的,是她完整的一生,也可以做很多事。重读 整整一天 可以表现出小蜉蝣认识到时间长短后对 一天 的知足、珍惜。

2 )本题考查反复的作用。

反复修辞,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根据例句 小小的蜉蝣从一株草飞到另一株草,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 ”“ 小小的蜉蝣从草尖飞到树梢,从低的树飞到高的树 可知,词语 小小的 反复出现,运用了反复的手法;结合 ”“ ,文中出现的蜻蜓、狗尾巴草、蜘蛛、蒲公英、蝌蚪、野鸭等事物,以及蜉蝣和太阳关于时间和世界的对话,可知,强调了蜉蝣生命的微小,与其它生命形成了对比。 …… ……” 的句式,也反复出现,运用的也是反复手法;结合㉘段 她发现飞得越高,看见的世界就越大 ,可知,强调了蜉蝣虽小,但努力飞舞、努力欣赏、努力体验世界的生命状态,蕴含着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与赞美之情。

15 .本题考查主题理解。

《太阳和蜉蝣》讲述了一只小蜉蝣在一天内诞生、成长的生命故事。这天,她遇见了太阳并结识了许多大自然中的朋友。在太阳的陪伴下,她自发、主动地探索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认识了昼夜交替、四季流转、风霜雨雪 …… 然而,日落时分,怀着一个无比美好的心愿,蜉蝣的生命结束于一片绚烂。第二天,大自然又孕育出了新的蜉蝣 ……

根据 至㉓段 春天过去是夏天,夏天过去是秋天,秋天过去是冬天,冬天过去是春天,春天过去是夏天 ……” 和㉙段 世界很大,这片洼地以外,有村庄,有城市,有田野,有草原,有森林,有沙漠,有戈壁,有大海,有大河,有高山,有冰川 ,可知,文中的 太阳 既知道时间的久远,有懂得世界的广袤,代表了永恒与伟大;而小蜉蝣只 有一天的生命 ,代表着短暂与渺小;根据 远远的天边,一个红红的家伙一点一点冒上来 我是太阳 太阳走到了她头顶上 、㉙段 虽然和一只蜉蝣很难讲清楚,太阳还是很认真地和她说 ……” 、㊴段 蜉蝣透明的小翅膀多么闪亮,她一闪一闪,一闪一闪,朝着太阳飞去。太阳为她停住脚步 、㊵段 她落向水面的时候,太阳也落了下去 等可知,太阳升起和落下的一天刚好是蜉蝣从出生到逝去的一生,太阳是蜉蝣一生的见证者、陪伴者,结合㊹段 照着一切微小而珍贵的生命 ,可知,作者选择太阳与蜉蝣两个形象具有极大的反差事物进行对比,能引发读者对时空、生命的深度思考 —— 时空无垠,生命不息,表现了不同的生命同样是美好与珍贵的思想,表达了每一个生命,哪怕是像蜉蝣一样微小而短暂的生命,都值得尊重的主题,深刻而发人深省。

五、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8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5
62.5%
容易
1
12.5%
偏难
2
25.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知识综合
1
12.5%
名句默写
1
12.5%
文言文阅读
1
12.5%
现代文阅读
2
25.0%
作文
1
12.5%
填空题
1
12.5%
名著阅读
1
12.5%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字音
1
12.5%
名篇背诵综合
1
12.5%
散文类
1
12.5%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
12.5%
未分类
1
12.5%
材料作文
1
12.5%
国内文学作品
1
12.5%
综合
1
12.5%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Echo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