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
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 “ 三体交融 ” :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 “ 三体交融 ” 的效应。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武松自付这一定是蒋门神了。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 “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 的对联。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
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视角。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上李成、闻达不住声叫 “ 好斗 ” ;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金圣叹的眉评甚妙: “ 一段写满教场眼睛都在两人身上,却不知作者眼睛乃在满教场人身上也。作者眼睛在满教场人身上,遂使读者眼睛不觉在两人身上。 ” 流动视角妙处在于:看客反成被看客,着墨不多自风流。
杨志比武的描写,是在单纯中求洒脱;大名府陷落的描写,要在复杂中求专注,千头万绪由何处着手?叙事者心灵手捷,一下子捉住了梁中书遑遑然如丧家犬的身影和目光,举一纲而收拢千丝万缕。行文没有让梁中书轻易脱险,而是在他逃遍东南西北四门和三闯南门的过程中,由内往外地辐射出圆形的视角,把瞬间遍及满城的战火统一于一人的眼光之中。
视角可以分为内视角、外视角和旁视角等处在不同层面上的类型。视角的流动,可以在同一层面上采取对位的、波浪状的或者圆形的种种流动方式;也可以在不同层面上采取跳跃的或者台阶式的流动方式。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二百余字的故事,使用有如昆虫复眼一般的视角,它先用外视角,写翰林院一位官员从征伊梨,突围时身死,两昼夜后复苏,疾驰归队。随之,作者和翰林院一位同事问起他的经历,采取他 “ 自言被创时 ” 的方式转向内视角。内视角把人物在生死边缘上迷离恍惚的意识滑动,寓于灵魂离体后的徘徊,简直是某种意识流的写法。最后作品又转到旁视角,借同事之口表达对这位官员的赞叹。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情节功能、深度心理功能和口碑功能,因而这篇笔记简直成了视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实验室。
(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 三体交融 ” 指叙事者以作品主要人物的视角,带领读者跟随人物进入叙事情境。
B .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叙事时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一体。
C .如果流动视角采取圆形轨迹展开,叙事者和主要人物的视角有时并不一致。
D .纪昀通过内视角呈现从征伊犁的官员的意识流动,赋予了故事深度心理功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叙事作品视角的分析,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
B .文章第二段以《水浒传》中 “ 大闹快活林 ” 为例,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
C .文章末段以《阅微草堂笔记》中一则小故事为例,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
D .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叙事学概念变得较易理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视角的流动既包括从人物的内视角转为外视角、旁视角,也包括由某一人的内视角转为另一人的内视角。
B .选择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叙事还是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叙事,与叙述的内容相关,也与叙事者希望达到的叙述效果相关。
C .相较于长篇作品,笔记小说短小精悍,在采用流动视角或复眼映视式视角叙事时,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事功能。
D .《红楼梦》 “ 林黛玉进贾府 ” 一节采用流动视角,既写 “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 举止言谈不俗 ” ,又写黛玉眼中的凤姐、宝玉等人。
B 2 . D 3 . C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 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 ” 于文无据。文中只说 “ 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 ” ,至于西方语言有没有这一特点及其作用文中并未提及。
故选 B 。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 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 ” 于文无据。文章重在论述中国传统叙事作品的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视角的特点和效果,虽然也有和西方定点透视视角的比较,但并没有阐明孰优孰劣。
B.“ 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 ” 错误。由原文: “ 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 ……” 可知,作者举 “ 大闹快活林 ” 的例子是为了证明 “ 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 ” 这一观点。
C.“ 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 ” 错误。根据文中 “ 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 ……” 可知作者举《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小故事是为了论证复眼映视式视角的多重功能。
故选 D 。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 笔记小说 “ 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事功能 ” 于文无据。原文与笔记小说有关的论述在最后一段: “ 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情节功能、深度心理功能和口碑功能,因而这篇笔记简直成了视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实验室。 ” 这段论述主要谈复眼映视式视角的多重功能和纪昀的这篇笔记小说的独特之处,没有将其与长篇作品进行比较。
故选 C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雪花是六瓣的这一事实是什么人最先在文献上发表的呢?是中国人。西汉人韩婴在《韩诗外传》中就指出 “ 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 。这比西方早了 1000 多年。可是在其后的古文献中,却没有人去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
(摘编自杨振宁《对称与物理》)
材料二:
17 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光。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 “ 材质 ” 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 “ 球 ” 的有序堆积过程。显微镜发明之后,雪花成了大受欢迎的观察对象。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 •胡克在 1665 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中,展现了他借助显微镜画出的雪花图片,并对雪花晶体结构进行了阐述,这被看作是人类首次具体记录雪花的形态。
(摘编自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
材料三 :
雪晶会根据其形成的云层中的温度和过饱和度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形状,在一些温度范围内雪晶呈柱状,在另一些温度范围内则呈板状。随着过饱和度的升高,雪晶变得越来越大,形状也越来越复杂。雪晶的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在 - 2 ℃左右时呈板状,在- 5 ℃左右时呈柱状,在- 15 ℃左右时又呈板状,在低于- 25 ℃时呈柱状或板状。雪晶的结构更多地取决于过饱和度,即取决于生成速度: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随着温度的下降,雪晶的形状会在板状和柱状之间来回变化好几次,而且变化很大:在几度温差范围内,雪晶会从又细又长的针状晶体(- 5 ℃)变为薄而平的板状晶体(- 15 ℃)。
实心板状 实心棱柱状 薄板状 针状 枝蔓状
雪晶形态图
(摘编自肯尼思 •利布雷希特《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
4 .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于雪花具有对称的六角形结构这一事实,《韩诗外传》中 “ 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 是世界上最早的表述。
B .开普勒思考雪花是六瓣的原因,只是出于对几何和对称的兴趣,因此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得出可信的结论。
C .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与水汽无关,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但是受到当时的知识限制,他没有再对此机制作出解释。
D .雪晶的具体形状是受到温度和过饱和度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过饱和度则会影响雪晶结构的复杂性。
6 .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对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B 5 . D 6 . ① 意义:开启了后人对雪花晶体的研究; ② 启示: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养成良好的科学观察习惯,运用科学思维探讨现象背后的本质
【解析】 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材料三相关表述是 “ 在 -2℃ 左右时呈板状,在 -5℃ 左右时呈柱状,在 -15℃ 左右时又呈板状,在低于 -25℃ 时呈柱状或板状 ”“ 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随着温度的下降,雪晶的形状会在板状和柱状之间来回变化好几次,而且变化很大:在几度温差范围内,雪晶会从又细又长的针状晶体( -5℃ )变为薄而平的板状晶体( -15℃ ) ” 。
雪晶的形状 “ 在 -15℃ 左右时 …… 呈板状 ” ;过饱和度湿度高时, “ 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 ” ,而 AD 项六角形板状晶体在上 ,星状的枝蔓晶体在下,正好相反,可排除 AD ;
雪晶的形状 “ 在 -2℃ 左右时呈板状 ” ;过饱和度湿度高时 “ 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 ” ,而 C 项是由实心板状晶体变成的针状晶体,可排除 C 。
故选 B 。
5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 雪花具有对称的六角形结构 ” 错,原文是 “ 雪花是六瓣的这一事实 ” ; “ 是世界上最早的表述 ” 错,原文是 “ 最先在文献上发表的 ” ;
B.“ 因此 ” 强加因果。原文是 “ 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 ” ,可见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得出可信的结论不是因为他的研究 “ 只是出于对几何和对称的兴趣 ” ,而是因为 “ 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 ” ;
C.“ 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与水汽无关 ” 与文本不符。原文 “ 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 ‘ 材质 ’ 寻找 ” 。
“ 他没有再对此机制作出解释 ” 错,原文是 “ 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 ‘ 球 ’ 的有序堆积过程 ” ,可见开普勒对机制作出了猜想。
另外,题干中的 “ 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 ” 与原文 “ 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 ” 表述不符,或然和必然混淆。
故选 D 。
6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主要观点和倾向及凭借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
第一问:
材料一说 “ 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 ” ,表明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打开了人们研究雪花的一扇窗口,开启了后人对雪花晶体的研究。
第二问:
材料二说 “17 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光。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 ”“ 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 ‘ 材质 ’ 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 ” ,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养成良好的科学观察习惯,运用科学思维探讨现象背后的本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九一八 ” 致弟弟书
萧红
可弟:小战士,你也做了战士了,这是我想不到的。
世事恍恍惚惚地就过了;记得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你相处的,现在想起就像连你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而你就去了。
记得当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当我离开家的时候,那一天的早晨你还在大门外和一群孩子玩着,那时你才十三四岁,你看着我离开家,向着那白银似的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奔去。你恋着玩,对于我的出走,你连看我也不看。
而事隔六七年,你也就长大了,有时写信给我,因为我的漂流不定,信有时收到,有时收不到。但我读了之后,竟看不见你,不是因为那信不是你写的,而是在那信里边你所说的话,都不像是你说的。比方说一生活在这边,前途是没有希望的 ……
我看了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鲜,但心里边都不表示什么同情,因为我总有一个印象,你晓得什么,你小孩子。所以我回信的时候,总是愿意说一些空话,问一问,家里的樱桃树这几年结樱桃多少?红玫瑰依旧开花否?或者是看门的大白狗怎样了?你的回信,说祖父的坟头上长了一棵小树。在这样的话里,我才体味到这信是弟弟写给我的。但是没有读过你的几封这样的信,我又走了,越走越离得你远了。
可弟,我们都是自幼没有见过海的孩子,海是生疏的,我们怕,但是也就上了海船,飘飘荡荡的,前边没有什么一定的目的,也就往前走了。
不知多久,忽然又有信来,是来自东京的,说你是在那边念书了。恰巧那年我也要到东京去看看,我想这一次可以见到你了。这是多么出奇的一个奇遇。我一到东京就写信给你,约你第三天的下午六点在某某饭馆等我。
那天,我五点钟就等在那里,一直到了六点钟,没有人来,我又多等了一刻钟,我又多等了半点钟,我想或者你有事情会来晚了的。到最后的几分钟,竟想到,大概你来过了,或者已经不认识我。第二天,我想还是到你住的地方看一趟。有一个老婆婆,说你已经在月初走了,离开了东京了。你那帘子里头静悄悄的,好像你在里边睡午觉的,半年之后,我还没有回上海,你又来了信,说你已经到了上海,是到上海找我的。我想这可糟了,又来了一个小吉卜赛。
这流浪的生活,怕你过不惯,也怕你受不住。
但你说: “ 你可以过得惯,为什么我过不惯? ”
等我一回到上海,你每天到我的住处来,我看见了你的黑黑的人影,我的心里充满了慌乱。我想这些流浪的年轻人,都将流浪到哪里去。常常在街上碰到你们的一伙,你们都是年轻的,都是北方的粗直的青年,内心充满了力量。你们是被逼着来到这人地生疏的地方,你们都怀着万分的勇敢,只有向前,没有回头。但是你们都充满了饥饿,所以每天到处找工作。你们是可怕的一群,在街上落叶似的被秋风卷着,弯着腰,抱着膀,那时你不知我心里的忧郁,你总是早上来笑着,晚上来笑着。进到我屋子来,看到打着寒战。
可吃的就吃,看到书就翻,累了,躺在床上就休息是欢喜了,但还是心口不一地说: “ 快起来吧,看这么懒。 ”
你那种傻里傻气的样子,我看了,有的时候,觉得讨厌,有的时候也觉得喜欢,虽是欢喜了,但还是心口不一地说: “快起来吧,看这么懒。”
不多时就 “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虫的夜。
你走了,你的眼睛不大看我,我也没有同你讲什么话。我送你到了台阶上,到了院里,你就走了。那时我心里不知道想什么,不知道愿意让你走,还是不愿意。只觉得恍恍惚惚的,把过去的许多年的生活都翻了一个新,事事都显得特别真切,又都显得特别模糊,真所谓有如梦寐了。
可弟,你从小就苍白,不健康,而今虽然长得很高了,精神是好的,体力仍旧是坏的。我很怕你走到别的地方去,支持不住,可是我又不能劝你回家,因为你的心里充满了诱惑,你的眼里充满了禁果。
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去,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信,我想没有两天就可见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和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虽然我给你的信,你没有收到,我也没能看见你,但我不知为什么竟很放心,就像见到了你一样。因为你也是他们之中的一个,于是我就把你忘了。
但是从那以后,你的音信一点也没有的。而至今已经四年了,你到底没有信来。我本来不常想你,不过现在想起你来了,你为什么不来信。
今天又快到 “ 九一八 ” 了,写了以上这些,以遣胸中的忧闷。
愿你在远方快乐和健康。
1941 年 9 月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信中写 “ 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 ” 和大海上 “ 飘飘荡荡的 ” 海船,都表达了前途未卜的意思,写出了 “ 我 ” 对流浪生涯的忧惧不安。
B . “ 我 ” 有一个时期写给弟弟的信中,谈的总是些樱桃树玫瑰花之类的 “ 空话 ” ,这些话题看似亲切,实则回避了弟弟信中流露出的苦闷。
C .弟弟从上海前往西北的分别之夜,两人并无多言,但信中追忆那个夜如同幼年的夜,写出了 “ 我 ” 在漂泊多年后重拾与弟弟的亲密感情。
D .信件的结尾处,点出 “ 又快到 ‘ 九一八 ’ 了 ” ,照应了信件开头 “ 这十年中 ” 的说法,同时将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8 .这封信情真意切, “ 恍恍惚惚 ” 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9 .对于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 “ 我 ” 都放在周围年轻人的群体生活中来叙述,且有不同的感受。请对此加以分析。
A 8 . ① 感慨时光流逝之快,十年中和弟弟相处的时间短促; ② 对与弟弟相处的回忆感到真切而又模糊,恍如梦境; ③ 牵挂、担心、思念流浪在外的弟弟。
9 . ① 由个体到群体,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代青年的人生遭遇和心路历程。 ② 不同感受:在上海时, “ 我 ” 对流浪青年生活没有着落、前途未知的状态充满担忧;在山西时,看到年轻群体的革命生活充实、快乐而有朝气, “ 我 ” 深感欣慰,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解析】 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 . “‘ 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 ’…… 都 …… 写出了 ‘ 我 ’ 对流浪生涯的忧惧不安 ” 错误,原文为 “ 向着那白银似的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奔去 ” , “ 奔去 ” 有一种期待和追求梦想的情感在其中,这是作者写自己十年前离开家的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青年时代的萧红对前途的期望和对未来未知世界的美好憧憬。
故选 A 。
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到文中找到写 “ 恍恍惚惚 ” 情感状态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情节分析由来。
由 “ 世事恍恍惚惚地就过了 ”“ 记得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你相处的 ”“ 记得当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当我离开家的时候, …… 你恋着玩,对于我的出走,你连看我也不看 ” 可知, “ 我 ” 和弟弟相处时间短暂,而且 “ 我 ” 离开家的时候弟弟年纪还小,所以这 “ 恍恍惚惚 ” 是感慨时光流逝之快。
由 “ 现在想起就像连你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而你就去了 ”“ 而事隔六七年,你也就长大了,有时写信给我, …… 但我读了之后,竟看不见你,不是因为那信不是你写的,而是在那信里边你所说的话,都不像是你说的。比方说一生活在这边,前途是没有希望的 ”“ 我看了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鲜,但心里边都不表示什么同情,因为我总有一个印象,你晓得什么,你小孩子 ”“ 你的回信,说祖父的坟头上长了一棵小树。在这样的话里,我才体味到这信是弟弟写给我的 ” 可知,对与弟弟的相处感到真切而又模糊,对于弟弟表现出的成长状态, “ 我 ” 又感觉新奇,不相信弟弟已经长大,从当初那个不知离别是什么滋味的孩子成了一个有了自己的思想的青年。
由 “ 我送你到了台阶上,到了院里,你就走了。那时我心里不知道想什么,不知道愿意让你走,还是不愿意 ”“ 可弟,你从小就苍白,不健康,而今虽然长得很高了,精神是好的,体力仍旧是坏的。我很怕你走到别的地方去,支持不住,可是我又不能劝你回家,因为你的心里充满了诱惑,你的眼里充满了禁果 ” 可知, “ 我 ” 的内心对于弟弟的离开有不舍,有担心,但又不能阻止弟弟参军抗日,内心纠结矛盾,这种矛盾的背后是对弟弟的担忧、不舍和牵挂。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品味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找出这两处内容,结合 “ 我 ” 的心理感受以及弟弟和这些青年的生活状态进行分析。
如在上海时, “ 我看见了你的黑黑的人影,我的心里充满了慌乱 ” 点明了 “ 我 ” 的心理状态是 “ 慌乱 ” ;结合 “ 我想这些流浪的年轻人,都将流浪到哪里去 ” 可知, “ 我 ” 对这群青年未来的方向感到迷茫,由此可知,对于此时的流浪青年, “ 我 ” 的内心是充满担忧的。
如在山西时, “ 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 ” 点明了 “ 我 ” 的心理状态是 “ 开心 ” ;结合 “ 因为我看到不少和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 可知,这群年轻人快乐活泼,积极勇敢,他们拿起枪战斗,生活有目标, “ 我 ” 从他们身上看到我们这个民族的希望,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从整体来看,文章从弟弟写到青年,从上海的流浪青年写道山西抗战的青年,这是由个体到群体,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青年的人生遭际和心路历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 .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 .颈联中的 “ 低 ”“ 隔 ” ,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 .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15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A 15 . ① 《送》诗中王勃直抒胸臆,以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来宽慰朋友,排遣离愁,乐观豁达,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 ② 《白》诗中, “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 运用 “ 日近长安远 ” 的典故,以激励朋友去长安施展才华抱负、建功立业来排遣离愁。
【解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 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 错误,颔联 “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 的大意是互相了解哪里需要时间早?只要心意是一样的,便不需要在乎认识的早或晚。言外之意是两人认识时间不长,所以唐少府并非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故选 A 。
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与比较诗歌内容的能力。
古诗词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和情景交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颈联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的大意是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此句写出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尾联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大意为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襟。 “ 无为 ” 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愁的情怀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这两句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排遣离愁,乐观豁达,这是属于直抒胸臆;
《白下驿饯唐少府》中尾联 “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 的大意是走哪条路离开呢?长安就在太阳边上。此句是诗人想象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写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是长安,运用 “ 日近长安远 ” 的典故,以激励朋友去长安施展才华抱负、建功立业来排遣离愁。这是通过用典来抒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时,小镇上的人们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一律到照相馆留影。而且,小镇只有一家照相馆。照相而入 “ 馆 ” , ① ,这样的场所不大不小,半家常、半神秘,不单规模、形制上端庄含蓄,其幽暗也给人一种 ② 的高贵感,牵动人心,令人神往。自上中学后,我曾和多位好友去照合影,进了这个面积不大的地方,交费、开票、整理衣服,就要坐到照相的凳子上了,大家经常会发出这样的问话: 我脸洗得干净吗?眼睛亮吗?牙齿露出来好,还是不露出来好 ?我们男孩平时不大在意的问题,照相的时候会一下子冒出来。不过没关系,旁边总会有别的人提醒: 你脸上粘了个东西,你头发乱了,你牙上有韭菜 。那时,小镇上的孩子们不可能有什么照相的条件,只得依赖照相馆来存放我们的青春、温情、期待。照完相,我们会依然惦记着这件事,甚至兴奋得晚上睡不着, ③ 地想看到照片上的自己,等待在取相单上所标的 “ 某月某日下午三点 ” 或 “ 某月某日上午十点半 ” 那个时刻看到照片。在我的记忆中,取相片这件事从来没有出现过忘记或滞后的情况。照片即将从简陋的纸袋里抽出来的那一刻,我们经常心脏狂跳不止。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 “ 我 ” 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 “ 你 ” 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① 顺理成章 ② 难以言喻 ③ 迫不及待 18 .第一处三句话,表现了个体 “ 我 ” 在照相时对自我各方面形象的急切关注,只在第一句开头标出主语 “ 我 ” ,后两句连贯紧承,突出急切关注的心理,语势贯通,情感充沛; ② 第二处三句话,是在陈述旁边别的人给 “ 我 ” 的提示,七嘴八舌,突出了旁边的人对 “ 我 ” 的热情关心,连用三个 “ 你 ” 不但不繁琐,反而使表达更自然顺畅,更好地体现照相时大家互相提示、互相帮衬的热闹亲切的氛围。
【解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 ① 空,前面说 “ 小镇上的人们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一律到照相馆留影 ” ,而且 “ 小镇只有一家照相馆 ” ,那么照相而入 “ 馆 ” ,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一件事。能够表达这个意思的成语是 “ 顺理成章 ” ,意思是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结果。
第 ② 空,此处是对照相馆的感受,前面谈到了它的 “ 神秘 ” , “ 端庄含蓄 ” ,这里要求用一个词来形容 “ 幽暗 ” 造成的 “ 高贵感 ” ,这些感觉是很难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的,因此应用 “ 难以言喻 ” ,意思是指事物、心情找不到恰当的语句或词语形容、说明或表达出来。
第 ③ 空,这是写照完相之后等待取相的感受,前面有 “ 依然惦记着这件事,甚至兴奋得晚上睡不着 ” ,说明很兴奋,想要早点看到自己的照片,应用 “ 迫不及待 ” ,意思是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18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第一处 “ 我脸洗得干净吗?眼睛亮吗?牙齿露出来好,还是不露出来好? ” ,这是照相人唯恐自己照出来不好看,因此着急地询问同伴,想要自己的形象比较完美;一连串问题只用一个 “ 我 ” 字,后两句连贯紧承,能够突出这种急迫而又兴奋忐忑的心情,语势贯通,情感充沛;
而第二处 “ 你脸上粘了个东西,你头发乱了,你牙上有韭菜 ” ,这是是在陈述旁边别的人给 “ 我 ” 的提示,是朋友间的互相提醒,这些观察到的问题,如 “ 脸上粘了个东西 ”“ 头发乱了 ”“ 牙上有韭菜 ” 并非是一下子都看出来的,有可能间隔了一点时间;或者这些提醒并不是一个人发出的,因此连用三个 “ 你 ” ,七嘴八舌,突出了旁边的人对 “ 我 ” 的热情关心,这样写表现出大家一起去照相的紧张而又兴奋、热闹亲切、互相帮衬的情景。连用三个 “ 你 ” 不但不繁琐,反而使表达更自然顺畅。
本卷还有4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林秋雨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