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0山东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学业考试19288
2010山东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学业考试19288
初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题目:总想为你唱支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③不少于600字。

难度:
知识点:命题作文
使用次数:13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文章,回答下题。

塞外的春天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作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②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它们回来了,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可并不惊动,只是沙滩可以看见惊鸿,树上新飞来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

    ③“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宏哗咆哮的黄河流凌完了,平滑如镜,皮筏子、平底船都等着下河了。

    ④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绿翠芽。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遇的事。碰到阴天,也说不定还是飘几片白雪。杏花要到谷雨节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荚人。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真珠穗,泼辣是马兰苹,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如果您立在归绥城头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

    ⑤要想看看塞外的嬉春图,那么,黄昏的平沙落雁,清晨的乳鸠争巢,当然很有意思。不过最有情趣的还是艳阳天芳草地里看牧场。时间最好在太阳刚刚西斜的当儿,成百成千的牛羊驼马,都吃得饱欣欣地,胖油油地,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精神。您看吧,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特角;有的追,有的跑,有的抱,有的跳;有三角的趣剧,有四角的笑料,有勇武的正生,有滑稽的丑角。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这儿的爱情广场,没有金钱、地位、门第的问题,各自凭了先天的毛色,当下的健康,平常的人缘,一时的机智,决定成功跟失败,大体上看,是“天地皆春,百兽率舞”。

    ⑥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我参与过陕坝的“手栽杨柳三千树”,我抚摸过归绥的“春风十万散榆钱”。六七年来,却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向南,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阅天空,有去有还。我愿藉春风寄语,我想请海水传言,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绵;最好是青春结伴,最快是人在春先,我希望再踏草原,我希望飞度阴山,看天青日白,万家胜欢,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

①选自《深山书简》,有删节。作者栗容若,原籍河北行唐,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后移居台湾。

1.本文①-⑤段描绘了四幅塞外春天的图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兽嬉春图。这四幅画是按照_______顺序来描写的。

2.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

1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2)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

3.第⑥段中“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怕听嘎嘎的雁声。

4.仔细品文章最后一段划线部分,结合全文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5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答案示例:百鸟报春图  黄河开冻图  百花闹春图  时间

2.(1)参考答案:“轻浮”写出了柳絮轻盈飘逸的情状;“滥造”突出了榆钱数量之多

2)参考答案: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动物的活动描写得丰富多彩而富有情趣。

3.参考答案:因为“我”听到大雁嘎嘎的叫声,就会由大雁的“有去有还”,想到“我”却远离家乡,有去无还。(评分:大意对即可)

4.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希望尽快回到家乡,叶落归根的思想感情。(评分:大意对即可)

2.

阅读下文,回答15题。

蜜蜂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①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蜂蜜、蜂胶、蜂王浆……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

    ②假如蜜蜂消失,人们将告别大多数的粮食和蔬菜瓜果。此外,蜜蜂还为众多饲料植物授粉,没有它,肉类和牛奶也将变得稀有和昂贵;世界上植物类型变得单调,这会直接影响各种动物的生存……也就是说:如果在生态系统中丢失了一个环节,整个系统便会开始崩溃。

    ③令人不安的是,蜜蜂消失的事件正在发生。在美国,一些蜜蜂突然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有超过60%的蜜蜂消失。如今,蜜蜂消失现象又像瘟疫一样传到了德国、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欧洲国家。

    ④实际上,不仅仅是蜜蜂遭遇到了生存危机,没有天敌的北极霸主——北极熊也被列为了潮危动物。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生活的冰面缩小,食物来源变得稀缺,让北极熊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冬天,居然有饥肠辘辘的北极熊残忍地捕杀小熊来填饱肚子。

    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1000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100万倍。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

    ⑥一旦某种生物绝种,就永远消失,无法弥补;而每当我们失去一样物种,我们就失去一项对未来的选择。随着某种生物的灭绝,或许治疗艾滋病、或发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

    ⑦在地球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一次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物种的灭绝。目前,地球再一次走向物种灭绝的边缘,原因却是人类本身的行为: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上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彻底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联合国将2010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⑧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是没有“害虫”和“益虫”这类概念的,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使命”。例如,昆虫吃的往往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树,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因此,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

    ⑨作为人类的个体,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什么贡献呢?我们可以不再吃珍稀野生动物,少吃肉类多吃素食,节约用纸和燃气,少坐车多步行……其实,由于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太密切,只要我们能稍微压制一点点欲望,都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贡献。

1.文章说明了                                       的现状,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2.根据第①②段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3.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                                     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第⑧段中加点词语“特定的‘使命’”指的是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⑧段中“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中“或许”表猜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说明文语言也可以生动形象,例如第③段中“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像瘟疫一样”等就体现了这一点。

C.从文中可以看出,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蜜蜂,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的顺序进行说明。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1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物种正在加速灭绝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

2a授粉    b农作物    c饲料植物

3.列数字    作比较    准确说明了地球物种消失速度之快

4.参考答案: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所起的独特的作用(或维持生态平衡)

5D

3.

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各题。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kàng)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1)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静    kàng     

3)运用下面词语写几句语意连贯的话,并用上拟人修辞方法。

羁绊: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1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躁”改为“燥”

2tián  

3)略(评分:词语运用准确,修辞恰当,文从字顺)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别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困于心衡于虑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食之不能尽其材

3.翻译下面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选文首先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            的论点。

5.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3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B

2B

3.(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4.举例论证(摆事实)  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能够导致灭亡(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亦可)

5.参考答案:国内要有坚持法度和能辅佐的贤士,国外要有敌国外患(评分:大意对即可,答“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也可)

四、填空题 (共1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1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1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21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作文
1
4.76%
现代文阅读
3
14.28%
文言文阅读
1
4.76%
填空题
14
66.66%
选择题
2
9.52%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命题作文
1
4.76%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3
14.28%
人物传记类
1
4.76%
文言文翻译
1
4.76%
词语
1
4.76%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4.76%
国内文学作品
2
9.52%
作家作品
11
52.38%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饕餮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