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江苏苏教版初中语文升学考19489
2011江苏苏教版初中语文升学考19489
初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呵护中有温情,呵护中有智慧,呵护中有境界。我们在呵护中成长,成长的我们也将呵护传递……请以呵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难度:
知识点:命题作文
使用次数:17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那一扇门

周海亮

少年只有16岁。之前他干过许多糊涂和愚蠢的事情:他偷过郊区的苹果,偷过城市的盆花,偷过同学的铅笔和饼干,偷过邻居的茶杯和腊肉,还偷过大街上的自行车。他一次次被带进派出所又被一次次放出来。某一天,他猛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意识到自己错了,意识到自己应该悬崖勒马痛改前非了。

他后悔,他想改,可是他已经挽回不了自己的声誉和尊严,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朋友。他一出现总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目光。少年并不记恨他们,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少年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a)。

整整一个夏天,每天上午,少年都把自己关在家中,透过窗子看外面的树。他忍受不了寂寞,到下午时,他悄悄出去,在小区转一圈,吸两口清新空气,看两眼空中的飞鸟——他还是少年。人们一见着他,或扭过头去,或老远就避开。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少年不敢上前,不敢与他们对视——他失去了与任何人交流的勇气。他无奈,他自卑,似乎世界在他面前关起一扇门,又加上无数把锁。

他垂着头慢慢地走,脚尖轻踢着一粒石子。没有阳光,少年却感觉到后背灼热。忽然有人喊他,是一位坐在凉亭里的老人。老人朝他招手:喂,年轻人!”他抬头,一愣,不敢相信眼睛和耳朵。您是在喊我吗?”他指指自己。过来,年轻人!”老人说。他走过去,胆战心惊。他想逃离,可是却说服不了自己的脚步。老人叼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摸着口袋,问他:有火柴吗?”“没有。”“打火机呢?”“也没有。说完,他急急地低了头,试图离开。别急着走。老人再一次喊住他,去帮我取来打火机吧,我的家,你知道的。

他当然知道。老人与他同住一个单元,他住七楼,老人住一楼。我的腿脚不中用。老人笑呵呵地说,打火机放在茶几上,麻烦你帮我取来。少年心中划过一道闪电。可是那闪电转瞬即逝。钥匙呢?”他问。门没有锁。老人说,我从来不锁门的。住咱们这个小区,根本不必锁门。少年心中又是一道转瞬即逝的闪电。少年飞奔而去,途中流下眼泪。一缕阳光从云缝里钻了出来b)。

那扇看起来冷冰冰的防盗门果然没有上锁,他伸手轻轻一推,便开了。茶几上放着果盘,放着零钱,放着钥匙和打火机。少年抓起打火机,反身跑出屋子。

老人点着了烟,郑重地对少年表示感谢。然后,他对少年说:如果你有时间,如果你愿意,我们下一盘象棋,好吗?少年当然愿意。他坐下来,聚精会神地和老人下起了象棋。不久,少年便败下阵来,可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凉亭外,阳光灿烂……c

少年后来成为一名警察,老人的身体仍然很好,闲时,他们仍然会凑到一起下象棋。他多次跟老人谈起那件事情,他说那天你故意不锁门,那天,你口袋里,其实装着打火机。

老人只笑不语。问急了,老人就说:我忘记了,我真的忘记了。或许真如你说,那天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的;或许那几年里,我出门真的从不锁门;或许,那一天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一切不过是你的一个美好梦境。不过我认为,这一切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亲手推开了那扇门,而不是别人……

(摘自2009310《青年博览》)

1.文中划波浪线的abc三句写阳光变化,其实是在暗示少年心理变化,请你选用4个字的词语分别概述少年当时的心理状态。

阳光

a

b

c

心理

              

               

               

2.从内容上看,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3.题目中的,可以理解成哪些门?联系全文,分别简要说明。

4.探究: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少年,有人认为是老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内容说说理由。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6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a、孤独苦闷(绝望自卑);b、萌生希望(看到希望);c、重拾信心(重启心门)

2.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对少年的提防和厌恶;用邻居对少年的态度反衬老人对少年的信任和帮助。

3.实指的

少年的家门:少年把自己关在家里的门;

老人的家门:老人有意为少年未锁的那扇门。

虚指的门:

少年的心门:少年因为自卑,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敢与别人交往;或者:少年在老人的引导激励下,终于重启心门,恢复了生活的信心。

人们的信任之门:别人厌恶他、防范他,不再信任他,对他关起一扇门。或者:老人主动接近他,与他交往,巧妙为他打开的一扇信任之门、自信之门。

4.(1)主人公是少年。小说以少年的心理历程为线索,叙写了他痛改前非,最终走上正途的故事,表达了只要有改过自新的决心,勇敢地推开那扇门,就能走向光明的主题,所以主人公是少年

2)主人公是老人。因为在别人远离、防范少年时,老人却主动接近他并给他信任;老人用智慧保护了少年的尊严,巧妙地重塑少年的自信。老人对少年的教育体现了他的智慧,所以老人是主人公。

3少年老人都是主人公。没有少年的改过自新,没有老人的巧妙引导,就没有这个故事,那扇门是老人和少年合力打开的。所以,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他俩。

2.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生命的品格

国风

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无法将生命延长到我们理想的程度,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提高这有限的生命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

要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寸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孔夫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学习上,多读一本书,多学一点东西,多了解一点世界;花在工作上,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真正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支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我们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人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吃饭时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却看不到农民在烈日的暴晒下古铜色的脸膛;我们用精美的铅笔,学习写字,却不知道制造一根铅笔从伐木到油漆包装直至送到文具店,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哪怕只是一句问候,一个微笑。要懂得尊重别人,感受别人,体恤别人。

要有悲悯的情怀。人生在世,要心存感激,有一颗感恩的心。小时候,我们离不开父母的养育;长大了,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我们吃着别人生产的粮食,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子;生病了,还要别人照顾。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敬重别人、包容别人,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把关怀别人、救助别人当做自己的天职,变成自己的天性。

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人世间许多重要的事情,只有通过忍受磨难才能有所感悟,这样,人才能有所作为。有时候,通过忍受磨难,才能表达真理和爱,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锻炼成无所不克的意志,才能不断增长道德勇气,以至于可以无畏地直面死亡。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人世间,我们都是匆匆行者,沿途的风景再好,也不可贪恋;路上的客店再舒适,也不能久留。人赤条条来到世间,又赤条条离开世间,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囚徒,是富豪还是乞丐,概莫能外。这是造物主给人的定数,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所以,要有一个明白的头脑,把人生想透彻,只有进入无我之境,才能超然物欲之外,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自始至终干干净净地做人,走完人生的旅程,这就是生命的品格。

(选自2008915《文汇报》,有删改)

1.通读全文,参看下表,简要概括第段的中心意思。(不超过15个字)

段落

概括内容

                              

要懂得珍惜。

要有悲悯的情怀。

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要有所求)。

要超然物外,干干净净地做人(要无所求)。

2.第段画线句子是用什么方法阐明道理的?结合内容说说这样阐明道理有什么好处?

3.从下面备选的名著中任选一部,从中概括出一个相关的事例,仿照示例为第段补写一个论据。

示例:《老人与海》——桑迪阿果为了带回自己捕获的一条大鱼,与鲨鱼、与自然、与自己的心灵搏斗,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为他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西游记》

4.都是论生命的品格,第段谈的是生命过程中要有所求,第段说的是生命过程中要无所求,你认为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2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要提高有限的生命的质量或者要使有限的人生更有意义

2.通过比喻(或比喻论证)来论说道理。这样可以更通俗形象地阐明人生短暂,不应贪图物质享受的道理。

3.示例: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历尽战争的艰险,饱受病痛的折磨,凭借顽强的意志在病榻上写作,终有建树,他成立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2)《鲁宾孙漂流记》——鲁宾逊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活多年,他战胜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种种困难与艰险,他那顽强的意志永远激励着千千万万的读者。

3)《西游记》——唐僧师徒一路斩妖除魔,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这就启示我们没有坚强的意志,不经历磨练,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4.不矛盾。有求无求都是生命品格所需要的:第段论说人生要具有克难求进的意志和勇气,要尽责任就是有所求;第段论说要进入无我之境,超然物外,对物质名利的无求,实质是精神境界更高的追求。所以,两者是不矛盾的。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战国策·燕策》)

【注】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涓人:宫中洒扫的人。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王之甚矣     

2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    

3)买其首五百金,以报君    

4)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古之君人有千金求千里马者          有好事者船载

B.涓人言君曰                        余将告莅事者

C.买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真无马邪

D.隗见事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起来;

乙文告诉我们: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8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1)蔽:蒙蔽、受蒙蔽、被蒙蔽

2)刺:指责

3)反:同,返回

4)期年:满一年

2B A:介词,用/相当于,表顺承;B.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或者C:代词,它的/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D:尚且/将近。

3.(1)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2)燕昭王为郭隗建造宫舍并且拜他为老师。

3)(村中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4.礼贤下士,才能广招人才,国家才能强大。

四、填空题 (共1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      时的景物。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拟人、    

表达效果:                               

难度:
知识点:词
使用次数:14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早春(或初春),暮春(或晚春”“季春

2)修辞手法:夸张。表达效果: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满生机等;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

本卷还有1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2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22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作文
1
4.54%
现代文阅读
2
9.09%
文言文阅读
1
4.54%
填空题
12
54.54%
选择题
6
27.27%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命题作文
1
4.54%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2
9.09%
人物传记类
1
4.54%
1
4.54%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2
9.09%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1
4.54%
作家作品
9
40.90%
字形
1
4.54%
病句辨析
1
4.54%
成语(熟语)
1
4.54%
标点符号
1
4.54%
字音
1
4.54%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卢熙俊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