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七年级上学期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期中考试19654
2011七年级上学期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期中考试19654
初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请以“我在__________中得到快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从“阅读”“倾听”“活动”“帮助别人”等几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写到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可以记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阐述自己的感悟,还可以表达自己的认识。③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难度:
知识点:命题作文
使用次数:18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完成1-3题。

[甲文】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文]

戴震难师

段玉裁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注释】①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  ②是年:指戴震十岁这年,即1733年。  ③就傅:跟随老师  ④何以:凭什么  ⑤非常:不寻常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余年幼,出神  方:

    2数千言不肯休  日:

    3)项为之    强:

    4)师无以    应: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用法。

    1)舌一吐而二虫尽所吞    为:

    2)此何以知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为:

    3一癞虾蟆    盖:

    4聪明蕴蓄者久矣    盖: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4.【甲】文,作者幼年“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乙】文,戴震之所以能够“难师”的原因又是什么?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9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1)正  2)每天(或:每日)  3)通“僵”,僵硬的意思。  4)回答(或:答应)

2.(1)介词,被。  2)动词,是。  3)连词,相当于“原来是”。  4)副词,大概。(学生解释对了即可,不答词性暂不扣分)

3.(1)心里这样想,那么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真变成鹤了。

2)既然这样,那么朱文公(朱熹)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

4.将夏蚊看成白鹤  草丛拟作树林  热爱学习,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或:勤学好问)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完成1-5题。

寻春

韩少华

    ①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③“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④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⑤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④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⑦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竞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竞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⑨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11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12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镪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选自《阅读与鉴赏》2004  05期)

1.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

2.第⑦段“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中的“飞”字用得好,为什么?

3.第12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4.朱自清《春》的结尾是“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就表达而言,这样的结尾与本文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题“寻春”的理解。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7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表达急切的心情,希望在隔冬的衰草中看到一两株小草冲破早春严寒阻隔,傲视朔风余威,破土而出,为大地带来早春的气息。

2.采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春天来得迅速、来得轻快的特点;表现了春天突然来临给“我”带来惊喜和欢愉。

3.指人生的理想、目标,心中的希望等(意对即可)。

4.要点:可从综合表达方式、语言运用、修辞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比较,也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进行比较,言之成理即可。

5.要点:“寻春”蕴含两层意思:(1)寻自然之春(2)寻内心世界之“春”。(言之成理即可)

2.

阅读,完成1-4题。

破茧成蝶

单士兵

    ①乡居年代,我曾在蚕房里住过两年。我洞悉蚕在其生命轮回过程中每一个隐秘的细节。由黑珍珠一般的子儿,到肉嘟嘟的蚕儿,到沉睡茧中的蛹,最后羽化成蛾,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

    ②观察这样的过程是需要耐心的。不过,我愿意等,我始终认为,这样的等本身就是诗意的。当可爱的蚕儿吸取了充足的甘露润泽之后,便用生命的丝线织茧而栖,沉沉而睡。生命被无尽期的黑暗覆盖,沉埋于寂静之中。其实,它是在做一个坚实的梦,蕴蓄着一次生命的复活。

    ④终于,它咬破自己织制的茧子,出来了,由蛹化蛾,完成了生命本质的飞跃,给我惊喜的震颤。请原谅我的固执,让我称它为蝶。因为它让我想到化蝶的传说。我想,这个细小的生命,它短暂的沉睡,类似于一次死亡。而当它痛苦地咬破自己织制的茧,羽化成蝶,就完成了生命的复活。这个小精灵,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是那么专注于自己的生命,用重生来拒绝死亡,穿越了生死的界限,让生命得以绚烂。透过它的生命过程,从某种性质上说,它接近于神话中涅磐的凤凰

    ④我感动于破茧成蝶带来的美学意蕴。很多时候,我看着它振动透明的薄翼,时而以舞者的姿态翩飞于屋檐下,时而款款行走于墙壁之上。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越虚与实的空间。我在想,当初它的沉睡,就是在做着一个蝶梦,一个死与生相连的梦。这个梦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思。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蚕儿,经常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对于我们个体生命而言,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如果我们能用心去咬破自己构筑的外壳,尽管这一过程会很痛苦,但于生命的重生,它又实在是一种必须。

    ⑥所以破茧成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能够破茧成蝶,就会重获生命的欢愉和快慰。

    []①羽化:昆虫由蛹变为成虫。②化蝶的传说: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粱祝为爱殉情,双双化蝶。③涅磐(niè pán):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在文中指通过死亡获得新生。

1.阅读第①②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说等待蚕破茧成蝶的过程“本身就是诗意的”?(结合文中相关语句回答)

2.请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3.请联系生活,谈淡第⑤段“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这句话中所说的心灵之“茧”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认为该如何冲破心灵之“茧”?

4.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话来表达你对“破茧成蝶”的理解。(不能引用原文)

       示例:破茧成蝶——不固执于自满自足的空间,才会有自由生命的飞翔。

       你的精彩:破茧成蝶——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1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因为在等待中,我感受到蚕破茧成蝶的过程是蕴蓄着一次生命复活的坚实的梦。

2.由上文蚕破茧化蝶过渡到对人生的思考

3.指人生道路上的障碍,如低微的出身、平庸的相貌、痛苦的遭遇等,用自尊、自信、毅力、勇气、智慧去扫除人生道路上的障碍(意对即可)

4.提示:能清楚表述“破茧成蝶”的含义给分,表述不清酌情扣分,引用原文不给分;

   示例:一旦走出束缚,世界广阔无限//千年的黑暗,孕育了瞬间的光明

四、填空题 (共9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完成1-2题。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注释]:项羽在秦末举兵反秦,在推翻暴秦的统治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但在秦亡以后刘邦为了统治全国,与项羽之间展开了残酷的战争。作这首诗时,项羽被包围在垓下,粮尽援绝,他自知败局己定,作诗之后,自刎于乌江。雅:乌骓马  虞:虞姬

1.这首诗是楚霸王项羽的绝命之词,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矛盾心情?

2.你知道反映当时历史事件的一个成语吗?请写出来。

难度:
知识点:词
使用次数:14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

2.四面楚歌

本卷还有1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5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5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作文
1
6.66%
文言文阅读
1
6.66%
现代文阅读
2
13.33%
填空题
9
60.0%
选择题
2
13.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命题作文
1
6.66%
人物传记类
1
6.66%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2
13.33%
2
13.33%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6.66%
作家作品
6
40.0%
修辞格
1
6.66%
词语
1
6.66%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