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八年级下学期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期末考试19848
2011八年级下学期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期末考试19848
初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作文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请以(风景、感动、和谐、竞争……)                 无处不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存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1—5分的加分。

难度:
知识点:命题作文
使用次数:17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文章《千载醉翁亭》,回答文后的问题。

千载醉翁亭

    ①滁州琅琊山,山青水碧,蔚然深秀。山上醉翁亭,任千载岁月的侵蚀磨砺,依然不减其无穷魅力。谁会想到,这样一座小小的亭阁,千载而下,与欧阳修以及他震撼千古的《醉翁亭记》相合为一,成为屹立于后人心中的一座永恒的文化雕塑。

    ②欧阳修出身寒门,幼年丧父,秉承母教,发愤苦读。他砺砺风节,上师唐代韩愈,下扫西昆颓风,终成一代文坛盟主。进士及第后,他曾官居翰林学士、枢密副史、参知政事等要职。在庆历政坛上,他的正直谠言,世所瞩目。遇事敢言,不知圆融变通,必定为世俗所不容,这便注定了他宦海浮沉,坎坷一生。欧阳修的一生中,遭遇过很多次的不幸贬谪。庆历元年,四十岁的欧阳修贬守滁州,这次贬官,表面上受甥女张氏之狱的牵连,实际上是由于他立朝刚直,正言劝谏,不能见容于仁宗;又因推行庆历新政,得罪了当朝的保守派,

    ③不幸,每个人都会遇到,我们无从掌握。真正的修养、品格是要在苦难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拉开时间的帷幕,我们看到多少士子沉沦下僚时像蓬草一样转徙漂泊的身影。嚼嚼的马蹄声,辚鳞的车轮声,呀呀的船棹声,千山万水刻印下他们疲惫的足迹,沉重的诗行。贬谪是人生的一部大书,它给人以磨难痛苦,也锤炼着人的精神风骨,在沉沉的压抑之中,也许是一种毁灭,也许是一种升华。

    ④来到滁州的欧阳修,尽管远离了高官厚禄、车水马龙、皇城大气,但天地之大,总有一块小小的可以安放和舒展心灵的所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片远离了王气的天地。是何等的优美,何等的惬意。滁州的欧阳修是快乐的,在这山色空蒙、云轻林秀的景色里,他舒展着自己的身心;在深得民心的施政中,他享受着百姓拥戴的快乐。政治上的风雨。怎能压抑旷达的情怀: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他用诗文和行动诠释着迁谪后的处世之方:不以迁谪之情萦怀,不作戚戚之文。不能说遭贬之人内心没有苦闷。但戚戚嗟怨借酒消愁是一回事,放达自适又是一回事。才高学富、胸有万卷的欧阳修在恬然物外、宠辱皆忘中展现泱泱君子的坦荡襟怀:春云淡淡日辉辉,苹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天上浮云这么美丽,地上青草这么美丽,如果在春游赏花中碰到一个坐着小竹轿、喝得微醺微醉、插着满头野花的老者,那就是当地太守一一庐陵欧阳修了。

    ⑤人不能支配自己的命运,但能支配自己对待命运的态度。同样的际遇,不同的精神状态,生活的意义就会完全不同。生命之中有可赏悦的一面,欧阳修透过悲慨看到了可赏悦的一面,这就是欧阳修的修养,欧阳修的品格。

1、第①段中,作者说醉翁亭千载而下,与欧阳修以及他震撼千古的《醉翁亭记》相合为一,成为屹立于后人心中的一座永恒的文化雕塑,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相合为一具体指的是什么?

    2)如何理解醉翁亭是一座永恒的文化雕塑”?

2、文章以千载醉翁亭为题,而作者却花了不少笔墨来写欧阳修的人生际遇和处世精神,这样写是否喧宾夺主?说说你的看法。

3、欧阳修贬谪滁州的实质原因是什么?他是如何看待被贬谪滁州的?

4、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欧阳修怎样的性格特征?

5、文章最后一段说:人不能支配自己的命运,但能支配自己对待命运的态度。请结合欧阳修贬谪滁州的例子,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7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1)指醉翁亭山青水碧、蔚然深秀的自然物境和欧阳修恬然物外、宠辱皆忘的处世心境融为一体。

 2)这里说的是醉翁亭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指醉翁亭蔚然深秀的优美环境、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以及千古美文《醉翁亭记》,更指欧阳修为后人所仰慕的对待生活、对待命运的旷达胸襟和人生修养。

2、不是。本文的重点不是写醉翁亭,而是借醉翁亭来寄寓欧阳修的人生际遇和处世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抒发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启发读者要有积极支配自己命运的心态。

3.实质原因:他立朝刚直,正言劝谏,不能见容于仁宗;又因推行庆历新政,得罪了当朝的保守派。对贬谪滁州这件事,他不以迁谪之情萦怀,在恬然物外、宠辱皆忘中展现泱泱君子的坦荡襟怀,寻找生命中有可赏悦的一面。

4.虽仕途坎坷,但能旷达愉悦,以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娱情山水中支配自己的命运。

5.欧阳修虽被贬谪滁州,但他仍以积极乐观、宠辱皆忘的心态,寻找生命中有可赏悦的一面,坦荡地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给我们的启示: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失败,我们不能逃避,也不应该逃避,而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支配自己的命运,像欧阳修那样:寻找其中积极或能解脱的一面。

2.

阅读文章《爱从来不卑微》,回答文后的问题。

爱从来不卑微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命题所困扰。关于人生终极,关于真情的困惑。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革命老区失学的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路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相片上的那些孩子们坐在用木棍撑着墙壁的教室里,哀哀的目光在秋风中抖瑟着。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的老头的到来。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们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这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者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我们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他正佝偻着身子很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们面前走过,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前站定,眯着眼很仔细地瞧着照片,很久才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几件衣服当做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叠少得让人脸红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一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使命似地微昂着头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到的,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1、①文章题目爱从来不卑微含义是什么?

       ②文中说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消瘦指什么?

2、老人驻足看照片时。为什么会不禁哑然失笑”?

3、把第五段中画线的我笑笑,低头清理那叠少得让人脸红的捐款一句改成我笑笑,低头清理那叠为数不多的捐款好不好?谈谈你的看法。

4老人弓腰拾到的,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你认为,我们丢弃的还有什么?

5、如果你是文中的,当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时,你最想对老人说什么?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9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答案:①爱心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身份卑微的拾垃圾的老人献出的一份爱心同样是非常可贵的。

2、答案:觉得老人的举动可笑,心想自顾不暇的他还会为失学儿童捐款吗。

3、答案:不好,少得让人脸红写出了同学们的冷漠,与拾垃圾的老人的举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4、答案:我们丢弃的还有真诚、良知和爱心。

5、答案:主要表达我对老人的敬仰之情,想像合理,语句通顺即可。

3.

阅读文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节选),回答文后的问题。

    ①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

    ②《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夏季走入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像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映入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③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万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斯文·赫定在20世纪30年代进罗布泊时还乘小舟。他坐着船饶有兴趣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回国后,斯文·赫定在他那部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写道: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④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⑤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⑥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卞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1925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解放后的1952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筑轮台大坝,又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胡杨枝重吐绿叶,原来废弃的耕地长出了青草,这里变成了牧场。

    ⑦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⑧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 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5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1.读完选文,你认为罗布泊为什么消逝。

    2.文章大最引用《汉书·西域传》和《亚洲腹地探险8年》中对罗布泊的描绘的语句,有何目的?请说说你的理解。

    3.文段中多处引用了具体的数据,请举例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4.近来,全球频繁出现异常气候,结合所选文段,谈谈你的感想?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5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2.①引用使文章真实可信②描绘的语句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③形象地再现了罗布泊过去的美丽与下文今日罗布泊的荒凉现象形成鲜明对比。

3、例如: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作用:具体详尽的数据让人感到确凿、有说服力,也令人震撼。

4、异常气候的出现,与人类的不注重环保有很大关系,结合本文给我们的教训,我们以后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2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溥幼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读书之斋日:七录

    1.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

①弗之

箧曳屣:

③后读书之斋日:   

④溥幼学: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                                                  

     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译:                                                  

3.比较[][]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

       答:                                                                

4.读了[][]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答: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2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答案:①懈怠,放松;②背;③命名;④爱好。

2、答案:①抄录完毕后,跑着把书送回去,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像这样六七次才停止。

3、④学习勤奋,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

   ②不畏艰辛,克服困难,即使手足皲裂,仍不辍学习。

4、能围绕勤奋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中的一点谈感触即可。

四、填空题 (共8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3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3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作文
1
7.69%
现代文阅读
3
23.07%
文言文阅读
1
7.69%
填空题
8
61.5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命题作文
1
7.69%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3
23.07%
人物传记类
1
7.69%
1
7.69%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1
7.69%
国内文学作品
1
7.69%
作家作品
4
30.76%
字形
1
7.6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孙明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