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当凌绝顶, 。(《望岳》)
2.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
3. ,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
4. ,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
5.故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则吾斯役之不幸, 。(《捕蛇者说》)
1.一览众山小 2.潭影空人心 3.水光潋滟晴方好
4.孤村落日残霞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6.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7—8题(4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7.用自己的话说说“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分)
答:
8.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述说“海棠依旧”的是“卷帘人”。
B.“绿肥红瘦”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
D.诗歌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7.(2分)写出了雨点稀疏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 (“风”“雨”情态各1分)
8. (2分)B
阅读下列介绍世博场馆的文字,完成第16—21题(29分)
意大利国家馆
上海的弄堂游戏中,有一种“游戏棒”,它们被随意撒出,会形成不同的组合。意大利设计师从这个游戏中受到启发,用20个可任意组合的功能模块组合出了意大利国家馆。
20个功能模块代表了意大利20个大区,形状就像游戏棒一样可以随意变幻。从外观看,整个意大利国家馆如同马赛克拼图,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融合。原本在意大利传统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元素,在馆内被重新展示,唤起了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关注。
意大利馆不仅在设计上新颖别致,它还采用了一种最新发明的建筑材料——透明混凝土。这种加入了玻璃质地的混凝土材料可以形成不同透明度的渐变,还能随时感知建筑内外部的温度,清晰显示展馆内部的湿度等。展馆内部类似“刀锋”的设计除了能制造出幻化的光影效果外,还能向展馆内输送自然风,将意大利国家馆打造成了一个理想之城。
西班牙国家馆
西班牙馆是一座复古而创新的巨大的“藤条篮子”建筑。外墙由能天然降解的藤条板覆盖,通过钢结构支架来完成,线条呈流线型。阳光将透过藤条的缝隙,洒在展馆的内部。这8524个藤条板不同质地颜色各异,面积达到12000平方米,运用书法艺术组成一个个古老的中国文字,外墙呈现出一首中国诗歌,给中国观众留下隽永的印象。
上海世博会西班牙总代表哈维尔·贡德表示:西班牙馆是一座有艺术性、有吸引力的建筑,建筑材料是最环保、最传统的,建筑手段却是最先进、最先锋的。藤条这一古老的建筑材料无论在西班牙还是中国都有悠久的历史,藤条材料的广泛应用如同连接昨天和今天的桥梁。西班牙希望通过这座完美的建筑展示人类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吸纳传统文化的创意。
英国国家馆
英国馆是个外型简洁、创意无限的“会发光的盒子”。整个建筑最大的亮点,就是向各个方向伸展的大量触须。这些内含植物种子,顶端带有细小彩色光源的触须覆盖在建筑外部,随着自然风的轻轻吹拂,可以在展馆表面形成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组成各种图案。通过信息和图像的传送,参观者们甚至可以在展馆的表面看到展馆内部的各项活动。种植在英国馆旁的两株大银杏树,在象征生命力和耐力的同时,也突现了英国馆的参展主题:“让自然走进城市”。
德国国家馆
德国国家馆四面呈开放状,其建筑设计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又像是在邀人同游。参观者在穿越了充满典型德国都市画面的“动感隧道”展厅后,眼前出现的是“水下世界”。这一展厅以改建汉堡港区为例,介绍了在保留旧有建筑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建筑元素理念的实践,赋予了城市一种崭新的风貌和生活质量。
德国馆最大的亮点是一个名为“动力之源”的展厅。在那里,参观者们可以与展厅内的巨大金属球进行互动,金属球内装有感应装置,它会对人群的动作及其呼声做出回应:“动力之源”的参观者行动越是踊跃,金属球摆动的速度和幅度就越大。人心齐,泰山移。此时,参观者共同体验着齐心协力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它提醒着人们,这个巨大的金属球就是一个城市,创造都市活力要靠每个人的努力。
16.阅读《意大利国家馆》,不属于透明混凝土特征的一项是(3分)
A.形成不同透明度的渐变。
B.感知建筑内外部的温度。
C.清晰显示展馆内的湿度。
D.制造出幻化的光影效果。
17.阅读《西班牙国家馆》,画线部分运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8.西班牙馆“建筑材料是最环保、最传统的”表现为 ① ;“建筑手段却是最先进、最先锋的” 体现在 ② (6分)
19.阅读《英国国家馆》,覆盖在建筑外部的大量“触须”的作用是 (3分)
20.选文介绍的展馆在富有创意地呼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题时,也强调了各自最关注的焦点:意大利馆是 ① ;西班牙馆是 ② ;英国馆则突出了城市建设中人对自然的关注。(6分)
21.在“三言两语话世博”主题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德国国家馆。请从选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80字左右)(8分)
16.(3分)D
17.(3分)画线句列举了8524、12000等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西班牙馆是一座(复古而创新的)巨大的“藤条篮子”建筑
18.(6分。各3)覆盖外墙的是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能天然降解的藤条板 藤条板通过钢结构支架来完成,线条呈流线型,展示了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吸纳传统文化的创意(意思对即可)
19.(3分)可以在展馆表面形成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组成各种图案
20.(6分。各3分)(意大利馆)侧重体现了(城市建设中)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融合;(答“唤起了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关注”也可) (西班牙馆)强调了现代城市发展中对传统文化的吸纳和包容(言之有理即可)(答“强调了现代城市发展中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得1分)
21.(8分)略(示例:德国馆有动感隧道、水下世界、动力之源等展厅(2分)。“动力之源”展厅内一个装有感应装置的巨大金属球能随人们动作、呼声而变化摆动的速度和幅度(2分),提醒大家一起来创造都市活力(2分)。(整体表述语言通顺流畅。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醉翁亭记(节选)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9.选文作者是 朝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第②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③段表现出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呈现被贬后思想极度消沉的状态。
9.(2分)宋 欧阳修
10.(3分。各1分)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1.(3分)D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板桥曾任范县令,案无留牍,爱民如子。迁①潍县,值岁荒,人相食。板桥开仓赈济,或阻之,板桥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②,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迁:指调动官职。 ②谴:责问、责备。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我任之 ( ) (2)去任之日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14.联系上下文,“或阻之”的理由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5.文中的郑板桥是一个 的人。(3分)
12.(4分。各2分)(1)承受、承担 (2)离开
13.(3分)(郑板桥)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14.(2分。各1分)没有申报上级,自己决定开仓放粮,\会被追究责任
15.(3分。仅写出其中一点得1分)爱民敬业(或关心百姓疾苦;或爱民如子)、敢于负责
本卷还有2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田金峰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