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气蒸云梦泽,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出师一表真名世, 。 (陆游《书愤》)
3.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4.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 所以动心忍性,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 复行数十步, 。 (陶渊明《桃花源记》)
1.波撼岳阳城 2.千载谁堪伯仲间 3.无边落木萧萧下
4.赢得生前身后名 5.曾益其所不能 6.豁然开朗
阅读下列宋词,完成7—8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天狼”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对本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作者围绕“狂”字,通过描写密州出猎的壮观场面以表现自己高超的射雕技术。
B. 本词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作者在密州为官时和百姓们的和谐关系。
C. 词中,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信任并委以重任的心情。
D. 本词词风豪放,抒发了作者愿献身国家、立功边疆的满腔豪情。
7.(2分)指西夏(西北方的敌人、敌人)
8.(2分)A
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9. 课文选自根据鲁史而写的《 》,“齐师伐我”中的“我”指春秋时期的 国。(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3分)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11.下列不属于从节选文字中获取的信息的一项是 。(3分)
A. 鲁庄公对神灵很虔诚,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
B. 肉食者鄙视下层百姓,阻挠百姓参与谋划国家大事。
C. 鲁庄公能把养生的东西分给他人,可见他能做到礼贤下士。
D. 能否“取信于民”是战争胜败的关键。
9.(2分)左传 鲁国
10.(3分)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可以凭借它打一仗。
11.(3分)B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③手版④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分宁:地名。 ②主簿:官名。 ③委:抛弃,扔弃。 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 有狱久不决 狱( ) (2)囚得免 得(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
14.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3分)
15.联系全文,对“王逵最终所明白的道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周敦颐善于断案,才智在自己之上。
B. 周敦颐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自己拗不过他。
C. 做事不能一意孤行,要根据实情来断案。
D. 为人不能太残酷凶悍,要善意待人。
12.(2+2分)(1)案件 (2)得到、获得、得以
13.(2分)有个囚犯按法律不应该死,王逵想要严厉地惩办他。(关键字:法、深)
14.(3分)王逵对囚犯的量刑不公正,还不听取周敦颐的意见。
15.(3分)C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20分)
雕塑艺术与校园文化
①雕塑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艺术品之一,其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时代的标志,它可以集中反映出某个地区或时代的精神面貌或历史背景。雕塑的价值在于审美,一件雕塑作品的价值取决于是否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②校园雕塑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装饰、丰富和美化校园环境空间,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是一个时代文化状态的集中体现。校园中的许多雕塑,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雕塑是校园物质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集中反映。设计成功的校园雕塑,有很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去注意的。
③首先,一件雕塑作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件雕塑作品与它所属环境的融合程度。如果一件雕塑作品与所属环境格格不入,那它必然是失败的。就学校来说,校园雕塑大多是一些学生熟悉的科学家、学者等,这正与学校的学习氛围是一致的。
④其次,雕塑要有艺术语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件好的雕塑作品与其所在的环境背景融合之后,本身蕴含着一个故事。如清华大学校园内著名的景点“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着田田的叶子,荷塘边立矗着许多嶙峋的怪石和高高低低的树木,而朱自清先生的塑像就掩映在树影之下,让每一个到这里来的人都能身历其境般地感受到《荷塘月色》中所描写的一切,更深切地体验到朱自清先生当时的心境。可见,每一件雕塑作品与其所选位置是相互切合的,不同的角落应有不同的故事。
⑤第三,就一所学校而言,校园的每一处物质文化景观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并体现着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取向。校园雕塑是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一种表现类型,积淀着历史、文化和传统,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念。因此,校园内所有雕塑的布局应该是浑然一体的,这样,身处校园中才能通过富含艺术语言的各种雕塑体会到校园文化的整体合一。
⑥通过对雕塑这一文化载体的理解和审美过程,可以让身处校园中的每一个人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及对真善美的感悟,增强校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可以使师生们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得到放松和休息,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校园雕塑这一校园文化的缩影,以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需要我们身处校园中的每一个人用心去解读和体会。
16.从全文来看, 成功的校园雕塑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9分)
(1)
(2)
(3)
17.第④段主要运用了 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
18.下列对于“校园雕塑的功能”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校园雕塑能装饰、丰富和美化校园环境,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
B. 校园雕塑可以集中反映出某个地区或时代的精神面貌或历史背景。
C. 校园雕塑能反映一所学校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念。
D. 校园雕塑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及对真善美的感悟,增强校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 |
19.城市雕塑和校园雕塑在设计的理念上有许多相通
之处。右图是位于上海繁华的淮海中路的著名雕
塑“打电话的少女”。
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她符合文中的哪一点设计
理念,并作简要阐述。(4分)
16.(9分)(1)校园雕塑作品要与它所处的环境相融合。
(2)雕塑要有艺术语言,雕塑的内容与形式要统一。
(3)校园内所有雕塑的布局应浑然一体。
17.(2+2分)举例子 具体地说明了一件好的雕塑作品,应该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18.(3分)B
19.(4分)略(要点:与整体坏境的融合2分;简要阐述2分)
本卷还有2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liuyun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