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2上海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真题25361
2012上海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真题25361
初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2-03-29
题号
评分
一、名句默写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默写(18

1.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2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3.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

4.土地平旷,                           。(《桃花源记》)

5                        ,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6.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

难度:
知识点:诗
使用次数:18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淡妆浓抹总相宜  2.日暮乡关何处是  3.千载谁堪伯仲间  4.屋舍俨然  5.出淤泥而不染  6.隳突乎南北(每空3分)

二、填空题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玉壶”在词中比喻的是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片描写了元旦之夜的盛况。

     B.“更吹落,星如雨”写了满天的星星被风吹落,像雨一般纷纷洒下。

     C.“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表达了词人对满城观灯仕女的爱慕之情。

     D.词人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抒发了自甘淡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难度:
知识点:词
使用次数:13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7.明月(2分)

8D(2)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本文作者是     朝的文学家、哲学家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

A.文章首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仙”、“龙”比喻陋室的“室主”。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了交往宾客的身份,以此表明作者孤傲的心情。

C.从文中看,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

D.作者把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表达了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难度:
知识点:散文类
使用次数:12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9.唐  刘禹锡(1+1分)

10.没有(嘈杂的)管弦乐声扰乱耳朵,(也)没有(繁杂的)官府公文使我身心劳累。(3)

11B(3)

2.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巨商蓄鹦鹉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注释】①拳:饲养  ②系狱:囚禁在狱中。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遂之曰(                         2)汝却旧巢(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3分)

一旦段生事系狱,半年方得释。

                                                                                      

14.从文中看鹦鹉甚“慧”的“慧”表现在:(1                          2         

                   (3)能及时想主人倾诉自己的不幸。(2分) 

15.读了本故事,你得到的启示是                                                      

                         。(3分)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3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2(1)答应(2分)  (2)返回(2分)

13.有一天,段生因为一些事情被捕入狱,半年才获得释放。(3分)

14(1)能诵读诗文(1分)  (2)能向客人问好(1分)

15.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3分)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

读书的境界

①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把书视为自己生命的全部,好书悔人不倦这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读书是要有境界的。

②一个目不识丁的幼儿,会翻来覆去的看着他喜欢的一本连环画而不知疲倦,这是他的读书境界;一个学生,会在强烈的求知欲下泡在书店里流连忘返,这是他能达到的读书境界;而一位老人,会在冬日温煦阳光的照耀下,坐在椅子上静静的阅读有如他一生记录的书籍,他会因此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满足,这是他生命之端的一种读书境界。故有人云:“少年读书,如隙中望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不同年龄的不同阶段,不同人生的不同经历,都会有不同的读书境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喜爱书、崇拜书。

③常读书,也是一种读书的境界。人若要不断长进,就要不断地读书学习,探求新知识,吸取书中的营养。正如清人萧抡所说的那样:“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意思是说,人心和禾苗一样,得到养分才能生长,禾苗用泉水灌溉,心智用道理陶冶。一天不读书,心中便没有好想法。一个月不读书,连耳朵眼睛也失去了原来的清爽。

④读书要有一定的境界,还要会读书。一本书并非皆是精华,满世界的书也并非都是精品,这就要求读书的人能够辨明是非,善于思考和分析,吸取书中真正的精华所在。做到这一点,那就是一种已经被升华了的读书境界。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⑤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也说出了读书人所追求的两种不同的境界。“古之学者为已”,是说读书人要把看作提升自己修养与心志的途径,刻苦而努力地求索、追求,博闻而强志,胸襟宽广,以“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廓大胸怀为他人造福,同时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可是,孔子也批评“今之学者为人”的浮躁与虚妄,他所说的“今之学者为人”是说读书人的读书纯粹是为了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鲁迅先生也曾讽刺过那种“为人”而读书的所谓“文人”,他说,他们其中的一个特征是,必有个雅致的书斋,背后有几大排漂亮的书橱,橱中摆满了精装的典籍等。可是,他们真的认真读书了么?真的认真思考了么?

⑥读书若没有高尚的情操,便不免要落到为人的俗套里,即使读了书,也不能致用、致知,即用不到正地方和一知半解而已。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没有幽静的心灵和清明的神智,你怎么能获得经典中的真谛,又怎么能用优秀的文化和高雅的灵魂之光来陶冶自己、洗礼自己?

⑦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读书能够让人开阔视野,令人胸怀大志,让人更为热爱生活。越是知识更新快的时代,读书就越有讲究。越是需要知识的年代,读书也就越需要境界。真正的读书人,是以自己全部的身心,从一本本书的字里行间,找到与自己心灵共鸣的所在,最终达到一种只有自己才能够体会得到的精神的升华。所以说,崇拜书,常读书,会读书,有高尚的情操,这才是一个读书人必须拥有的读书境界。

16.第一段加点词“悔人不倦”中的错别字是            正确的写法是             2分)

17.第二段划线句“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5分)

1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划线句中的这是指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把书视为自己的生命的全部。

B.第二段划线句中的这是指一个目不识丁的幼儿,会翻来覆去地看着他喜欢的一本连环画而不知疲倦。

C.第四段划线句中的这一点指的是读书人要能够辨明是非,善于思考和分析,吸取书中真正的精华所在。

D.第⑤段划线句子中的“这句话”是指“古之学者为己”。

19.第⑤段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证明了                 的观点。根据本段的论述,请列举一个“古之学者为己”的事例,并作简要分析。

                                                                                   

                                           7分,本试卷上出现的事例除外)

20.本文的论点是                                                              3分)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4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6.悔(1分) 诲(1分)

17.比喻(1分)  排比(1分)

   形象地、浅显地论证了不同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人生的不同经历,都会有不同的读书境界,增强了语势。(3分)

18C(3)

19.对比论证(2分)读书要有高尚的情操(2分)

    举例:略(事例1分,简要分析2分)

20.崇拜书,常读书,会读书,有高尚的情操,这是—个读书人必须拥有的读书境界。(3分)

本卷还有2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7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容易
1
14.28%
中等
6
85.71%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名句默写
1
14.28%
填空题
1
14.28%
文言文阅读
2
28.57%
现代文阅读
2
28.57%
作文
1
14.28%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1
14.28%
1
14.28%
散文类
1
14.28%
人物传记类
1
14.28%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14.28%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14.28%
命题作文
1
14.28%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轻蝉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