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默写。(共8分)
A.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B.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C.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E.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F.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G.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H.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得分 评卷人
略
评分意见:此题共8分,每题1分,要求书写认真、工整,凡错字、漏字、添字、字迹模糊者不得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A)惟有慵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B)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才好了。
(1)选文(A)处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1分)
改为
(2)选文(B)处划线句有语病,请用下列修改符号在原文修改。(2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1)“慵”改为“庸” (2)“才”换为“就”
评分意见:第(1)题能找出错字并改对得1分;第(2)题能运用修改符号并修改正确得2分。
名著阅读(4分)
“我把它拉动了。”老人说,“我刚才把它拉动了。” 他又感到头晕,可是他竭尽全力拽住了那条大鱼。我把它拉动了,他想。也许这一回我能把它拉过来。手啊,拉呀,他想。站稳了,腿儿,为了我,挺住吧;头啊,为了我,挺住吧。我从没有昏倒过。这一回我要把它拉过来。
他嘴里干得说不出话来,但是此刻他不能伸手去拿水喝。我这一回必须把它拉到船边来。他想。它再多兜几圈,我就不行了。“不,你是行的,”他对自己说,“你永远是行的。”
(1)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美国作家 。(2分)
(2)这段心理描写,表现了圣地亚哥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
(1)老人与海 海明威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2)自信自尊,顽强勇敢,永不服输的性格特征。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答对1点得1分。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得分 评卷人
4.《峨眉山月歌》作者是 (朝代)的 (姓名)。(1分)
5.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3分)
6.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4. 唐朝 李白
评分意见:本题共1分,有一个空错,此题不得分。
5.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景物完整得2分,语言生动得1分。
6.抒发了作者离乡江行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思友1分,思乡1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得分 评卷人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欣然起行( ) (2)相与步于中庭( )
8.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画一处)(1分)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0.“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3分)
7.(1)高兴的样子 (2)一起,共同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8.念/无 与 为 乐 者
评分意见:本题共1分。
9.照在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每个分句占1分,要求翻译准确且流畅。
10.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欢喜、寻求解脱的旷达。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每个点占1分,意思对即可。
本卷还有4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吴丽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