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 服:穿戴 B.徐公来,孰视之 孰:谁
C.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 D.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偶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暮寝而思之 濯清涟而不妖
B.皆以美于徐公 或以钱币乞之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辍耕之垄上
D.能谤讥于市朝 相与步于中庭
3.下列对选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妻、妾、客三个人的回答从不同的角度真诚地赞美了邹忌美于徐公。
B.选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C.选文从生活小事写起,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深刻而警策。
D.选文中邹忌以自己的故事对君王进行现身说法,使人更觉真实,更具说服力。
1B
2D
3A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战国策》)
1.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轻寡人与 陈太丘与 友期行
B.仓鹰击于殿上 请广于君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君为长者
D.长跪而谢之曰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记叙了唐雎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最终保全安陵国土的故事。
B.文章主要采用人物对话以及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形象。
C.秦王“长跪而谢之”,并明确提出取消“易安陵”的计划,唐雎最终取得斗争的胜利。
D.唐雎与《完璧归赵》中识破 秦王骗局的蔺相如一样,爱国患君、临危不惧,机智勇敢,不辱使命。
1.D
2.C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⑤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jù):古代的一种麻鞋。②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lǚ):穿。 ④跣(xiǎn):光脚。 ⑤冠:帽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鲁人身善织屦( ) 而越人被发( )
2.从“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这句话中,你看出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
1.擅长 通“披”,披散
2.示例一:鲁人不墨守成规,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有闯劲儿,发现机会就不会轻易放弃。 示例二:鲁人做事不依据客观实际,只凭自己主观看法莽撞从事,固执己见,不听劝阻。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节选自《出师表》)
(二)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日:“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③。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魏郑公:魏征。②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③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B.引喻失义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亲贤臣,远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译文:
3.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 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答:
4.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
答:
1.D
2.(1)这确实是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
(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
3.亲贤臣远小人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分明。
4.诸葛亮:直言进谏。魏郑公:运用比喻委婉劝谏。
(一)阅读《公输》选段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椴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愿: (2)仁: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宋何罪之有?译文: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译文:
3.从画线句子可看出,公输盘和楚王有着共同的心理。他们共同的心理是什么?
答:
1.(1)愿:希望 (2)仁:对人亲善、友爱
2. (1)宋国有什么罪呢? (2)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3.都不想放弃攻宋;都不想承担责任(都想推卸责任)
本卷还有9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王建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