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真题89236
2016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真题89236
初中
整体难度:很难
2016-08-23
题号
评分
一、文言文阅读 (共26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2016·湖北省咸宁卷】

二、文言文阅读

7.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6~9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6.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B.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C.深入不(毛发)

  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怠慢,疏忽)

7.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躬耕南阳                    每假借藏书之家

  B.故临崩寄臣大事              其境过清

  C.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D.若无兴德                  朝廷臣莫不畏王

8.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②两段在追述自己的身世经历时,五次提到先帝,目的是表明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地位高,显示自己为蜀国鞠躬尽瘁,劳苦功高。

  B.选文第段指明君臣各自的责任,主要用意还是劝勉刘禅亲贤远佞。

  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无语渡沪,平定南方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D.全文以议论为主,以叙事为辅,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散文类
使用次数:11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6C  

7D  

8A  

9.①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    ②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

2.

2016·湖北省随州卷】

(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4-17题。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①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②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④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

    【注释】①姥(mǔ):老妇。②篚(fěi):圆形竹筐。③真草:楷书,草一书。④抗:抗衡,相当。⑤耽:沉溺,沉迷。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鸣,求市未能得(        2)遂携新友命驾观(   

  3)当群相送耳(            4使人耽之若是(   

15.“鹅而归”的“笼”与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虽乘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横柯蔽(《与朱元思书》)

  C.置人所鱼腹中(《陈涉世家》)    D饿其体肤(《<孟子>两章》)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译文:            

2)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译文:                   

17.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难度:
知识点:散文类
使用次数:19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4.1)善:擅长(善于)(2)就:前往(去,接近,靠近)(3)举:全(全部)(4)使:假使(假如,如果)

15. C

16. ⑴王羲之前往看鹅,心情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下来.

(2)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年看重,都是这类情况。 “皆此类也”意译为“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亦可。 

17. B

3.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服衣冠,窥镜               而往,暮而归    

B. 美我者                  环而攻而不胜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及鲁肃寻阳   

D.群臣进谏,门庭若           愿为鞍马

10.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难度: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使用次数:15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9A

10第二天,徐公到(邹忌家)来,(邹忌)仔细观察了一下,认为自己长得不如徐公好看。

11【答案】D

4.

2016·甘肃省兰州卷】

(二)阅读《隆中对》选段,完成 10-12 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 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 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天子以令诸侯          2尽南海(     3)诚如,则霸业可成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                

12.诸葛亮认为荆州、益州可以夺取的理由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               

难度: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使用次数:16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0【答案】(1)挟:挟持,控制。(2)利:物资。(3)是:这样。

11【答案】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12【答案】诸葛亮认为荆州可夺的原因是:荆州地理位置优越,乃兵家必争之地,他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诸葛亮认为荆州可夺的原因是: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 自然条件优越,刘璋昏庸懦弱,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诸葛亮建议刘备用荆州、益州建立根据地。

5.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3-15 题。

郢 人有 遗 燕 相国 书 者 ,夜 书, 火不 明 ,因 谓持 烛 者曰 : “举 烛。 ”云 而过 书 “ 举 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注】①遗(wèi):给,送。②书:信。③过:错误,过失。

13.结合链接材料,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中画线的句子。

【链接材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说”的义项有:①陈述。解说。②言论,主张, 学说。③劝说,说服。④通“悦”,喜欢,高兴。

答:               

14.对郢人“过书”“举烛'”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夜晚灯光昏暗    B.一边说一边写     C.曲解了原意     D.有意讨好燕王

15.“今世学者多似此类”中“此类”指代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今世学者”持怎样的态度?

答:               

难度: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使用次数:13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3【答案】燕相看到信中“举烛”二字,很高兴。  

14【答案】B

15【答】此类指燕相曲解郢人信中“举烛”含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之学的人在征引、解释前贤遗言时往往凭主观臆断,把原本没有的意思勉强加上去,牵强附会,曲解原义,以误传误,穿凿附会学风的批判

本卷还有2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8
总体难度:
很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偏难
28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文言文阅读
26
92.85%
填空题
1
3.57%
语言表达
1
3.57%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散文类
18
64.28%
字义
1
3.57%
历史事件类
6
21.42%
人物传记类
1
3.57%
公文类
2
7.14%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小默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