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折扣/折本 省亲/不省人事 舍身求法/退避三舍
B.簇新/民族 侥幸/饶有风趣 李代桃僵/信马由缰
C.恐吓/惊吓 塞外/顿开茅塞 郑重其事/重峦叠嶂
D.绸缎/锻炼 掂量/拈轻怕重 持之以恒/断壁残垣
C
解析 A. 折扣(zhé)/折本(shé);省亲(xǐng)/不省人事(xǐng);舍身求法(shě)/退避三舍(shè)。B. 簇新(cù)/民族(zú);侥幸(jiǎo)/饶有风趣(ráo);李代桃僵(jiāng)/信马由缰(jiāng)。C. 恐吓(hè)/惊吓(xià);塞外(sài)/顿开茅塞(sè);郑重其事(zhòng)/重峦叠嶂(chóng)。D. 绸缎(duàn)/锻炼(duàn);掂量(diān)/拈轻怕重(niān);持之以恒(héng)/断壁残垣(yuán)。C项每对读音都不同。故选C。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隐匿 探视 妙手回春 如坐针毡
B.倾刻 惦记 拳打脚踢 无精打采
C.温情 惋惜 箪食壶浆 走投无路
D.苍茫 装饰 根深蒂固 抽丝剥茧
B
解析 B.“倾刻”改为“顷刻”。故选B。
(1)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___。(《虽有佳肴》)
(3)中国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在不幸处境中依然孤高不驯,坚贞不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思。白居易《卖炭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实再现了卖炭翁的矛盾心理,表达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曲径通幽处 (2)不知其善也 (3)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4)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文学常识要记住作者、作品等。本题中的“幽、善、零落、厦、贱”等字词容易写错。
(1)下面《水浒》中的两个回目都体现了“合作”精神,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是怎样合作的。
①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六回)
②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第四十回)
(2)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一定有深刻的印象。请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保尔第一次面临生命危险是因为什么?最后是如何脱离危险的?
(1)①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吴用利用酷热难耐的天气,知道赶路的杨志一行会口渴,于是设计让白胜用欲擒故纵法在酒中下蒙汗药,晁盖等七人扮作枣贩子在黄泥冈埋伏。杨志等人全被麻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
②宋江和戴宗即将被斩,刑场边一群乞丐、使枪棒卖药的、挑担的脚夫、客商都来捣乱,李逵率先动手,杀死了行刑的刽子手。客商中的两人背起宋江和戴宗逃出刑场。这些捣乱的人都是梁山好汉。
(2)记得是他少年时掩护革命者被沙俄军队抓获。因巡查官的愚蠢和自己的口才蒙混过关。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解析 (1)按照题干要求这两个回目都体现了“合作”精神,叙述的时候要抓住这些梁山好汉是怎样互相配合,最终取得成功的来作答即可。
(2)根据原著故事情节:保尔看到朱赫来被沙俄军队抓住,帮朱赫来逃走了,于是他被抓到城防司令部关了起来。那夜保尔受尽了折磨,拳头、脚尖不住地向他袭来,他浑身是伤,可什么也没说。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他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大头目”彼得留拉要亲自来镇上检阅部队,镇上忙着准备迎接。捷涅克上校怕“大头目”看到监狱里关了那么多没用的犯人,竟胡乱问了问保尔就放他走了。由此进行概括即可。
(1)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内容。
《光明日报》(2019年10月22日07版)5G将如何影响未来?作为大会热词,本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专门为“5G”开辟了应用体验区,通过“5G+数字经济”“5G+数字政府”“5G+数字市”“5G+数字生活”“5G+互动体验”等多领域全景应用展示,为公众展开了一幅5G时代的全新生活画卷。
(2)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阿根廷为此专门发行了以戒烟为主题的邮票。请仔细观察下图,写出邮票的寓意。
(1)5G,铺展美好生活新画卷。(答案不统一,合理即可)
(2)香烟犹如一柄锋利的剑,尖锐地刺穿了心脏,以此警示人们要热爱生命,远离香烟。(合理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新闻的概括。对于此类考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新闻内容,确定文段中的陈述对象是人、事还是物,可以用的答题模式是:人+所做的事;事(物)+结果。另外我们可以注意一下第一句,通常情况下第一句就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然后再从中找出关键词,组织成句。通读材料捕捉关键词“5G”“为公众展开了一幅5G时代的全新生活画卷”。据此概括作答。
(2)此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此题考查的是对图片的理解。仔细观察图片,可以看出图片中的形象分为两部分,香烟和心脏,两者的关系是香烟刺穿了心脏,所以设计者意在告诉人们香烟就像一把利剑穿透心脏,说明香烟会危害人的健康。据此理解作答。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苏鹏程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