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0安徽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真题104890
2020安徽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真题104890
初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20-06-19
题号
评分
一、填空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___________________,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③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表达了游子浪迹天涯的孤苦悲伤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李商隐《夜用寄北》中虚实相生,以时间的回环对比,突出了作者孤寂心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伯牙善鼓琴》中,伯牙感叹自己与钟子期心意相通、惺惺相惜情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诗
使用次数:14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答】

①朔气传金柝(注意“柝”的书写)
②闲来垂钓碧溪上
③英雄末路当磨折(注意“磨”的书写)
④会挽雕弓如满月
⑤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书写)
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⑦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
.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
.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
.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
.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

那菩萨早已看见行者来到,即命守山大神去迎。那大神出林来。叫声:“孙悟空, 那里去?”行者抬头喝道:“你这个熊罴! 我是你叫的捂空?当初不是老孙饶了你,你已此做了黑风山的尸鬼矣。今日跟了菩萨,受了善果,居此仙山,常听法教,你叫不得我一声老爷?那黑熊真个得了正果,在菩萨处镇守普陀。称为大神,是也亏了行者。他只得陪笑道:“大圣。古人云,君子不念旧恶,只管题他怎的!菩萨着我来迎你哩。”这行者就端肃尊诚,与大神到了紫竹林里,参拜菩萨。菩萨道:“悟空, 唐僧行到何处也? "行者道:“行到西牛贺洲万寿山了。”

(1)以上文段选自《西游记》,作者是 _________(朝代)时的_________(姓名)

(2)“端肃尊诚”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文段中“旧恶”指什么?②孙悟空此次来是要寻求什么帮助?

难度:
知识点:国内文学作品
使用次数:18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明   吴承恩
2)端正严肃,尊敬虔诚的样子。
3)你应该叫我一声老爷。
4)①指黑熊怪偷取唐僧的袈裟开“佛衣会”,后被观音收服。②请观音救活五庄观被他推倒的人参树。

【分析】本题为名著综合阅读题。《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文学常识的掌握。《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2)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根据“这行者就端肃尊诚,与大神到了紫竹林里,参拜菩萨”可知“端肃尊诚”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尊敬虔诚的样子。
3)本题考查疑问句变陈述句。“你叫不得我一声老爷?”变为陈述句应该是“你应该叫我一声老爷。”
4)①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根据原著内容,文段中“旧恶”指黑熊怪偷取唐僧的袈裟开“佛衣会”,后被观音收服。②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掌握。根据原著内容,孙悟空此次来是要请观音救活五庄观被他推倒的人参树。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

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我国,严重危害着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用一句话为“抗击新冠肺炎”宣传活动拟一则公益广告, 至少用上两个成语。

2)下面是某校团委向团员发出的倡议书,请按要求修改。

倡议书

各位团员同学:

你们好! 全社会都在阻击冠状病毒,作为共青团员,我们也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校团委倡议各位团员: 1.做到自己不出门。也要劝阻家人外出: 2. 用手机录一段大约30秒左右的视频,内容主要为呼吁全社会遵守防病毒的要求: 3. 完成一份阻击冠状病毒的手抄报(16K的素描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均留出2CM)

宏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人人有责。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31

倡议单位:中学团委会

①邀请函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②划线句子成分多余,应该划去“_________”。

③邀请函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3)加缪曾在《鼠疫》中写道:“同鼠疫作斗争。 唯一的方式就是诚挚。我不知道诚挚通常指什么,但是就我的情况而言,我知道诚挚就是做好本职工作。”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难度:
知识点:其他
使用次数:11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答】
1)示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必将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的胜利。
2)①宏扬;弘扬   ②“大约”或“左右”③落款应把时间放倡议单位下方
3)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到自己的责任。作为学生,应潜心静气、温故知新,加强阅读和学习,把“闭关期”成为自己的“提升期”和“飞跃期”。

【分析】1)本题考查公益广告的拟写。属于开放性试题,内容符合“抗击新冠肺炎”这一宣传主题即可。
2)①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宏扬”应改为“弘扬”。②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划线句子成分多余,应该划去“大约”或“左右”。③本题考查邀请函的修改。落款应把时间放倡议单位下方。
3)本题考查口语表达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生活实际作答即可。

【点评】公益广告是一种真诚善意的、无个人功利的公益文化宣传形式。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求美。结构要匀称,能给人以视觉的整齐美。第二,求精。广告要简明醒目,通俗易懂,以极少的字词传递极多的信息量。第三,求巧。构思要新颖巧妙,善于运用一切手法和修辞创造出惊人的广告。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梦里一枕高梁红

崔向珍

成熟的秋风一遍遍地吹,村子西南的高染地一片片地红,艳过红枫烈如赤焰的高粱地,呼呼啦啦地烧红了半边天。

精灵似的小燕子,在长长短短的电线上,排成了高低错落的黑色音符,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远方的绿树红花。大雁的鸣叫声稀稀拉拉地排过高远的天空,带着几支轻盈的羽毛一起掉落进热闹的高梁地。秋天的阳光金黄金黄,耀着一望无际的高粱地,也耀着父亲手中闪闪发光的铁镐头。父亲的右手臂肌肉凸显,铁镐头起起落落,一棵高梁跟着一棵高梁被连根刨断,刷刷啦啦地仆倒在苍天厚土辽阔的怀抱。

一车一车的高梁棵运回家中, 母亲带着我们,先把秸秆粗壮穗头硕大的挑拣出来一些,带穗截取一米长短,脱粒后用于绑缚扫帚。剩下的高梁穗用锄头的利刃削割下来,均匀地摊在院子里晾晒。貪嘴的麻雀不去啄食枣树高枝上坠着的几个干枣,一只只一群群,围着馨香的高梁穗蹦来跳去。中午的阳光毫不吝啬,豆秸垛表面的许多豆英被晒炸了,哗噼啪啪地爆响丰收的鞭炮,金黄的豆粒忽然间弹跳进碧绿的菠菜地里,惊飞了几只身体圆滚滚的麻雀。

秋天的田野明晃晃的。 秋天的阳光明晃晃的,大人孩子的心里也明晃晃的,一天一天喜眉笑眼地乐呵着。眼看着碧绿的大白莱卷了心,脆嫩的青萝卜长足了个,苇塘里的芦花满院子飘飞。沉甸甸的高粱穗翻来覆去地晒进了,我们争抢着挥起木叉和棍棒用力敲打。金黄的秋风里,红色的高梁壳子不分方向地乱蹦,整个村子里此起彼伏着快乐的笑声。脱好的高梁粒,母亲挑拣出一部分放在大簸箩里,均匀地喷了水,用簸箩端着去村东的石碾子上碾高染米。圆滚滚的石碾子咕咕噜噜不停地响,母亲的汗珠滴滴答答不停地落。一圈又一圈,母亲的脚印在黄土地上重重叠叠,金黄的落叶在母亲的脚下重重叠叠。

碾掉了皮壳的高梁米晶莹圆润, 母亲放在洗菜盆里淘洗干净,充分浸泡后倒进大铁锅里焖煮。母亲烧火的时候也不闲着,手里捏着缝衣针和白棉线仔细地穿辣椒串。一大簸箕辣椒穿好,屋里的热气就满了,新高梁米的香味从铁锅里转着圈子飘出来,悄悄地分散到院子里去,一缕一缕,纠缠着金黄的秋风四处飞扬。母亲微笑着走出屋子,把辣椒串挂到家槐树低矮的树枝上晾晒。夕阳已经西下,一片绚丽的晚霞努力地铺展着最后的热情,给红艳似火的辣椒,晶莹饱滿的槐豆,洁白纷飞的苇絮,满院子乱跑的鸡鸭……都裹上了充满希望的温暖光辉。

天一点点黑下来,密密麻麻的星星在宽宽的银河里,静静地流淌着灿灿的银光。母亲点起一盏小小的煤油灯,我们围着四四方方的锅台开始吃晚饭。虽然只是一锅普通的高梁米饭,和几块刚进了盐味的洋姜和青萝卜,我们却咀嚼出了最幸福最温暖的味道。吃完了饭,父亲常常会给我们背诵《青纱帐——甘蔗林》,再连带着讲一些发生在青纱帐里的英雄故事。我们听得热血沸腾,躺在火炕上入梦的时候,常常在红艳如火的高梁地里左冲右突,奔跑不停。

时过境迁,远离了故乡和故乡的高梁地,已经几十个秋天没有看见醉心的高粱红了。好几回梦里醒来,急三火四地去超市里买回几斤高粱米,兴致很高地用电高压锅焖饭吃。一粒粒的高粱米还是那么晶莹圆润,一朵朵的高梁花绽放的还是那么好看,可是没有了故乡的洋姜和青萝卜相伴,我终究是再也吃不到一顿那样香甜的好饭了。

20191130日《今日新泰》

4.围绕高粱,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5.按要求品析词句。

(1)秋天的田野明晃晃的,秋天的阳光明晃晃的,大人孩子的心里也明晃晃的。(理解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2)新高梁米的香味从铁锅里转着圈子飘出来,悄悄地分散到院子里去。一缕一缕,纠缠着金黄的秋风四处飞扬。(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6.结合文章内容,简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7.作者为什么说“再也吃不到-顿那样香甜的好饭了”?

8.说说作者以“梦里一枕高梁红”为题的好处。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9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收割高粱、晾晒高粱、碾高粱米、煮高粱饭、吃高粱饭。
2)①三个“明晃晃”的含义分别为:指秋天的田野开阔敞亮;指太阳光的明亮、耀眼;指大人、孩子们内心的喜悦。
②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高粱米饭的香味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高粱米饭香味在房子里四处飘散的情景,突出了饭香的诱人。
3)勤劳:从母亲辛勤碾高粱米的情景可以看出;能干:母亲边做饭边串辣椒,做的饭香气四溢;慈爱:母亲为家人做着可口的饭菜。
4)因为再也没有了母亲做的故乡的洋姜和青萝卜相伴,再也没有童年纯真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5)“高粱”在文中贯穿始终,起到了线索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凑。“梦里”一词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高粱的怀念之情。作者以此为题,富有韵味,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读文可知,第②段记叙的是父亲收割高粱。第③段记叙的是母亲带着我们晾晒高粱。第④段记叙的是母亲碾高粱米。第⑤段记叙的是母亲煮高粱饭。第⑥段记叙的是我们一家围着锅台吃高粱饭。
2)本题考查赏析词句。第①题,三个“明晃晃”有不同的语义指向。第一个形容秋天的田野,因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大家都把庄稼收割回家,田野里显得开阔敞亮。第二个形容秋天的阳光,天高气爽,少有阴天,此时的阳光明亮、耀眼。第三个形容大人孩子的心。大人们因为丰收而心情愉悦。孩子们因为有了更多的吃食,有了更广阔的游玩的天地而内心喜悦。第②题,“纠缠”把新高粱米的香味人格化,这是拟人的写法。联系“悄悄地分散到院子里去”和“四处飞扬”可知此处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高粱米饭香味在房子里四处飘散的情景,强调了高粱米饭的香味诱人。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第③段记叙了母亲带着我们晾晒高粱米的情景,第④段记叙了母亲碾高粱米的情形,表现了母亲勤劳的特点。第⑤段记叙了母亲一边焖煮高粱米饭,一边串辣椒的情景,做的饭香气诱人,表现了母亲能干慈爱的特点。
4)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联系末段可知,“可是没有了故乡的洋姜和青萝卜相伴”,虽然饭的食材没有变化,但与母亲做的味道终究不同,儿时吃的高粱饭里,不仅有着母爱,还有着童年的美好回忆,现在,母亲不在身边,童年也一去不复返,当然高粱饭也就没有了当初的味道了。作者的这一感受表现了他对故乡、对母亲和逝去童年的怀念之情。
5)本题考查赏析题目。需联系文本内容和主旨具体分析。联系文本内容可知,本文第③段记叙的是母亲带着我们晾晒高粱,第④段记叙的是母亲碾高粱米,第⑤段记叙的是母亲煮高粱饭,第⑥段记叙的是我们一家围着锅台吃高粱饭。可见“高粱”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联系文章主旨,本文表现的是作者对故乡高粱、对儿时生活的回忆,表现对母亲的感激与赞美之情。这些都是会时常出现在梦里的事件,所以题目中的“梦里”一词点明了文章主旨。从表现形式上看,题目中的“一枕”富有文学意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分析】本文以高粱为线索,回忆了收割高粱、晾晒高粱、碾高粱米、煮高粱饭、吃高粱饭等事件,表现了作者对故乡高粱、对儿时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点评】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1)从文章中直接找出表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
2)从他人的相关言行以及人物自身的言行中提炼出体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
3)联系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进行综合提炼概括。

2.

读书人是一个高责的身份

鲁先圣

①在我们的社会中,究竟有多少个身份,恐怕谁都说不清楚。因为,不仅仅社会上的行业有多少难以说清,同一个行业里又因为岗位和职务的不同身份也千差万别。而且,就是具体到一个人,往往也有多个身份:在社会上一个身份,在家庭中一个身份,在朋友中一个身份等等。

②身份,是一个人的标志,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资本,更是一个人享有多少社会尊严的尺度。③但是,不论有多少身份,我以为,读书人始终是一个高贵的身份。阅读使人拥有文化知识,能够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格,能够锤炼一个人的崇高情怀。而只有一个人具有了崇高品格的时候,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④一个读书人,就是一个对文化如饥似渴的人,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标志。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

⑤在现在的大学里,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自己不过是一个专业工具,那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比如两个弹奏铜琴的人。两人同样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钢琴的技法。他们最后的区别是: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

⑥很多海外的华人。现在最苦闷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孩子对中华文明的一无所知。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空虚。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没有作为一个读书人的那份深厚和优雅。说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文明的一分子,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买了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的课,让孩子首先成为一个读书人。

⑦读书人往往不是为了一种目的而读书,因为那样的读书失去了读书的真味。黄山谷曾经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说出了读书的真味精髓。读书人因读书而优雅,因读书而快乐,因读书而生出万千趣味。这样的读书人,抛却了世俗和功利。仅仅剩下一种美好而高贵的身份了。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为什么作者认为读书人是一一个高贵的身份?请用原文回答。

11.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读书人?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12.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3. 下面对于文章的结构思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⑧①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⑦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0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读书人是一个高贵的身份。
2)阅读使人拥有文化知识,能够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格,能够锤炼一个人的崇高情怀。而只有一个人具有了崇高品格的时候,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3)真正的读书人首先是一个对文化如饥似渴的人,而且应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他们不是为了一种目的而读书,他们因读书而优雅,因读书而快乐,因读书而生出万千趣味。
4)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本段“读书人应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的分论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使论证有说服力。
5C

【分析】本文第①②③段由身份引出中心论点:读书人始终是一个高贵的身份;第④⑤段论述了读书人是一个对文化如饥似渴的人,应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第⑥段运用对比论证论述读书的重要性;第⑦段写读书人往往不是为了一种目的而读书。

【解答】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查找。中心论点是表明作者观点的一句完整的话,一般会出现在题目、首段、末段这几个位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即:读书人是一个高贵的身份。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此题要注意上下文内容,第③段中的“阅读使人拥有文化知识,能够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格,能够锤炼一个人的崇高情怀。而只有一个人具有了崇高品格的时候,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即是答案。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④段中的“一个读书人,就是一个对文化如饥似渴的人”可知:真正的读书人首先是一个对文化如饥似渴的人。根据第⑤段中的“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可知:真正的读书人应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根据第⑦段中的“读书人往往不是为了一种目的而读书”“读书人因读书而优雅,因读书而快乐,因读书而生出万千趣味”可知:真正的读书人不是为了一种目的而读书,他们因读书而优雅,因读书而快乐,因读书而生出万千趣味。
4)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自己不过是一个专业工具,那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是道理论证;由“比如两个弹奏钢琴的人”可知,这一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他们最后的区别是: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是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有具体、有说服力的作用,对比论证能突出正确的观点。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目的是证明本段分论点:读书人应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5)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思路。读文本可知,本文可分为两部分,第①段到第⑤段为第一部分,论述的是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的意义。第⑥段和第⑦段论述的是怎样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故选:C
【点评】议论文如何确定中心论点:
1
、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
、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
、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2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7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容易
1
14.28%
中等
6
85.71%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填空题
3
42.85%
现代文阅读
2
28.57%
文言文阅读
1
14.28%
作文
1
14.28%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1
14.28%
国内文学作品
1
14.28%
其他
1
14.28%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14.28%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14.28%
历史事件类
1
14.28%
命题作文
1
14.28%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李额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