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0吉林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真题60187
2020吉林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真题60187
初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20-11-03
题号
评分
一、填空题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一辈子又一辈的言传,一家又一家的立德立言。汇聚成家族历史,雕____(琢 啄)出家族的风骨和神貌,“家风”一词,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和情感。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了一个人的境界格局,也关系这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华民族自古有“家国天下”的文化自觉,家是中国人的人生起点,是信心的源泉和精神的依托,家谱,家训,家书,家规,各种物质的,非物质的家的产物,都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随着社会形态,价值体系、科学技术的演进,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在不断进行着时代性的变化,____(焕 涣)发出新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风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1)参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载:(載) zǎi:一年半~|三年五~|千~难逢。
载:(載) 记载:刊登;登~|刊~|转~|~入史册|~于该刊第五期。

载:(載)zài①装栽:~客|~货|汽车上~满了乘客|~誉归来。
充满(道路):风雪~途|怨声~道。
zài)姓。
载:(載)<书>又;且:~歌~舞。

AZǎi     Bzài
2)请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汉字写在横线上。
①雕      (琢 啄)
     (焕 涣)发

3)解释成语“举足轻重“在文中的意思。
4)可以替换画横线句中关联词语而不改变原句语义的一项是

A.如果……就……
B
.既……又……
C
.要么……要么……
D
.只有……才……

难度:
知识点:字形
使用次数:10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B
2)①琢;②焕
3)只要稍微倾向一方,就能打破均势。后用来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
4B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根据词语搭配或者语境来判断词语的读音。
“承载”意思是: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载,装载。“载”应读作“zài”。
故选:B
2)本题考查字形。根据词语搭配或者语境来判断词语的写法。
琢:①雕刻玉器;②思索,考虑。啄:①鸟类用嘴取食物; ②书法用语。指汉字笔画的短撇。
雕琢:对某事物修改使其更为完善。
焕:①光明,光亮;②姓。涣:流散,离散。
焕发:光彩四射。
3)本题考查词语解释。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举足轻重:原指处于两强间的有实力的人,只要稍微倾向一方,就能打破均势。后用来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
根据“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可知,“举足轻重”用的是本义。
4)本题考查关联词。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选用逻辑关系一致的关联词来替换即可。
“既……也……”表示并列关系。
A
.表示因果关系;
B
.表示并列关系;
C
.表示选择关系;
D
.表示条件关系;
故选:B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而且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

阅读下面的诗句,按要求填空。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摘自《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人民文学出版社)艾青的诗歌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岷峨高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所选诗句借助        这一意象,抒发了                             的情感。

难度:
知识点:诗
使用次数:19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土地   抒发了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的情感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综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饥馑的大地……”借助“土地”这一意象抒发了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的情感。

【点评】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

二、名句默写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杜甫的《望岳》中可以读出诗人傲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4)生活中我们难免身处困境,陷入迷茫。此时可以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劝勉自己。

难度:
知识点:诗
使用次数:13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注意“罔”的书写)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注意“戎”的书写)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注意“柳”的书写)

【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解答这类题目,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
.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
.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
.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
.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盲文,完成问题。
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清涟而不妖    ②不蔓不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
B
.本文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C
.“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
D
.本文借事喻理,借爱莲之事,喻修身之理。
8.
下面是文中画线句的另一种标点方式,请说明这种标点的合理性。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难度:
知识点:散文类
使用次数:12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6)①洗;②旁生枝茎。
7D
8)分号可以分割存在一定关系的两个分句,在内容上突出“菊”和“莲”两种不同种类的花喜欢之人少的特点,存在并列关系,可以用分号分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用感叹号,作者发出感叹,表达作者对牡丹所代表的追求富贵的世俗气的厌恶。

【分析】参考译文: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解答】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濯:洗。
②句意为: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枝:旁生枝茎。
7)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文章主旨和写作手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BC
.正确;
D
.有误,借物喻理就是通过对某一事情的描述、概述,归结出其中的特征或意义,用来解释某一客观存在的道理,本文属于托物言志。
故选:D
8)本题考查理解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结合内容可知,在“菊”和“莲”之间用分号,内容上突出“菊”和“莲”两种不同种类的花喜欢之人少的特点,存在并列关系;在“牡丹”后面用感叹号,作者发出感叹,表达作者对牡丹所代表的追求富贵的世俗气的厌恶。据此回答即可。
【点评】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2.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
精骑集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及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赢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注:①暗疏:默写。②惩艾(yì):惩治,惩戒。③曩(nǎng):从前。④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数次。⑤勒:刻。
9.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赢卒数万。
11.
从这篇序言中获得哪些启示?(写出三点)

难度:
知识点:散文类
使用次数:18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9)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10)我用一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数万瘦弱的士兵。
11)①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②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来提升自我;③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

【分析】参考译文:
  
我年轻的时候读书,一看到文章就能够背诵的下。默写一遍,也没有大的差错。但是我却凭借此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所以虽然我有较强的记忆力,但是学业却因为我的不勤奋给荒废了。
 
等到数年之后,我开始发奋读书,用来惩戒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许多了,几乎不如年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现在每当看到一手书卷,一定要反复推敲多次才能懂,合上书卷便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这样反复读此都记不住。所以现在虽然有了勤苦的用功,学业却因为健忘荒废了。
   
唉,荒怠学业的,就是不勤奋和善忘啊。最近我读《齐史》的时候,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用一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数万瘦弱的士兵。”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骑集》。
 
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解答】9)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据此断句为: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10)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精骑,精锐的骑兵。赢卒,瘦弱的士兵。句意为:我用一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数万瘦弱的士兵。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梳理语段内容,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来谈即可。由文中“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可以得出: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可以得出: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从他读《齐史》中可得出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来提升自我的优点;注意可分条概括,答出三点即可。
【点评】断句的基本方法1.整体把握语段含义;2.尽量分清语段的层次;3.从最容易把握的句子入手,借助技巧加以判断,前后延伸;4.用翻译的方式验证句子间是否意思连贯。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1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0
90.90%
容易
1
9.09%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填空题
2
18.18%
名句默写
1
9.09%
文言文阅读
2
18.18%
现代文阅读
2
18.18%
语言表达
3
27.27%
作文
1
9.09%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字形
1
9.09%
2
18.18%
散文类
2
18.18%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9.09%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9.09%
国内文学作品
1
9.09%
其他
1
9.09%
综合性学习
1
9.09%
命题作文
1
9.0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Veightz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