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十一筐青菜
吴昌勇
①这是陕西旬阳县吕河镇的险滩村。立春节气已过,春天午后的太阳暖暖的,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
②街道两旁的商铺大门紧闭,负责疫情防控的镇村干部,手持话筒沿街走过,他们嗓音有些沙哑。兴许是听见熟悉的声音,有住户推开窗子和他们招一招手。
③这就算是新年的问候吧,彼此用眼神道一声保重。
④“一天进村好几趟呢!”望着各家各户的门牌,村干部说,“生活还得继续,日子总会回归平静,对不?”
⑤在临近村道的一块菜地里,半蹲着一位老农。
⑥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他直起身子,握着满把青菜的双手在空中对碰了几下,新鲜的泥土从菜根处抖落。
⑦“摘菜哩?”村干部远远打招呼。
⑧他点点头,没吱声,继续忙活。随行的干部提醒了一句:“注意防护啊。”
⑨老人又点了点头,依旧没吱声,回头友善地望着我们。
⑩“这几天还能上街卖菜?”我问。
⑪“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
⑫“这青菜,我送人呢!”他补了一句。
⑬见我没做声,他索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处的田坎上,掰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
⑭这菜到底送到哪儿?安全吗?接触了哪些人?一长串的问号在我脑子里打旋儿。
⑮村干部隔着口罩喊话:“说说嘛,没事,你说说嘛。”
⑯原来,他的女儿是一名护士,就在离家不远的吕河中心卫生院上班,这些日子正在护理患者,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尽管女儿闲下来的时候,总不忘向家里报一声平安,但是他和老伴依旧惦念。
⑰女儿反复叮嘱:“待在家里别出门,照顾好自己……”顿了顿,他反问道,“可哪有不惦记儿女的父母呢?”
⑱老两口心里发慌,于是就想出这个法子。每天从自家菜园摘一大筐青菜,推着小车送到女儿所在的医院门外——想给医院尽点力,是真的;想女儿,也是真的。
⑲怕医院不要,担心这菜不卫生,他就在筐子里写了一个纸条,告诉医院,菜是自己种的,新鲜着呢。
⑳“女儿知道吗,知道你每天送菜吗?”我问。
㉑“没说,怕她担心俺老两口,纸条落款我写着‘老菜农’。头天送菜,我和老伴站在街边,看见保安从院子里走出来,看见筐子里的菜,又返回身,好像在打电话请示汇报。我担心他们不敢收,急忙穿过大街,给保安解释,我就是附近的老菜农,我报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他们怕冷落了我的一番好意,就收下了那筐青菜,还给我鞠了个躬!这点东西不值钱,是我和老伴的一点心意,只想让那些和我女儿一起忙碌的医生护士们能吃到一口自家园子的青菜。”老人诚恳地说。
㉒“已经送出第十筐青菜了。加上今天的,就是第十一筐了。”老人补充道。
㉓我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要不,我们搭把手,一起将今天的筐子装满吧!”我提议。
㉔老人一边装菜,一边念叨:“等疫情过去,我跟老伴要和女儿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一顿团圆饭。”
㉕那个下午,在暖暖的春光里,第十一筐青菜就这样装满了。我们站在菜园边,一起目送着老人,看着他推着独轮车,载着满满一筐青菜,渐行渐远……
(节选自2020年02月17日《人民日报》)
1.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
(2)“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
4.文中插叙老菜农女儿的事情,目的是什么?
5.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题目“第十一筐青菜”的理解。
1.“我”和村干部进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遇见了老菜农。一开始我们误会他摘菜是为了上街卖,后来得知他为了支持抗疫向医院捐赠十一筐青菜的真相。“我”被老菜农的行为感动并帮忙装菜,目送他远去。
2.环境描写。描写了春天午后的阳光以及泛着油光的蔬菜,写出了阳光的温暖、土地的平展以及蔬菜的生机勃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宁静舒适的氛围,为下文写遇到老菜农作铺垫。
3.(1)主要采用外貌描写,通过对老菜农衣着、额头汗水等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位衣着俭朴、辛勤劳作的菜农形象。
(2)采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老菜农急于解释的心理,表现了老菜农的朴实。
4.交代了“老菜农”女儿护士的身份,以及每天向医院捐赠青菜的原因,使上下文结构更加紧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写“我”和村干部被“老菜农”的善举感动并帮忙装菜作铺垫;突出“老菜农”对女儿的关爱以及对抗疫事业的支持(感恩之心),从而深化主题。
5.“第十一筐青菜”,表面上指“老菜农”在疫情期间为女儿工作的医院连续十一天免费赠送自家种植的青菜;深层含义指“老菜农”对女儿浓浓的亲情,以及对抗疫工作的支持(对抗疫工作者的赞美和感恩);歌颂了普通老百姓在疫情面前无私的、伟大的人性之爱。
【分析】
1.考查概括故事情节。第①到⑥段是开端:“我”和村干部进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遇见了老菜农。第⑦到⑪段是发展:我们误会他摘菜是为了上街卖,有点担心。第⑫到㉒段是高潮:得知他为了支持抗疫向医院捐赠十一筐青菜的真相。第㉓到㉕段是结局:“我”被老菜农的行为感动并帮忙装菜,目送他远去。
2.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放在开头部分的作用大致有:总领全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画线句写了“春天午后的太阳”“平展展的土地”“时令蔬菜”,是环境描写,描写了险滩村里的时令蔬菜沐浴在春天午后暖暖的太阳中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生机勃勃的农村春景图。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暖和的春天。“时令蔬菜”长势旺盛,正可采摘,为下文写老农送菜作铺垫。
3.考查赏析句子。本题要求从描写角度赏析。人物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具体是哪种描写方法,要从原文中找出标志性的词句来进行判断。
(1)“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和“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是对老农进行外貌描写,写出老农民一心扑在摘菜上、顾不上注意衣服的纯朴辛勤的形象。
(2)“不卖!不卖!这菜不卖!”是语言描写,“着急”是神态描写,写出老农担心人家误会他要卖菜,为他的安全担忧,急忙解释,表现了老农的憨厚朴实。
4.考查插叙的作用。插叙的作用有:对人物和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有时起解释说明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本文插叙老菜农女儿的事情在第⑯段,交代了“老菜农”女儿护士的身份,也交代了老人摘菜的原因:女儿因为抗疫的需要不能回家,为了看女儿,也为了为抗疫事业尽自己的力量,他就把自家的菜摘下来赠给医院,表现他对女儿的关爱和对抗疫事业的支持,对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从而深化了主题(爱女之情升华为爱医务人员之情,对个人的爱升华为对社会的爱)。因为插叙内容,“我”和村干部被“老菜农”知道了老菜农的善举,被他感动,并有下文帮忙装菜之举,这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装菜作铺垫。
5.考查赏析题目。需联系文本内容和主旨具体分析。联系内容可知,“第十一筐青菜”指的是老菜农给医院送去的自家种的第十一筐青菜。这是题目的表层含义。联系文章主旨可知,老人送青菜,一是为了看看女儿,表现了他对女儿的思念与牵挂,二是表达对抗击疫情的支持和对医务人员的感激,表现了他的善良淳朴、无私伟大。老菜农女儿反复叮嘱:“待在家里别出门,照顾好自己”是对父母的担忧,老菜农天天送菜看女儿,是对女儿的思念与牵挂。作为普通老百姓的一员,他们克制住对亲人的爱与担忧,坚持抗疫,这“第十一筐青菜”表现的是普通老百姓在疫情面前无私的、伟大的人性之爱。这是题目的深层含义。
从经典诗词中汲取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①“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这些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
②今天,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华经典诗词可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
③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重要前提。毛泽东同志写长征,开篇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唐朝李白《行路难》说得好:“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骆宾王在《西京守岁》中写道:“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从未被压垮,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拥有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④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精神动力。从中华经典诗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比如写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看似柔弱的小草、竹子竟也刚毅坚卓,傲然不屈,像“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的诗句,体现了顽强的战斗意志:越是艰苦卓绝,越是挺身向前,不战胜敌人决不罢休。
⑤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手足情怀,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战的情感依托,“岂日无衣?与子同袍”“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诗词写出了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也写出了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牵挂与不舍、关爱与祝福。这些诗词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共情,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⑥积极的精神、乐观的心态、从容的气度,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心理基石。疫情病痛固然可怕,恐惧绝望却要不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恐慌焦虑于事无补,从容淡定方能进退有据。滋养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经典诗词告诉我们:困难是暂时的,胜利是必然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挫折是暂时的,前进是永恒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越是在急难险重之时,越是要努力保持“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的恬淡心境,我们不仅要战胜病毒,更要成为身心健康的胜利者。只有这样,才能在“回首向来萧瑟处”时,感受到“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欣喜;才能无比欣慰地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5日,有删节)
1.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2.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3.文章第⑥段“只有这样,才能在‘回首向来萧瑟处’时,感受到‘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欣喜”中的“这样”指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并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4.文中说:“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你对这个观点持什么态度,说说你的理由。
1.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
2.首先引用诗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重要前提。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精神动力。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手足情怀,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情感依托。积极的精神、乐观的心态、从容的气度,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心理基石。
3.“这样”是指越是在急难险重之时,越是要努力保持的恬淡心境。或我们不仅要战胜病毒,更要成为身心健康的胜利者。
本文的语言特色:①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文学性,使文章更有文采;②论述语言精准有力,说理透彻,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示例:赞同。中华经典诗词内容广泛、意象精美、韵律和谐、意境深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伦理观念,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标识。千百年来,人们援引诗词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点亮生活、诗化人生。今天,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华经典诗词可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
【分析】
1.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需了解各种论证方法,结合相关文段分析作答。从文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大量诗句可以看出主要运用道理论证。
2.考查论证思路。所谓论证思路,就是作者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过程。通过阅读文本可知,第①②段首先引用诗句,提出中心论点: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接着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③段论证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重要前提;第④段论证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精神动力;第⑤段论证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手足情怀,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情感依托;第⑥段论证积极的精神、乐观的心态、从容的气度,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心理基石。
3.第一问:本题考查指示代词含义的理解。代词的指代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即可找出指代的内容的。第二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然后通读句子,视句意的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仔细阅读本段可知,从“越是在急难险重之时,越是要努力保持‘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的恬淡心境,我们不仅要战胜病毒,更要成为身心健康的胜利者”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第二问考查语言特点。从文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可以看出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文学性;从“只有这样,才能在‘回首向来萧瑟处’时,感受到‘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欣喜;才能无比欣慰地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可以看出语言准确有力,说理透彻。
4.考查自由表达观点,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赞同。中华经典诗词不仅在疫情期间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点亮生活、诗化人生,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在平时,也能给人们磅礴的精神力量,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不迷茫不放弃终有曙光的乐观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鼓舞人们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奋斗精神,都起到提高诵读者的素质的重要作用。
结合本文及下面文字,说说你对克隆人的看法。
素以大胆、直率著称的中科院院士何祚麻,连续两次在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科学时报》上阐述自己的观点——“谨慎支持克隆人研究”。据称,这是中国科学界公开表示支持克隆人研究的第一人。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法律和社会部主任、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沈铭贤教授则从克隆人的安全性、基因多样性、历史、意识形态等方面,对“支持克隆人研究”的观点进行了逐一反驳。他提出,反对克隆人研究绝不是反对科技、束缚科技,恰恰相反,是为了科技更健康有序地发展。
我国多家媒体近日转载了国外媒体报道的一条惊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组织操纵的科学狂人,正在美国内华达州大漠深处进行着一项克隆人的秘密实验。据称,“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将于明年年底诞生。”消息披露后,克隆技术及其带来的伦理学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
示例:当今世界,人口已经很多,“克隆人”出现之后,人口必定猛增,那么,无疑增加了地球的负担,但是,“克隆人”正是高科技的象征,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克隆人”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口罩,为呼吸道设防
①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全民战争中,“人自为战”最基本、最有效的式器,莫过于口罩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②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病人的飞沫。你知道飞沫的来源吗?
③飞沫主要来源于咳嗽和喷嚏。咳嗽是一种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能把肺中的空气压缩为1米多长的喷射流,携带着3000多个细小液滴,以20多米每秒的速度冲开声门,脱口而出。喷嚏则能将4万个细小的液滴,以超过12级飓风的速度猛烈喷涌而出。不仅咳嗽和喷嚏,从高声喧哗到日常呼吸,都能产生大大小小的飞沫。飞沫的直径一般小于100微米,携带着病毒在空气中悬浮、飘散、游荡,远达十余米,长达数小时。
④如何为我们的呼吸道站岗放哨以切断病毒传播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戴口罩。市场上的口罩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但预防疫情的主流口罩是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与市场上其它类型的口罩相比,N95口罩防护性更强。它由以聚和聚丙烯为基材的多层无纺布制成,N代表非油性粒物,95则表示过0.3米颗粒物不低于95%。飞沫正好在N95口罩的“关照”之下,因此N95口罩就能成功地“御敌于国门之外”。对密切接触者的医护人员来说,N95口罩是久经考验的“忠诚卫士。
⑤但是N95口罩并非所有人所有时刻都适合佩戴。研究表明,佩戴N95口罩时,吸气和呼气的阻力分别增加26%和22%,我们不得不更努力地呼吸,才能维持正常的压力梯度和空气流量。数据显示,连续佩戴N95口罩4小时后,空气交换量减少37%,血氧饱和度降低,能引起疲劳、头等症状,对于心肺功能较弱的人,佩戴N95口罩时不可不慎重。我们选择口罩要遵循“充分而不过分”的原则。
⑥与N95口罩相比,医用外科口罩成本更低,舒适性更强,普及程度也更高。它由三层无纺布组成,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吸水层。虽然没有达到N95口罩的防护标准,但对飞沫和微小颗粒物有很好的阻隔和过滤作用。对于公共场所的日常防护,医用外科口罩应该足够了。
⑦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是其发挥效能的关键。戴口罩前要洗净双手,捏住左右系带挂在耳上,防水层朝外,带有铝条鼻夹的一边朝上,切勿内外反置和上下颠倒。将鼻夹按压到位,拉伸底部盖住下巴,半张脸就在口罩的防护之下了,有效地阻止了手无意间触摸脸部造成的污染。随着呼吸,大量尘埃、飞沫会附着嵌合在纤维中,因此口罩一般4小时就要更换。
⑧2020年春天注定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在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慷慨悲歌中,雪片般的口罩也昭示了毎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人们在公共场所自觉佩戴口罩,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带给了他人一份关爱,这是我们抗击疫情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薄薄的口罩,也许会在更久的时空里融入我们的文化。
(原文有改动)
1.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研究表明”不能删掉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第⑥⑦段说说选文是从哪两方面介绍医用外科口罩的?
1.总分总逻辑顺序
2.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突出、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N95口罩防护性之强,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研究表明”意思是下面的说明内容是经过研究证明的,是可信的,不是编造的或从其他途径得来的。如果删掉则降低其可信度,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4.第⑥段说明与N95口罩相比,医用外科口罩的优势、组成和日常防护效果;第⑦段说明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的注意事项。
【分析】
1.此题考查的是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通常用到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通常用于介绍某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空间顺序(用于某个建筑物等)、逻辑顺序(用于介绍事物、事理的内在关系)。这篇文章介绍了按总分总的顺序介绍了病毒的传播、口罩的分类和区别、口罩的佩戴等知识,所以是逻辑顺序。
2.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等。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说明方法+表达效果(具体准确,生动形象)+说明的内容(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画线句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N95口罩和其他类型的口罩进行比较,采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N95口罩的防护原理,又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N95口罩比喻为“忠诚卫士”,准确生动地说明了N95口罩对于病毒有极强的防护作用。
3.此题考查的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解词+说明的内容+删去后不符合实际+该词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研究表明”说明这一数据是经过研究得出的,是有科学依据的,去掉后不能体现这一点,与事实不符。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知和概括。文章第⑥段中通过对比,说明了医用外科口罩“成本更低,舒适性更强,普及程度也更高”的优点,“它由三层无纺布组成,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吸水层。虽然没有达到N95口罩的防护标准,但对飞沫和微小颗粒物有很好的阻隔和过滤作用”一句介绍了它的组成和防护效果;第⑦段介绍了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高新科技的诞生总是要经过很多波折的,有人担心,基因研究打开的或许是潘多拉的盒子。你看,比尔·盖茨也遇到了这样的麻烦。
据英国《卫报》10月15日的报道:盖茨最近通过其成立的比尔·盖茨和梅琳达基金会宣布,他们夫妻俩准备捐资至少2500万美元,帮助科研机构加快对转基因食物的研究步伐,以便能够为目前世界上8.4亿忍饥挨饿的苦难百姓提供额外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物质。但是,盖茨的这一善举却引来了一些非议。
你是否赞同盖茨的善举呢?如果赞同,你或许可以从课文的第二段中找到理论的支撑;倘若不赞同,也请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一:赞同。因为新型生物技术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扩大基因库;可以定向修饰,保留优良品质;可以大批量工厂化生产。比尔·盖茨的善举是好的,可以帮助科学家选择最好的农作物品种,大批量生产粮食作物,这样就能够解决饥饿问题。示例二:不赞同。因为这样的善举或许有可怕的后果,这些转基因食品产量大、好看、某一方面营养丰富,但也许会因基因突变产生某种异变,影响人们的健康。倘若生产了有害的粮食,岂不是害了那些可怜的人吗?
本卷还有9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