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书写下面的诗句,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标点要占格。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详解】
正楷字,指的是横平竖直、方正、楞角分明、无顿笔的字体。写的时候要横写平、竖写直、撇如横、捺如竖、折宜方、钓宜直、点如捺。在田字格中书写,注意字体在格中间,字体不挨田字格的四条边。
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憔悴/纯粹 厌倦/蜷伏 残骸/骇人听闻
B.禁锢/干涸 殉职/询问 粘贴/拈轻怕重
C.贮蓄/伫立 并蒂/真谛 炮制/刨根问底
D.热忱/沉重 嗔怪/谨慎 哄骗/哄堂大笑
C
【详解】
A.cuì/cuì、juàn/quán、hái/hài 有不同;
B.ɡù/hé、xùn/xún、zhān/niān 有不同;
C.zhù/zhù 、dì/dì 、páo/páo 都相同;
D.chén/chén 、chēn/shèn 、hǒnɡ/hōnɡ 有不同;
故选C。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懒惰 决别 流淌 神彩奕奕
B.气概 倜傥 分歧 怪诞不经
C.狭隘 怂勇 蝉蜕 爱幕虚荣
D.帐蓬 勋章 鉴赏 大相径廷
B
【详解】
A.诀别、神采奕奕;
C.怂恿、爱慕虚荣;
D.帐篷、大相径庭;
故选B。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的记事说理过于平淡、简陋,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
B.鲁迅先生寥寥几笔,一个可爱的“宿儒”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C.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性情,启发人生。
D.湘西是沈从文魂牵梦萦,并在自己的文字中重复叙说的对象。
B
【详解】
A.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不能形容“文字的记事说理”。此处应为“简单”;
B.可爱:意思是令人敬爱的,也指令人喜爱的,讨人喜欢的,深受热爱的。使用恰当;
C.启发: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对象一般指人。此处应为“启迪”;
D.重复:再一次做相同的事情。句中形容文字不恰当,此处应为“反复”;
故选B。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网络游戏充斥你的课外生活时,请不要忘记文学这片精神家园。
B.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C.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活动的开展,使得我们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D.地铁七号线二期将于2018年6月开工了,2022年9月建成试运营。
A
【详解】
B.句式杂糅,删去“的作品”;
C.缺主语,删去“随着”或“使得”;
D.前后矛盾,“将”和“开工了”矛盾,应改为“已于……”;
故选A。
下列句子中敬辞、谦辞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老店重新营生,门口打出横幅:欢迎新老客户光临___________!
②面对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广告,他___________消费者谨防上当。
③快上课了,小李急急忙忙跑过来,对我说:“___________ ,把那本书递给我。”
A.惠顾 奉陪 久仰 B.惠赠 奉劝 大驾
C.惠存 奉还 赏脸 D.惠顾 奉劝 劳驾
D
【详解】
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存: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①句老店重新营生,表示商店对顾客的欢迎,用“惠顾”恰当。奉陪:敬辞,陪伴,陪同做某事;奉劝:敬辞,劝告;奉还:敬辞,归还;句意有劝告的意思,“奉劝”恰当。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久仰: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见面;赏脸:用于请对方接受请求或馈赠;大驾:敬辞,称对方;句中请别人帮助递书,“劳驾”恰当。故选D。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
A.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B.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C.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平解。
D.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E.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F.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根据课本内容,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选四作答)
①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②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③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⑤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文名句。
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将现实与梦境巧妙结合,表达其爱国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F (2)①星汉灿烂 ②不义而富且贵 ③断肠人在天涯 ④便引诗情到碧霄 ⑤巴山夜雨涨秋池 ⑥杨花落尽子规啼 (3)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详解】
(1)A.升—生;
C.不平解—不解平;
D.峰—烽;
E.冶—治;
故选BF。
(2) 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作答时,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准确。注意“汉、涯、霄、杨”易写成别字,“阑”的笔画易写错。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唐僧收的二徒弟是①_____________,在天庭曾官封②_______________。
(2)孙悟空的形象特别符合猴子的特点,如孙悟空①“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现出猴子爱吃桃子,在浮屠山乱捣禅师的②“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猴子的顽皮、易怒。
(1)猪八戒(猪悟能、猪刚鬣); 天蓬元帅。 (2)偷吃蟠桃(大闹蟠桃宴) 乌巢(巢穴、窝巢)
【详解】
(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西游记》唐僧有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交代猪八戒本是天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名为猪刚鬣。在高老庄入赘,被经过的唐僧收为徒弟,取名八戒。他成为唐僧的第二个徒弟。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特点及故事情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是人猴的统一体,他的动作神态、行为习惯更多地保留着猴的特点。题干中提示“爱吃桃子”,与之相关的情节便是偷吃蟠桃。《西游记》第五回,王母娘娘开蟠桃大会,让七仙女到蟠桃园摘取仙桃,孙悟空在得知蟠桃会没请自己后,盗桃偷丹,扰乱蟠桃会。顽皮易怒,题干中提示“浮屠山”。《西游记》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写,乌巢禅师修行在浮屠山,见唐僧三人走过来,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与唐僧师徒说话。唐三藏,定要问西天取经的路程多少,孙悟空不满意他的回答,在禅师化作金光径上乌巢而去时,举铁棒往上乱捣。
阅读《狼》,完成下面小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投以骨/静以修身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学而不思则罔
C.狼不敢前/尊君在不
D.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止增笑耳
2.把“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夫与狼的斗争过程,可概括为:屠夫遇狼一屠夫御狼一屠夫惧狼一屠夫杀狼。
B.“投以骨”表现屠夫的侥幸心理,“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狼的狡猾。
C.文章的中心句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晃,禽兽之变诈儿何哉?止增笑耳!”
D.文章告诉我们,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要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1.B
2.过了一会儿, 一只狼径直离开了, 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3.A
【分析】
1.A.把/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B.表转折,译成“但是”/表转折,译成“但是”;
C.否定副词/同“否”;
D.停止,停下/同“只”,只是;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犬”名词用作形容词“像狗一样”;“犬坐”意思是“像狗一样的蹲坐”。重点词语:少时,过了一会儿;径去,径直离开;其一,其中的另一只。
3.A. 屠夫与狼的斗争过程,可概括为:屠夫遇狼—屠夫惧狼—屠夫御狼—屠夫杀狼,“惧狼”应在“御狼”之前。故选A。
【点睛】
参考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善。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奖。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州里:乡里。惟;思,考虑。疾:奋力,用力。
1.请解释下列词语。
(1)齐人有好猎者 好:_________________
(2)狗良则数得兽矣 数:_________________
2.齐人“田猎之获,常过人矣”的原因是( )
A.齐人好猎且旷日持久 B.家贫狗恶,家富狗良
C.疾耕家富,非独猎也 D.疾耕家富,家富狗良
1. (1)喜欢(爱好、喜好) (2)多次(屡次、几次)
2.D
【分析】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作答此题,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及通假字、古今异义。本题这两个字是多音字,注意根据字音判断字义。好(hào),喜好,爱好;数(shuò),屡次,多次。
2.本题考查内容。作答此题要通读全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回答。齐人最初打猎是得不到野兽的,原因是狗不好,想要得到好狗,需要家里富有才行,于是回家耕作,家里富有了,买到好狗,之后打猎获得的野兽常常比别人多。所以齐人“田猎之获,常过人矣”的原因,关键词在“疾耕、家富、狗良”,综合分析,D项正确。故选D。
【点睛】
参考译文:齐国有个喜欢打猎的人,花费很多时间却得不到野兽。他在家就愧对家人,在外就愧对朋友邻居,(他)之所以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他)想要得到好狗,但家里贫困没有办法。于是(他)回家勤奋耕作,勤奋耕作就家庭富有,家庭富有就有办法得到好狗,有了好狗就经常得到野兽。(他)狩猎获得的野兽,常常超过其他人。不只是打猎(如此),许多事情也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君”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峨眉山上高悬着半轮秋月,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仿佛和江水一起流动。
2.指“友人”,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分析】
1.本题考查诗句内容。作答时注意理解诗句中的意象,描摹诗句所展现的意境。半轮秋,形似半个车轮秋月;影,是月亮的影子;入,倒映;江水流,流动的平羌江水。此句有山有水有月影,用语言描绘画面:峨眉山上高悬着半轮秋月,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面,江水流动,月亮的影子仿佛也在流动。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情感。作答此题,要结合诗的写作背景和诗中关键词语分析阐释。这首诗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中抒写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一二句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第三句写出发和前往的地点,第四句写思念友人之情。君,指友人。“思君”即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再写出诗句意思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阿喜的花篮
琦君
①阿喜的手最最灵巧。有一次,他用软软的嫩柳条编了个好漂亮的小花篮,我把心爱的蜡制洋娃娃坐在里面,拎去给隔壁玉英看,玉英央求说:“小春,你可以借我玩一天吗?明天就还给你。”她正生病躺在床上,我当然应该借她玩的,第二天去看她时,她抱歉地对我说:“为了要研究花蓝是怎么编的,我把它拆开来却编不回去了。”
②“那么蜡洋娃娃呢?”我连忙问她。“蜡洋娃娃的一只手膀,也被我睡觉时不小心压断了。小春,我真对不起你啊!”我好生气,跺着脚说:“你怎么把我借你玩的东西统统弄坏了。你是存心的,我不跟你好了。”
③我转身奔回家来,坐在门槛上大哭,阿喜吃惊地问我跟谁吵架了。我说:“玉英好坏,拆掉你编的花篮,又弄断我的蜡洋娃娃,她一定是妒忌我才这样做的。”
④阿喜一声不响地走开了,我奇怪他怎么不说话,就追过去对他再说一遍。他低声地说:“你别再讲,我已经听见了。”
⑤“那你为什么不理会我?”“你哭得那么起劲,一口咬定玉英坏,叫我说什么?你们一向那么要好,我知道玉英一点也不坏,只是不小心弄坏了你的东西,你不应该这么想的。”
⑥我低下头,说不出话来。阿喜说:“我再来编一个花蓝,你去摘些鲜花放在里面,拎去给玉英,对她说,等她病好了,我会教你和她编花蓝。那个蜡洋娃娃,你拿回来,我给你修好。”
⑦“真的?”我马上抹去眼泪,帮着阿喜摘柳条,守着他很快就编好了花蓝。我在院子里采了一朵大红茶花,和一枝香喷喷的白玉兰放在里面,兴冲冲地拎去给玉英,她正喝了药,盖着被子出了一身汗,红喷喷湿漉漉的脸从被头冒出来,一眼看见我和我手中的花蓝,张开嘴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⑧“玉笑,这个花蓝是阿喜特地编了给你的,阿喜说他会教你和我编呢。”“好漂亮啊!小春,你们真好,可是那个蜡洋娃娃的手膀…… ”“不要紧,我拿回去阿喜会给我修补。”
⑨她把洋娃娃递给我,又从枕头底下掏出一个拇指那么大的花布娃姓,塞在我的手心里说:“这个布娃姓是我姑妈给我做的,我好喜欢,但是我把它送给你。”好可爱的布娃娃啊!比我的蜡娃娃还好玩。我捉在手心里奔回家来,摊开手给阿喜看、给妈妈看,我忽然觉得玉英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⑩妈妈看我这么高兴,也高兴地笑了。她慢条斯理地说:“小春何!你看玉英对你多好,她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送给你。你以后也要这样,不要总是把自己玩厌了的东西给别人,这才是相亲相爱嘛。还有阿喜他多好,总是用灵巧的手,做出各种各样的小玩意,让你送朋友,给朋友快乐。”
⑪我听了妈妈的话,想到刚才实在不应该为断手膀的蜡洋娃娃跟玉英生气,我太小气了。我应该学阿喜,欢欢喜喜地为人编美丽的花蓝,带给别人快乐。
(选自琦君《琦君说童年》)
1.本文围绕“花篮”来写事件。请根据文本,完成表格。
事件的经过 | “我”的情感 |
阿喜编花篮给“我”,“我”借给玉英玩 | 高兴、愿意 |
①___________________,压坏蜡洋娃娃 | ③____________ |
阿喜开导“我”,再编了一个花篮 | ④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她回赠“我”花布娃娃 | 非常高兴、惊喜 |
2.结合上下文,说说“我低下头,说不出话来”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的阿喜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写出两点,并简要分析。
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握在手心里奔回家来,摊开手给阿喜看、给妈妈看,我忽然觉得玉英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5.本文题目“阿喜的花篮”有双重意味,请你用简要的语言表述出来。
1. ①玉英拆掉花篮 ;②“我”送花篮给玉英; ③生气(伤心、难过); ④转悲为喜(惭愧到兴奋)
2.①阿喜的话说得很有道理;②“我”错怪了玉英(或我误会玉英、错认为玉英坏等);③“我”感到难过(惭愧、愧疚)。
3.①阿喜善良大度,玉英损坏阿喜编的花篮,他却丝毫不计较。
②阿喜善解人意(善于开导、安慰人),他理解玉英,并主动再编个花篮让“我”送给玉英。
4.①运用了动作描写,“捏”“奔”“摊开”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我”对花布娃娃的喜爱,以及急迫想给阿喜和妈妈看的心情。②运用了心理描写,“觉得”一句,写出5.①阿喜编的美丽花篮。②阿喜的花篮,带给别人的快乐,表现了我们美好的友谊,体现了阿喜善良美好的品质。
【分析】
1.本题考查梳理概括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变化。作答此题,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了解事件的经过,再结合具体段落梳理概括,同时从文中提炼表示情感变化的词语。①段阿喜编花篮,“我”把花篮借给玉英玩,“我当然应该借她玩的”,表明我是愿意的,高兴的;①②段“我把它拆开来却编不回去了”“蜡洋娃娃的一只手膀,也被我睡觉时不小心压断了”可概括“玉英拆掉花篮,压坏蜡洋娃娃”,“我好生气,跺着脚”提炼表达情感的词语“生气”,③段“坐在门槛上大哭”,说明我很“难过”;③—⑥段阿喜开导我,再编了一个花篮,“我低下头,说不出话来”“我马上抹去眼泪”表明我听了阿喜的话后,对自己之前的想法感到“惭愧”,听到可以教我编花篮、把蜡洋娃娃修好,我“转悲为喜”。⑦—⑨段,我把新编的花篮送给玉英,“她把洋娃娃递给我”,“我忽然觉得玉英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很惊喜、高兴。
2.本题考查理解关键语句。作答时,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作分析。⑥段“我低下头,说不出话来”是在听了阿喜的话之后,阿喜说“你们一向那么要好,我知道玉英一点也不坏,只是不小心弄坏了你的东西,你不应该这么想的”,这让我认识到,是我错怪了玉英,她并不坏,“一口咬定玉英坏”我为之前的想法感到惭愧。“说不出话来”是因为我觉得阿喜的话是有道理的,没有理由再争辩。答题时注意分点概括。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通读全文,从人物的言行、与人物有关的事件进行分析概括。①段中阿喜手巧,对人友好,编花篮送给我;玉英拆掉的是阿喜编的花篮,但他没有计较,更没有生气,说明他和宽容、大度,善良;③段中看见我坐在门槛大哭,关心地询问,可以看出他细心体贴,关心别人;劝说我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善解人意,善于开导,又很会安慰人;主动再编个花篮让“我”送给玉英,说明他理解玉英,并很善于化解矛盾。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此题,要选好角度,再结合句子所写内容分析表达效果,注意句子表达的情感。本题指定角度“人物描写”。先判断描写方法。“握、摊、奔”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我急于把布娃娃给阿喜和妈妈看的情形,写出了我当时急切的心情。人物情感层面,这焦急的心情实际表明了我对布娃娃的喜爱。“我忽然觉得玉英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对玉英情感的变化,之前曾因为花篮的事觉得她坏,现在认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最”表明感情的加深。
5.本题考查文题含义。题干中“双重意味”提示我们可从表层和深层的角度分析。“阿喜的花篮”表面指阿喜编的花篮,具体可见的实物。阿喜的花篮是我和玉英都喜欢的,带给我们快乐。在我与玉英出现矛盾时,阿喜用善解人意的劝说和再次编的花篮,帮助我们化解了矛盾,让我们重新感受拥有友谊的快乐。因此阿喜的花篮深层含义是阿喜的善良美好的品质带给别人的快乐。
以《请相信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至少有一处服务于主题的细节描写;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范文
请相信我
亲爱的爸妈,我真的非常感谢你们这些年事无巨细地包办式养育,让我除了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之外几乎不用操心其他的任何事情。只是你们忘记了,我需要学习的可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这些只是一部分,为了将来能够成长为一个强大的人,我还必须要学会独立面对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独立承担责任,要学会很多很多。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请你们要,相信我。
老爸,你还记得吗?有一天,天气非常好,凉爽的春风迎面吹向我,一望无际的蓝天上点缀着几处淡淡的白云,我在村里的路上悠闲地骑着自行车,后来我发现,我骑得越快,天上的云也跟着我似的飘得更快,哼!不相信我甩不掉你,我越骑越快,感受着速度带来的风驰电掣的感觉,突然,脚蹬一下子失去了动力,再使劲蹬也无济于事了,原来是自行车的链条掉了。天上的白云依然轻盈地漂浮着,可是本来开心的我却很不高兴地推着自行车回家了,准备拿出工具,尝试着自己修好自行车。刚好被你看见了,你直接夺过我手上的工具,三下五除二就把链条装好了,还轻描淡写地对我说:“总干‘掉链子’的事!这种活你干不了的,我帮你修吧,你去写你的作业就行啦!”我有些悻悻地走开了,心想着:我不会修,你可以在旁边指导我嘛!你肯相信我,我就一定可以。
结果后来有一次,放学路上自行车链条又掉了,我又不会修,没办法,只能一路推着自行车回家了。如果上次自行车链条掉了的时候我能学会如何修理,这一次我就能自己修好,不再干这样“掉链子”的事了。亲爱的爸妈,这样的事情还非常多,你们不相信我能做到,所以你们把一切稍有难度的事情都替我做完了。我便这样轻易地失去了本该学会的很多东西,失去了我成长的机会。
亲爱的爸妈,陶行知曾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我可以自己修理好自行车链条,我可以自己洗衣服,我可以自己做好一顿饭,我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只要你们肯相信!
请相信我!你们的信任会让我更加坚强,我就一定能够学会独立面对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独立承担责任,学会很多很多,将来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强大的人!
【详解】
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一、审题。题眼“相信”意思是互相信赖,信任。“请相信我”表达一种需求,希望得到信赖和信任,也暗示曾经缺少信赖和信任,才会有这种强烈的需求。“请相信我”也表达一种被肯定被认可的愿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
二、立意与选材。我们可以采用扩展题目的方法探究立意和选材。请谁相信我?谁,可以是具体的人,爸爸妈妈,老师,朋友等;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情感,如未来,理想,诚信、认真等。相信我“什么”?相信我可以独立,相信我可以成功,相信我能做到诚信,相信我可以认真,不再马虎等。为什么要“请”你相信?因为曾经不曾拥有这份相信,因为缺少这份相信,因为特别需要这份相信,所以渴望得到。因此立意不难把握,材料选择范围也较广,亲情友情、成长经历、理想未来皆可。
三、行文。本次作文限定体裁为记叙文,要求至少有一处服务于主题的细节描写。行文时,注意所写事例要具体,要生动再现当时的情境,精彩的细节描写更有助于增强作文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