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2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日:“七录”。
1.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
①弗之怠:
②负箧曳屣:
③后名读书之斋日:
④溥幼嗜学: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
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译:
3.比较[甲][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
答:
4.读了[甲][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答:
1、答案:①懈怠,放松;②背;③命名;④爱好。
2、答案:①抄录完毕后,跑着把书送回去,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像这样六七次才停止。
3、④学习勤奋,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
②不畏艰辛,克服困难,即使手足皲裂,仍不辍学习。
4、能围绕“勤奋”、“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中的一点谈感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