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学常识及鉴赏
>
小说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25
更新时间:2021-07-31
纠错
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朱伯的“玩具诊所”又来了新客人。“几岁啦?”朱伯推了推眼镜,做术前询问。问年纪,是朱伯接待所有“小朋友”的第一件事情。

②年轻时,朱伯是研究所里做什么都要精益求精的工程师。 后来,他开了间“玩具诊所”,专门修补上了年头的玩具:毛绒娃娃、火车侠、奥特曼……成为玩具修复师以来,朱伯早上8点起床,有时忙到晚上12点,至今已修复了数千个玩具。他喜欢叫玩具患者为“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故事。

③这次接待的“小朋友”是一只叫灰灰的小熊,它的绒毛因为被反复抚摸已不再立体,一条胳膊还裂了道口子。灰灰今年33周岁,是主人丽丽4岁生日那天,父亲送的礼物。从此以后,灰灰就一直在主人身边,跟着她走南闯北。父亲去世后,灰灰的意义更不一样了。它也有了生命的存在,有年龄,有性别,有情绪,有生长变化,就像家人一样。

④丽丽和灰灰的相处甜蜜温馨,数十载的陪伴成为最珍贵的记忆。来找朱伯前,她犹豫要不要给灰灰做一次大手术,后来还是决定只做简单修复。

⑤狭长楼梯尽头的房间里,朱伯已经在准备微创手术了。工作台上放着两盏台灯,铁盒里放着钩针、剪刀、断线器、修毛器等“手术器械”。像侦探福尔摩斯一样,他在房间里整理思路,用放大镜观察、甄别、判断,拍三视图搞清“病因”,挑选颜色相近的绒线,尽量保留记忆的痕迹。

⑥手术开始了,朱伯把灰灰握在手里,小心翼翼地抚摸,时不时和灰灰聊两句。他弓着身子,眯起眼睛穿针引线,细细地缝合灰灰胳膊上裂开的口子。灯光洒下来,空气里充满温柔的专注。

⑦回溯玩具修复这份职业的开端,还是朱家的“内需”。朱伯修复的第一个玩具是儿子的“北极熊”,修了三次、儿子都不满意。“嘴巴不对,这不是我的明明了”,儿子抱怨。原来玩具还被儿子取了名字。自认手巧的朱伯不服气,再三琢磨,多次打样,一直到孩子满意。

⑧灰灰的胳膊缝合后、接着进入清洗程序。 “修玩具啊,复杂得 一塌糊涂 ” 朱伯感慨。通常,年纪越大的玩具越难清洗,但朱伯自有一套秘诀。只见他在40℃左右的温水中加入“独家试剂”,先将灰灰浸泡3分钟,再用刷子小幅度来回刷洗,一盆清水慢慢地变黄。“独家试剂”没有碱性成分,能分解上面的污渍,同时不会对绒毛产生伤害。洗完后的风干过程也很有讲究,温度要保持在25℃,湿度50%,吹风机、暖炉、温度计等缺一不可。

⑨“动的都是一点点,你看不出来,我看得出来。”朱伯说。每一个缝合修补的玩具背后都是一个失而复得的童年,修玩具不仅是技术上的修复,更是心理褶皱的抚平。

⑩两小时过去了,手术很成功。朱伯用小牙刷在灰灰的两颊上轻轻地梳理,因为反复抚摸而塌陷的绒毛又竖了起来, 它圆乎乎的脸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漾起了笑意

“哎呀,这样微笑就回来了,你看是不是? ”朱伯带着上海味的普通话温柔软糯,还有几分笑意。丽丽端详了一阵,小心翼翼地在灰灰胸口系上蝴蝶结。

她的童年回来了。

1 ⑧段加点词“一塌糊涂”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

2 概括朱伯修复小熊的经过。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梳理绒毛

3 对第 ⑦段插叙的作用分析 不恰当 的一项是(

A 交代朱伯从事这份职业的起因。

B 表现父子矛盾,增加了可读性。

C 突出了玩具对孩子的情感价值。

D 补充背景材料,避免平铺直叙。

4 分析第 ⑩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

5 请为本文选择合适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A.玩具修复师    B.童年回来了

查看答案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小说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 难以说清

2 缝合胳膊 清洗吹干(风干)

3 B

4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小熊修复后可爱的样子,表现朱伯技艺的高超,以及修复小熊后的欣慰之情。

5 A “玩具修复师”点明了主人公朱伯的身份;与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致;“修复”一词还隐含了对朱伯精益求精和人文精神的赞美。

B “童年回来了”题目具有文学色彩,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与结尾形成呼应;突显朱伯修复玩具的意义;也是对朱伯精益求精和人文精神的赞美。

【分析】

1

本题考查词语含义。注意结合语境理解。 “一塌糊涂”指乱到不可收拾;糟到不可收拾。结合第⑧段“灰灰的胳膊缝合后、接着进入清洗程序。‘修玩具啊,复杂得一塌糊涂。’朱伯感慨。通常,年纪越大的玩具越难清洗”可知,细致的缝合之后紧接着是复杂的清洗程序,可见修复“年纪大”的玩具,其程序之多、过程之讲究、难度之大,因此“一塌糊涂”在文中指的是修玩具的过程很复杂,难以说清。

2

本题考查文章情节的梳理与概括。朱伯修复小熊的经过在文章第 ⑥至第⑩段,找出关键词句进行提炼作答。

一空:根据第 ⑥段“他弓着身子,眯起眼睛穿针引线,细细地缝合灰灰胳膊上裂开的口子”,可概括为:缝合胳膊。

二空:根据第 ⑧段“灰灰的胳膊缝合后、接着进入清洗程序”“洗完后的风干过程也很有讲究”,可概括为:清洗吹干(风干)。

3

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文章第 ⑦段是一段插叙,介绍了朱伯开始从事玩具修复这份职业的缘由。修了三次,儿子都不满意甚至抱怨,但“自认手巧的朱伯不服气,再三琢磨,多次打样,一直到孩子满意”,从中可以看出朱伯对工作的精益求精、自信、有耐心,以及对孩子深沉的父爱。因此选项 B “表现父子矛盾”的分析不恰当。故选 B

4

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首先分析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 “漾起了笑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修复后的小熊鲜活可爱的样子;联系前文“两小时过去了”“用小牙刷在灰灰的两颊上轻轻地梳理,因为反复抚摸而塌陷的绒毛又竖了起来”,可知小熊能重新“漾起了笑意”离不开朱伯高超的技艺,画线句子从侧面烘托出了朱伯技艺的高超;“笑”字营造出轻松的氛围,结合下文的“‘哎呀,这样微笑就回来了,你看是不是?’朱伯带着上海味的普通话温柔软糯,还有几分笑意”分析,这句话衬托出朱伯修复好小熊后的欣慰之情。

5

本题考查为文章拟写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不仅能吸引读者,夺人眼球,而且能正确而生动地概括全文。此题答案不唯一,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即可。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玩具修复师朱伯每天修补各式各样的玩具,每个玩具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朱伯凭借他高超的技艺,不仅修复了玩具,还修复了无数的童年回忆。

选项 A “玩具修复师”直白清晰,直接点明了主人公朱伯的职业身份;“玩具修复”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文中“年轻时,朱伯是研究所里做什么都要精益求精的工程师。后来,他开了间‘玩具诊所’,专门修补上了年头的玩具:毛绒娃娃、火车侠、奥特曼”“修玩具不仅是技术上的修复,更是心理褶皱的抚平”可知,“修复”一词还表现出朱伯对工作的精益求精,以及作者对他人文精神的赞美之情。

选项 B ,在朱伯心中,他把每个玩具患者都称为 “小朋友”,“童年回来了”这一标题富有文学色彩,吸引读者兴趣;与结尾“她的童年回来了”相呼应;结合文中“每一个缝合修补的玩具背后都是一个失而复得的童年,修玩具不仅是技术上的修复,更是心理褶皱的抚平”可知,这一标题还点明了朱伯修复玩具的意义 —— 修补玩具,修复 “一个失而复得的童年”,也是对朱伯精益求精和人文精神的赞美。

=
类题推荐:
小说
难度:
使用次数:176
更新时间:2012-06-16
加入组卷
1.

碧浪清波

李昌祥

十五岁的肖咨询对着穿衣镜,悄悄给前额披下了一绺黑发,像极了小女孩额前的刘海。妈妈见了,知道儿子有了对美的冀望了。

这天午后,肖咨询悠哉闲哉,把目光落在了爸爸给他订阅的报纸上。一个 “ 碧浪清波 ” 的词语,跳进了他的眼帘,一下子像攫住了他的什么,让他不由地想到了王维的那句 “ 清泉石上流 ” :崖涧青石上,一股潺潺流淌的山泉,清清亮亮,洁如甘露 ……

被 “ 碧浪清波 ” 这个词语吸引,还因为他的爸爸是河长。那天,他在石碛河的告示牌上看到 “ 河长 ” 一栏填着爸爸的名字时,一下子意识到了作为河长儿子的责任。

开学前,肖咨询顺着石碛河边往下游巡查。一路堤岸都改造成了沿河公园,岸柳成行,乔木葱茏。走到河口江边,视野一下开阔了。江面上正缓缓游动着好多大轮船,一艘艘地打眼前游过。远处的长江三桥,两座桥塔像两条巨人的长腿,立定在江边,朝南朝北伸展着力大无穷的长臂,任车流在桥面上飞奔。这一切让肖咨询目不暇接,几乎忘掉了巡河。

肖咨询又想起了 “ 碧浪清波 ” 这个词,他低头看看身边的石碛河水,水面上倒也没什么漂浮物,但水质还够不上碧清。 “ 碧浪清波 ” 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这事儿本不该他操心,但谁让他是河长的儿子呢?如此一想,对河水净度的追求,便分外地强烈起来。于是,肖咨询便有了寻找泉流的冲动。

听大人们说过,石碛河水是从北面浦老山、西面驷马山上汇集而来的。浦老山的另一面流出了滁河。 “ 环滁皆山也 …… ” ,涌上心头的这篇古文,让他决定一探究竟。他不声不响,早上了列车,去滁州,去琅琊,看酿泉。

赶到酿泉时,正值夏日中午。一潭蓄泉,早被大大小小的孩子国满了,他们正与泉流嬉戏呢。肖咨询想囔囔一声: “ 怎么能全跑水里闹呢?不把清泉搅脏了? ” 近前才发觉,流淌在石块上的清泉,依然如玉般清纯。肖咨询瞄着瞄着,便有些情不自禁起来,随手扒了鞋袜,也站在了泉流中。水花晶莹,清凉的泉水在他脚趾间跳跃。他张大了嘴,在心里狂呼:我知道清流是什么样子了,我知道清流该是什么样子了! ”

什么时候石碛河水也能像山中清泉那样呢? ……

回家后妈妈问他去哪儿了,他告诉妈妈自己去滁州醉翁亭了。妈妈接口道: “ 出去走走挺好,过两天你再陪姥姥去深圳旅游,看看港珠澳大桥,开开眼界。 ”

终于见着了巍峨的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跨海大桥,雄立在海上,好个海天奇景呢。这无边无际的大海,正在他面前展开一片蔚蓝,比万里晴空还纯净。在人工岛上直面海水,看晶莹剔透的波浪翻涌着,肖咨询再一次想起了 “ 碧浪清波 ” 这个词。浩瀚海洋上的碧浪清波,炽热得他心旌摇曳。

看到了!看到了! ” 肖咨询迎着海风,额前细发随风飘动着,一双明眸凝视着碧浪清波。姥姥以为小孙儿是在对着港珠澳大桥发出欢呼呢,把孙儿送回女儿女婿手中时笑着说: “ 孩子看得眼都不眨一下呢 …… ” 说着,姥姥亲昵地摸了摸孙儿额前细软的黑发。

肖咨询侧起脸,朝爸爸妈妈一字一句道: “ 爸爸,我看到了大海的碧浪清波,石碛河水要能治理成那样,我们才算是当好了河长。 ”

爸爸一下惊住了,脱口道: “ 人小心眼大呢,小子行! ”

(选自《北京文学》 2021年第4期,有删改)

16 . 读完此文,少年肖咨询让图图和你想到了 “唯美”“责任”“探寻”这几个词语。你结合文章内容,围绕其中一个词语谈谈感受。

17 . 文中画线句与前文哪些内容相照应?你概括给图图听。

18 . 班级开展戏剧创编与表演活动,图图想把这篇小说改成短剧,你帮他完成。

( 1)给在港珠澳大桥看见大海时的肖咨询配一段内心独白。(50字左右)

( 2)为上面的内心独白选配背景音乐时你选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结尾部分(歌词见下),你向图图说明了理由。

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小说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姑姑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