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言文阅读
>
历史事件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239
更新时间:2021-07-31
纠错
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成化丁酉,王端毅公恕来巡抚云南,不挈僮仆,惟行灶一,竹食箩一,服无纱罗,日给惟猪肉一斤,乳豆二块,菜一束,酱醋水皆取主家结状, 无所供。其告示 “欲携家僮随行,恐致子民嗟怨, 是以不恤衰老,单身自来 。意在洁己奉公,岂肯纵人坏事 ”云云。人皆录辞而焚香礼之。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 无所供 __________ 2)其告示 __________

2 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因此不顾及自己年老体衰,未成家就前来。

B 因此不顾及自己年老体衰,独自一人前来。

C 因此不照顾年老体衰的家人,独自一人前来。

D 因此不照顾年老体衰的家人,未成家就前来。

3 从文中看,王恕不带家僮随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回答)。文章体现了王恕 _______________ ”的品质。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 另,另外

2 B

3 担心引起百姓抱怨 洁己奉公

【分析】

1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作答时先理解整句话的意思,再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 )另外没有什么供给的东西。更:另,另外。

2 )他的告示上说。云:说。

2

本题考查句子翻 译理解。翻译时,必须遵循 “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是以:因此。恤:顾及。单身:独身一人。自:自己。

A.“单身”的理解错误,单身不是未成家。

B.理解正确。

C.“恤”“衰老”的理解错误,“恤”顾及的意思,“衰老”指自己的年老体衰。

D.“恤”“单身”理解错误。

故选 B。

3

本题考查分析内容概括人物形象。抓住关键句子回答。根据 欲携家僮随行,恐致子民嗟怨 可知,王恕不带家僮随行的原因是担心引起百姓抱怨;根据 意在洁己奉公,岂肯纵人坏事 可知,文章体现了王恕洁己奉公的品德。

【点睛】

译文:

明宪宗朱 见深生化丁酉年间,王恕到云南做巡抚,不带一个书童与仆人,只带领一个可移动的炉灶,一个盛事物的竹筐,穿的没有罗纱衣服,每天吃的只有一斤猪肉,两块乳豆腐,一捆菜,酱、醋、水等生活用品都是自己从主人家获取,另外没有其他供给的东西了。他发布告示说:(自己)想携带家眷仆人随他同行,恐怕招致百姓的怨愤,因此不顾及自己年老体衰,独自一人前来。打算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哪里肯放纵别人坏了大事 ”等等。人人都记录他的话语,点燃香火表示恭敬,以礼相待。

=
类题推荐:
历史事件类
难度:
使用次数:222
更新时间:2011-12-29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215题。(12)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选自《陈涉世家》)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会天大雨,道不通(____________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____________

13.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例句: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A.辍耕之垄上

B.怅恨久之

C.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D.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你如何评价他们的这种做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10
更新时间:2014-05-11
加入组卷
1.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第二板已            百废

    B. 字素无备者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C. 木为之者            醒能述文者         

D. 其印为予群所得        隶而

1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字平如                         

   2再火令药熔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持就火炀之。                   翻译:_________

  2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_________

13.活版印刷中为什么用胶泥做字模?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2分)

    答: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54
更新时间:2014-05-11
加入组卷
1.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第二板已            百废

    B. 字素无备者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C. 木为之者            醒能述文者         

D. 其印为予群所得        隶而

1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字平如                         

   2再火令药熔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持就火炀之。                   翻译:_________

  2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_________

13.活版印刷中为什么用胶泥做字模?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2分)

    答: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57
更新时间:2014-05-15
加入组卷
1.

阅读《活板》(节选),完成第10-13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      冒:                  

2)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          具:                   

11.1)《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一句中“以”是“因为”的意思,文中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一句中“以”的意思是                 。(1分)

2)《三峡》“素湍绿潭”一句中“素”是“白色”的意思,《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一句中“素”是“一向,平素”的意思,本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一句中“素”的意思是                 。(1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翻译:                

13.根据选文的内容,将下面这段文字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活板是北宋的毕昇于庆历年间发明的,这一技术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后来沈括在《活板》一文中专门介绍了活板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其中在活板的制作方面重点写了_____ _两个环节,为了介绍得更清楚,他还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用“___”形容所刻字的厚度,用“____”形容整板字模的平整。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姑姑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