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言文阅读
>
历史事件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296
更新时间:2023-01-04
纠错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 · 告子上》)

【乙】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 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 “吾誓与城为殉, 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 “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 “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选自《梅花岭记》,有删改)

注: 【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谥号。因曾担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 阁部

8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故 有所不辟也 患:忧虑,担心

B .所识穷乏者 我与 得:同 ,感恩、感激

C .是亦不可以 已:停止

D .被 至南门 执:押解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乡 身死而不受 汝当以同姓 吾后

B .所欲有甚 生者 乃取一葫芦置

C .舍生 取义者也 遂为诸将所拥

D .蹴尔而与 诸将果争前抱持

10 .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开篇通过类比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B .乙文记述了江都城被攻陷后,和硕豫亲王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大骂而死,他的部将遵照他的遗言将他葬在梅花岭上。

C .甲文孟子善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乙文饱含深情地叙述了史可法的悲壮事迹,极具感染力。

D .甲文孟子认为 正义 ”“ 大义 比生命重要,能给予人不苟且偷生、不避祸患的勇气;乙文史可法用行动捍卫了他心中的 大义

11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 )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A    9 D    10 B    11 .( 1 )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2 )但(在)匆忙慌乱中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

【解析】 8 A .句意: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患:祸患,灾难;

故选 A

9 A .介词,为了 / 动词,作为;

B .介词,引出比较的对象,比 / 介词,在;

C .表顺承,可不译 / 表修饰,可不译;

D .均为代词,都译为

故选 D

10 B .根据【乙】文第二段结尾处 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可知,到最后未寻得史可法的尸骨,于是拿史可法衣冠代替尸骨埋葬在梅花岭上; 他的部将遵照他的遗言 将他 葬在梅花岭上 表述有误;

故选 B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 )万钟:优厚的俸禄;辩:同 ,辨别;何加:有什么益处;

2 )然:但是;仓皇:匆忙慌乱;为:替。

【点睛】【甲】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为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 );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 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

【乙】参考译文:

顺治二年乙酉(年)四月,江都被(清兵)围困的(形势)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知道局势(已)不可挽救,(就)召集众将领告诉他们说: 我发誓与扬州城同作殉国(之物),但(在)匆忙慌乱中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 副将军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示愿意)担负这一任务。忠烈高兴地说: 我还没有儿子,你应当凭同姓的关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写信(禀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记入(我的)家谱,排在(太夫人的)孙儿辈中。

二十五日,(江都)城沦陷,忠烈抽出刀来自刎。众将领果然争着上前抱住他(不让他自杀)。忠烈大声呼唤德威,德威(悲痛)流泪,不能举刀,于是被众将领簇拥着走。到小东门,清兵像密林般地到来,副使马鸣骤、太守任民育和都督刘肇基等众将领都战死了。忠烈就瞪着眼看敌人说: 我就是(大明朝的)史阁部 。被(俘)押到南门,和硕豫亲王用 先生 (的名称)称呼他,劝他投降。忠烈大骂而死。当初,忠烈(留下)遗言: 我死后应葬(在)梅花岭上。 到这时,德威寻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花岭上)。

=
类题推荐:
历史事件类
难度:
使用次数:222
更新时间:2011-12-29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215题。(12)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选自《陈涉世家》)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会天大雨,道不通(____________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____________

13.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例句: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A.辍耕之垄上

B.怅恨久之

C.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D.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你如何评价他们的这种做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10
更新时间:2014-05-11
加入组卷
1.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第二板已            百废

    B. 字素无备者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C. 木为之者            醒能述文者         

D. 其印为予群所得        隶而

1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字平如                         

   2再火令药熔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持就火炀之。                   翻译:_________

  2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_________

13.活版印刷中为什么用胶泥做字模?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2分)

    答: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54
更新时间:2014-05-11
加入组卷
1.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第二板已            百废

    B. 字素无备者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C. 木为之者            醒能述文者         

D. 其印为予群所得        隶而

1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字平如                         

   2再火令药熔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持就火炀之。                   翻译:_________

  2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_________

13.活版印刷中为什么用胶泥做字模?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2分)

    答: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57
更新时间:2014-05-15
加入组卷
1.

阅读《活板》(节选),完成第10-13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      冒:                  

2)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          具:                   

11.1)《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一句中“以”是“因为”的意思,文中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一句中“以”的意思是                 。(1分)

2)《三峡》“素湍绿潭”一句中“素”是“白色”的意思,《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一句中“素”是“一向,平素”的意思,本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一句中“素”的意思是                 。(1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翻译:                

13.根据选文的内容,将下面这段文字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活板是北宋的毕昇于庆历年间发明的,这一技术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后来沈括在《活板》一文中专门介绍了活板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其中在活板的制作方面重点写了_____ _两个环节,为了介绍得更清楚,他还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用“___”形容所刻字的厚度,用“____”形容整板字模的平整。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王某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