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李尚书景让少孤,母夫人孀居,犹才未中年。夫人性严明, 训 励诸子,言动以礼,姻族敬惮。居东都,诸子尚幼,家贫无 资 。时霖雨久,宅墙夜隋,僮仆修筑,忽见一船槽,实之以钱。婢仆等来告,夫人 戒 之曰: “ 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也。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 ” 乃令闭如 故 、其子景温、景庄皆进士擢第,并有重名。虽贵达,稍息于辞旨犹杖之。景让除浙西,问曰: “ 何日进发? ” 景让忘于审思,对以 “ 近日 ” 。夫人曰: “ 若此日吾或有故,不行如何? ” 景让惶惧。夫人曰: “ 汝今贵达,不须老母可矣! ” 命僮仆斥去衣,箬于堂下。景让时已班白矣,搢绅以为美谈。在浙西,左押衙因应对有失,杖死,既而军中汹汹,将为乱。夫人乃候其受衙,出坐厅中,叱景让立厅下,曰; “ 天子以方镇命汝,安得轻用刑?如众心不宁,非惟上负天子,而令垂白之母羞辱而死,使吾何面目见汝先人于地下? ” 左右皆感咽。 命杖其背,宾客大将拜泣乞之,良久乃许,军中遂息。
7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 训 励诸子 训:教诲
B .家贫无 资 资:钱财
C .夫人 戒 之曰 戒:惩戒
D .乃令闭如 故 故:从前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 的一项是( )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A .若天实以先君 / 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 / 诸孤学问成立他日 / 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B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 / 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 / 为俸钱入吾门 / 以未敢取
C .若天实以先君 / 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 / 诸孤学问成立 / 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D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 / 当令诸孤学问成立 / 他日为俸钱入吾门 / 以未敢取
9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景让母亲认为僮仆把船槽卖钱会招来灾祸,应该谨镇对待非正常途径得到的东西。
B .景让母亲寡居时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受到烟亲族人的敬重,被搢绅传为美谈。
C .景让母亲责罚头发已花白的景让,因为他未按礼仪向母亲禀报到浙西就任的时间。
D .景让母亲斥责景让滥用重刑动摇军心,辜负了皇上重托,也会使年老的母亲蒙羞。
7 . C 8 . D 9 . A
【解析】 7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C. 夫人告诫他们说。戒,告诫;
故选 C 。
8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
句意:如果上天确实是因为我死去的丈夫积留的恩德,怜惜他家里人贫穷而赐给的,希望上天能帮助孤儿们今后学有所成,日后作为俸禄钱拿进门来,这些钱我不能拿。
“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 ” ,是假设的上天怜悯的原因; “ 当令诸孤学问成立 ”“ 他日为俸钱入吾门 ” 是夫人对上天的请求,前一项是后一项的条件,中间应断开; “ 以未敢取 ” 是结论。
据此断句为: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 / 当令诸孤学问成立 / 他日为俸钱入吾门 / 以未敢取。
故选 D 。
9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 根据 “ 僮仆修筑,忽见一船槽,实之以钱 ” 可知,仆人修墙时,忽然发现一个船槽,里面装满了钱。因此本项中 “ 僮仆把船槽卖钱 ” 理解错误;
故选 A 。
【点睛】参考译文:
尚书李景让小时候就没了父亲,他的母亲郑氏寡居,年纪还很轻。夫人是位个性严谨、处事明快的人,教导训诫几个子女,告诉他们做人的道理,族里的人都很敬畏。居住在东都时,家中孩子都还年幼,家中贫穷没有钱财。下了一段较长时间的雨,她家的宅子后面有段古墙因雨水冲刷而在夜间塌陷,仆人修墙时,忽然发现一个船槽,里面装满了钱。奴仆来报告夫人,夫人告诫他们说: “ 我听说如果不劳而获,这是自身的灾难,正人君子要谨慎的是不取不义之财。如果上天确实是因为我死去的丈夫积留的恩德,怜惜他家里人贫穷而赐给的,希望上天能帮助孤儿们今后能学有所成,日后作为俸禄钱拿进门来,这些钱我不能拿。 ” 于是就命家人将钱掩埋得和原先一样。她的两个儿子景温、景庄都是进士及第,而且名声很大。儿子虽然显贵发达,但只要有一点小过错,仍会遭到母亲的杖打。当李景让出任浙西观察使时,夫人问: “ 哪天启程赴任? ” 景让不假思索地回答 “ 最近几天 ” 。夫人说: “ 如果今天就走我觉得还行,为什么不动身呢? ” 景让心里害怕。夫人说: “ 你现在身居高位,不需要我的教导了! ” 命令下人脱去景让的衣服,让他跪在堂下。景让这时已经两鬓斑白,官绅这把件事传为美谈。在浙西,有位副将因应对有失误,被杖刑打死了,接着士兵们愤恨不平,想发动兵变。夫人于是等到李景让上了衙门,就由后室走到厅堂坐下,叱责李景让站在厅下,说: “ 天子交付给你军权重责,怎能能随意动用刑法?万一因此而导致变乱,不只是对上辜负了朝廷厚恩,而且使垂暮之年的老母含羞而死入地,要我拿什么脸面去见你地下的祖先? ” 军中左右的人都感动得呜咽起来。夫人遂命左右杖打他的脊背,宾客和大将都跪拜在地,哭泣着为李景让求情,过了许久,夫人才答应原谅李景让一次,军中的情绪于是得以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