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做1~5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柽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南,余竟仰攀而上。其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②,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③之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久之,幸攀而上。……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削]陡峭。②[陨]坠落。③[摧]崩裂。
1.依据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各写出一个成语。
不以疾也 践之辄陨
2.请把【乙】文中画线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顺后用三个逗号断句。
欲 上 既 无 援 欲 下 亦 无 地 生 平 所 历 危 境 无 逾 此 者。
3.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指攀草根而登 B.皆以美于徐公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甲】【乙】两文段均为山水游记,【甲】文中有一双音节词语可以概括【乙】文所描写的山势特点,请把它写出来,并分析两文在写山势上写法的不同。
1.疾言厉色,疾风(知)劲草,疾足先登;动辄得咎,浅尝辄止。
2. 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
3.B。
4.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5. ①重岩或叠嶂或巘
②【甲】文主要运用直接描写;乙文主要运用间接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