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言文阅读
>
人物传记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02
更新时间:2021-1-1
纠错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甲)暖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

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                         庙堂:

③不可                                   具:

④公退之暇,鹤氅                           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后天下之乐        B.  其价廉而工省也

     ②烟云竹树              ②物喜,不以己悲

C  ①处江湖            D  则何时而乐耶

     ②竹工破                  ②子声丁丁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①求:探求。②庙堂:宗庙和殿堂,指朝廷。③具:全,都。④被:通“披”,披着。

2. BA①连词,表示顺承关系,②助词,与“已”组合成“而已”,罢了,表语气。B连词,因为。C①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代竹子。D①代词,这样;②助词,表状态)

3.①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②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

4.范仲淹忧国忧民;王禹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参考译文:

    黄冈一带竹子很多,大的像椽子那么粗。竹匠把它破开,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因为它既便宜又省工。我因此建造了两间小竹楼,与月波楼相连。登楼远望群山,风光尽收眼底,景色无法一一描绘出来。夏天,最适宜听急雨,有如瀑布飞溅的声响;冬天,最适宜听大雪,有如碎玉撒落的声响。这里适宜鼓琴,琴声和谐悠扬;适宜吟诗,诗韵清新绝妙;适宜下围棋,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丁丁的声音。这一切都是竹楼所给予的。我在办完公事的闲暇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拿一卷《周易》,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水色山光之外,只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罢了。等到酒醒之后,茶品完了,香烧尽了,送走夕阳,迎来明月,这也是贬居生活中的佳境啊。

=
类题推荐:
人物传记类
难度:
使用次数:72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便还家                             ②来此绝境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太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文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桃源人安定快乐的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社会?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06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                          2)陶后有闻(    

3)香远清(                             4)濯清涟而不   

2.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陋室,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表达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你了解他多少?请你写出最能反映他性格的一句诗或能够反映他性格的小故事(故事相对要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莲说》中“爱菊、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牡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周敦颐说莲“出淤泥而不染”,请你从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提炼出这句话蕴含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72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溪行(                    2阡陌交通(   

2)便扶路(                4)欣然往(   

2.文中“乃大惊”显示出挑花源人与世隔绝久远,文中还有哪句也显示了这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有所终”“幼有所养”是大同社会的特征之一,在选文中哪一句具体描绘了这样的生活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什么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桃花源里的人现在想离开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张红梅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