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登顶珠峰 奥运圣火首次点亮世界第三极
中新网珠穆朗玛峰五月八日电 (记者 宋方灿)北京时间八日上午九时十七分,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活动获得圆满结束,携带圣火的十九名突击队员全部登顶,并进行了圣火的传递。圣火成功在珠峰之巅传递,首次成功点亮这个世界最高峰,创造了奥运圣火登上世界第三极的新纪录。
八日早晨的珠峰地区为少云天气,可见度不错。另外,珠峰之巅的风力也很适合登顶,大约十四米每秒(七级风),这是影响圣火登顶珠峰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总指挥部在对气象和其他条件做慎重研究后,毅然决定选择八日作为登顶的日期。凌晨三时,火炬手在得到冲锋的命令后,从北坡传统路线的突击营地(海拔八千三百米)迅速向峰顶发动冲击,在距离峰顶三十米处,火炬手进行了火炬接力活动,藏族女登山家吉吉成为第一棒火炬手,九时十分,她在点燃珠峰火炬后向全世界展示,汉族登山家王勇峰接过第二棒,王勇峰在完成自己的传递距离后将圣火交给尼玛次仁,第四棒为汉族学生黄春贵,九时十七分,藏族姑娘次仁旺姆在珠峰之巅点燃第五棒,通过镜头向全世界人民展示。
奥运圣火在珠峰的传递,是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科研人员、登山队员、气象部门、后勤保障等部门通力合作近两年的成果体现,是中国人民智慧的集中表现。奥林匹克就是要追求和平友谊和进步,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将圣火带到世界最高峰,相信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通过举办奥运会,将加强与各国人民的友谊和联系。
此次奥运圣火珠峰传递,具有四大意义:首先这是奥运圣火第一次走上世界屋脊,登上珠穆朗玛峰,对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将奥运圣火送上珠峰,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事情,对技术要求很高,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理念;其三,登山是一项集体运动,需要各方面的协作。登顶的成功是登山队、保障部门、电视转播等各个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人员构成则包括汉、藏、回、土等民族,标志各民族的大团结;其四,登山运动起源于一七八六年的法国,至今没有和奥运亲密接触过。两者都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这次让登山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和谐统一。
火炬珠峰传递是北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这次活动也引起了境内外民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等十家境内媒体,路透社、BBC、共同社、德国电视一台和二台、香港TVB以及CNN等七家境外媒体受邀采访了此次奥运盛事。
12.这则新闻报道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5分)
13.请简要概括“祥云”火炬登顶珠峰的意义。(4分)
14.请根据第二段画线句就这则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作简要分析。(5分)
12、这则新闻主要报道了“祥云”火炬登顶珠峰的过程和奥运圣火珠峰传递的意义,并简要采访此次奥运盛事的媒体。
13、(1)弘扬了奥运匹克精神;(2)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3)标志我国各民族的大团结;(4)让登山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和谐统一。
14、“大约”一词是表约数的词语,在这里告诉读者珠峰峰顶的风力差不多每秒十四米,但并非精确到每秒十四米,这样写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手机,电话与电脑这些简单快捷的交流工具遍布全球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人情愿使用书信来互通信息。
书信分类:
一般书信主要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家书类书信,朋友和同事之间的问候类书信、请托类书信、规劝类书信、借贷类书信、庆贺类书信等。这类书信多用于个人和个人之间。由信封和信瓤两部分组成。信封是显示于外的东西,信瓤则是信的正文。
专用书信主要有表扬信、感谢信、邀请信等。这类书信多用于单位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
书信的主要部分: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
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
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