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9分)
人人皆可为国王
梁衡
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 ;二是有 ;三是有 。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17.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作用是 (4分)
18.请在第③段结尾处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来论证本段的观点(3分)
19.请在文章第⑥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或词组)(6分)
; ;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的结构是总分
B.本文的论证结构是总分
C.本文第②段与第③④⑤段是对照
D.本文第③④段与第⑤段是层进
16.人人在精神上都能得到满足(或“人人都能获得精神享受”。答“人人皆可成为国王”扣1分)
17.举例论证 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是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这一观点
18.能紧扣“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或从事的行业)里获得精神满足”这一分论点,叙述事例即可
19.成就感 自由度 追随者
20.B
议论文的特征:
一、议论文的分类:
议论文包括一般性议论文,评论,杂文、跋等。
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又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文: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要求:
①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
②用充足有说服力的论据
③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
2、驳论文:
论辩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同时阐述己方的观点
方式:
①提出论点
②证明论点
③总结论点
驳论文的破立结合:
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再批驳已指出的错误论点,并在批驳的同时或之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加以论证。
二、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 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②开头③文章中间④结尾
2、论据:
用来证明论 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选用事实论据 要注意:
①必须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过电视的。
②最好具有新颖性。
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 ,能证明论点即可。
选用的理论论据要注意:
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但是不能选取小说中的比如:保尔之类的。
②要精 确,不能 篡改、歪曲。
③和论点有必然联系,能证明论点的。
3.论证:
论证时使用论据证明论点 的过程。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 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引论 本论 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也叫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 作论据来证明论点,俗话说事实胜于 雄辩。
b、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除引用上述介绍的理论论据以外,还 可以引用一些古 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 文的文学性。
c、对比论证(也叫正反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d、喻证法(也叫比喻论证),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文学性、说服力。
e、类比论证
三、议论文逻辑性体现。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①准确、严密
②概括性和简洁性。
③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段落与段落之间 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 ,如总分 、对照 、层进 、并列等。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来突出这种关系。
如:“有”、“还有”、“虽 然、但是”“固然”、“诚然”、“由此”等等。
四、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
尤其是议论文,是奖善惩恶的,是对 人们进行规劝疏导的,是对人们引导作用的,因此必须有说服力,并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认真上政治课,经常的看看说理性的文章、名言警句等,将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提高我们认识能力,对我们写作,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大有好处。
它会起到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思想,提高说服力的作用。
议论文基本结构及分类:
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和解决问题(结论)。
分类:
如果从文章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分析,议论文具体的结构形式可分两大类:
a.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例1.“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循序渐进的去论证,把道理逐渐展开,最后归纳总结。
例2.“正反论证”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
b.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例如:
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
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总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
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
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
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比喻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
①引论(提出问题)―――
②本论(分析问题)―――
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
①并列式
②总分总式
③总分式
④分总式
⑤递进式。
5、议论文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6、驳论文的阅读
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
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