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三弟的储蓄罐
三弟是六岁的时候父亲从临县领回来的,那是我们第一次见到他,很大的眼睛,细细的胳膊腿,表情怯生生的。怀里抱着一个两尺见方的硕大粗瓷储蓄罐,形状是一只丑陋的猪。
父亲抱着三弟喜津津的,塞一个大苹果在他手里,不住地说,这娃儿长得真乖巧,就是身子骨弱了点,他那家孩子多营养不足,你们三姐妹以后要对他好点,知道了吗?
苹果在那时是多稀罕的水果啊,父亲就买了一个!我和大姐冷眼旁观,都觉得这个小杂种是个大威胁,他以后还说不准要跟我们争多少东西呢!
那时候小妹也快两岁了,还没长心眼,她跌跌撞撞地走过去拉三弟的手,欢喜地叫他三哥。三弟的脸顿时涨红了,放下怀里的储蓄罐,腼腆地答应了一声。我和大姐打定主意不让他有好日子过,哼了一声就结伴玩去了。
傍晚,我们给三弟来了第一个下马威。父亲和母亲都下地里去了,要很晚才回来吃饭,他们嘱咐大姐和我要做晚饭给弟妹吃。我和大姐得意洋洋地只盛了一碗白米饭端给三弟,姐妹仨躲在厨房里津津有味地吃父亲专程买给他的肉片。吃完了我去收三弟的碗,还假惺惺地问他吃饱了没有。他睁着水汪汪的眼睛感激地对我说:“谢谢二姐,我吃得很饱,你们做的饭真好吃。”我差点就感动了,但心想这是来跟我们抢东西的坏小孩,心肠又硬了起来。
晚上父亲问起三弟饭菜吃得习惯不习惯,三弟还是那副感激的样子说:“好吃极了,比原来村里顿顿喝稀粥好得多了,大姐二姐也对我很好……”我和大姐蹲在门外,羞愧得说不出话来。
三弟用稚嫩的真诚换来了我们对他态度的改观,我和大姐商量过,决定暂时放他一马。而对三弟真正意义上的接受,是在一场暴雨之后。
那天我和大姐都上学去了,父母亲也都去地里忙,家里只剩下三弟和小妹。早上下起了大暴雨,小妹在前天夜里已经受了风寒,下午的时候突然发起高烧来,三弟硬是咬紧牙关将小妹背到卫生院。那场雨真大啊,我和大姐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几乎听不见老师讲课的声音,可是三弟仅用一张雨布紧紧裹在小妹身上就冲进了雨里,听卫生院的阿姨说,三弟全身湿透闯进来,什么话都没说就昏过去了。
小妹两天后就康复了,可三弟却差点染上了肺炎,在医院足足躺了半个月。父亲接他回来时我们都站在门口迎接,三弟胡乱摆着细瘦的胳膊对我们说:“外面这么冷,你们快进屋呀!”我们听话地转身回屋里,我走在最后,眼尖地发现三弟俯在父亲的背上,眼泪已经流到了腮帮子。
晚饭时,我和大姐轮流给三弟夹菜,把他的碗塞得满满的。我们第一次亲切地叫他三弟,他也不吭声,耷拉着脑袋一个劲地吃。父亲说老三怎么也不说声谢谢,这孩子还得学学懂礼貌。我坐得离三弟最近,只有我看得到,三弟的眼泪一颗颗都滴进了饭菜里,他哪里还说得出谢谢。
渐渐的,三弟和小妹也长大了,家里要上学的人突然就有了四个,父亲原本就不轻的担子就更沉重了。好在我们四个孩子都晓得体恤,成绩名列前茅,也不吵闹要吃好的,都知道不浪费粮食,回家帮忙做了不少活。只有三弟比较贪玩,常常一放学就没了影儿,入夜了才能看到他拖着满身草屑回来。
这天,小妹戴上红领巾成为少先队员,还被学校选为中队长。三弟很高兴,特地跑到集市上给小妹买了一个精致漂亮的笔记本,说是要送给小妹写日记。小妹很开心地收下笔记本,我和大姐却暗地里犯起嘀咕:三弟哪来那么多钱买昂贵的笔记本?肯定是父亲偏心,给三弟的零花钱比较多!几年前三弟刚来时的情景顿时历历在目,他那个丑陋的储蓄罐又刺眼地摆在他自己的床头,我和大姐都委屈得不行,不是说血浓于水吗?怎么咱家却对外人这么亲!
从那天起,我们对三弟重新竖起了戒心,他稍有疏忽便会招来好一顿数落。可三弟生性宽厚,无论我们的指责是对是错,他都如数接受,从不顶嘴。
不久之后的一个夜晚,三弟刚从外面玩回来。脸上似乎还带着意犹未尽的表情。我和大姐在厅里堵住他,质问他上哪去了,他一愣,支吾着说不清楚。三弟的个性我了解,他不是擅长说谎的人,肯定是背着我们做了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我假装和气地问他:“你别慌,慢慢说,上次你给小妹买笔记本的钱是哪来的?”
三弟闻言满面惊恐地抬起头:“那……那是我自己攒的!不是偷的!”我觉得他的反应很可疑,对大姐使了个眼色,她心领神会,立刻板起脸往地上一指:跪下!
说实话,大姐那个严厉的样子连我都怕,更别说一向对我们言听计从的三弟。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咬着嘴唇仍然坚持:我没偷钱!
这时父母亲从外面回来了,父亲见状忙问出了什么事。大姐告诉他三弟前几天给小妹买了本很贵的笔记本,钱可能是偷来的,还问父亲是否给了他那么多零花钱。父亲听完火冒三丈,操起笤帚就往三弟身上打;你这个逆子!我好心把你养大,送你上学,你还做这种缺德事! 你对得起谁啊!
父亲打得很用力,三弟的身子被扫帚打得摇摇晃晃,他硬是一动不动。父亲打累了,停下来喘气。三弟这才松了牙关,声音有些抖地说:“爸,您刚回来一定累了,先坐下歇会吧。”
三弟也不多说,自行挣扎着站起来,像往常一样给父亲倒了一杯水,蹒跚着走到他面前重新跪下。父亲黑着脸不情不愿地接过茶,看也不看就搁在一旁。小妹被吓坏了,抖抖索索地捧出那个笔记本替三弟求情:“爸,三哥是为我好,您就饶他一次吧,啊?”
父亲抢过笔记本,哗啦哗啦地撕成好几块丢在三弟面前。我和大姐幸灾乐祸地站在门口,把小妹扯了回来。三弟也不哭,他把撕坏的笔记本收拾起来,整齐地叠在一块抱在怀里,那样子就像他刚来的那时候抱着储蓄罐。他直挺挺地跪着,甚至面带微笑地说:“我从来不敢忘记爸妈养我有多不容易,所以我努力学习。去年秋天路口那个老伯答应我每天帮他拔整个大院的草,一个月就给我三十块钱,我把钱都攒下来,一半给家里买米,别一半留着家里困难的时候再拿出来……”三弟缓缓伸出双掌,那双九岁孩子的手粗糙得像树皮。
小妹哭着扑到三弟身上:“三哥你刚才怎么不早解释呢,打得身上疼不疼啊!”父亲也老泪纵横地伸出手,把三弟扶起来,哽咽着说:“孩子,委屈你了。……”母亲连忙取出药酒替三弟查看伤势,拉下裤子一看,从臀部到背部都淤紫了一大片。全家忙成一团,父亲做饭,我打了热水,大姐替他热敷,母亲来上药,小妹什么忙也帮不上,在一旁拿了针线把笔记本仔细缝合起来。
三弟这才哭了出来:“你们都对我这么好,我将来要怎样报答才不辜负你们呀!”我和大姐听了,脸上火辣辣的。
后来,我们一家人同心协力,姐弟妹四个都顺利地大专毕业了,谁也没有撂下。不久大姐和我相继嫁到了外地,小妹也在外地工作,家里只剩下三弟尽孝。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和大姐忙上班又忙照顾公婆和孩子,根本抽不出时间探望二老。好在三弟并无怨言,逢年过节总是打电话邀我们回去玩。我们一次次客套地婉拒,三弟也乐呵呵地,从未说过嫌隙的话。
三弟的喜帖送到时,我还真吓了一跳。他是带了准弟媳来的,那姑娘容貌普通个子矮小,站在高大俊朗的三弟身边毫不起眼。我把三弟拉到一旁,挺不满地问:老三啊,你怎么不找个中看点的姑娘家?三弟憨厚地挠挠头说:若兰是个好姑娘,她愿意和我一起侍奉爸妈一辈子。我梗着声音,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婚礼办得很简单,席间让客人难忘的是三弟带着弟媳跪在父母面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那架势不像是在举行婚礼,倒像是给俩老人家祝寿。我们姐妹仨鼻子都酸溜溜的,想我们亲生骨肉都没有这般知情感恩,心里好生惭愧。
几年之后,父亲病了,多年积劳成疾。昔日壮健的男子汉说倒就倒。我们都忙,只有三弟和弟媳衣不解带终日服侍在老父床前。母亲打电话让我们都回去一趟,商量父亲的医疗费用和将来身后事。我和大姐两家正在盖房子,孩子又都上学,哪里还有余钱,小妹更不用说。她和妹夫白手起家,正为缺乏资金愁呢。整个屋子陷入难堪的沉默,最后是三弟挡在弟媳身前将担子接到了肩上,“还是我来照顾爸好了,你们家里都有难处,我理解的。”
三弟砸开了他的瓷猪储蓄罐,里面是一个个折成很小一块的纸钞,散了一地,一家人一张张地慢慢展开,一共两百三十五张十元,七十一张五十元,五十五张一百元。整整一万一千四百元。看得我们目瞪口呆,谁能想得到,那么丑而粗糙的一个瓷罐,里面竟然藏了这么多钱。我看见弟媳强忍着激动嘴唇发抖,三弟安慰地拍拍她的肩膀,对大家说:“这个储蓄罐,是我从本家带出来的,他们对我说要把你们的恩情藏在心里,把有机会报答的东西藏在储蓄罐里,恩情要时刻记得,里面的东西要在最困难的时候毫无保留地取出来。”母亲听完,眼泪就下来了。
终于还是得知父亲弥留的噩耗,儿女都聚在床前,父亲抖索着手只唤三弟一个人上前。三弟跪在床前,父亲只说了一句话:老三啊,你是个好儿子,爸只有四间平房就留给你了……我们姐妹仿佛蒙头一棒,那么多年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三弟独占了我们的家!
一直到父亲的丧事结束,我们都没怎么过问,散了就各自回家了。后来母亲来我家探望外孙,让我们姐妹仨有空回去住几天。老三没有动你们的房间,常常打扫好就等你们过年过节回去住哩。母亲唠唠叨叨地,没注意到我因震惊而不自然的表情。原来我们都误解三弟了,他接受父亲的遗赠,为的是更方便我们回娘家!他虽然砸了储蓄罐,可是有个砸不坏的储蓄罐已经永远放在三弟的心里,那是他对我们、对这个家倾注的一世的爱啊!
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
(1)哽咽( )(2)侍奉( )(3)粗糙( )(4)稚嫩( )
2.请你说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我和大姐在厅里堵住他质问他上哪去了,他一愣,支支吾吾着说不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黑着脸不情不愿地接过茶,看也不看就搁在一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弟的到来使我和大姐担心,这种担心持续了多年,细读文章,说说我和大姐担心什么?具体都有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三弟闻言满面惊恐地抬起头分辩:那……那是我自己攒的!不是偷的!”一句,“满面惊恐”说明三弟当时有着怎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弟拔草攒钱的事实在他自己说出之前已有所暗示,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下面,并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怎样理解“我和大姐听了,脸上都火辣辣的”一句?从全文看,都有哪些事令“我”和大姐有这种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结尾“砸不坏的储蓄罐”应该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然后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吹,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其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猴王又为什么要“有意说亲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yè (2)shì (3)cāo (4)zhì
2.(1)这里指弟弟因不愿说出钱的严历又不会撒谎而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2)这里形象地表现出了爸爸怒气未消的神态。
3.担心三弟和我们争东西;小时候争好吃的(父亲总把好吃的给三弟);上学后争零花钱(父亲多给三弟零花钱);父死后争遗产(父亲把四间平房全给三弟)。
4.回答应符合人物性格及情境,答出“一是偷偷攒钱的事看来是藏不住了,二是姐姐肯定怀疑我的钱是偷来的”两层意思即可。
5.“只有三弟比较贪玩,常常一放学就没了他的影儿,入夜了才能看到他拖着满身草屑回来。”“满身草屑”正是拔草造成的,在当时却被家人认为贪玩。
6.围绕“我和大姐因并没有像三弟说的那样对好而羞愧”来答即可。我俩吃肉却给三弟吃白米饭,弟媳俩婚礼上给二老磕头;误解三弟独占遗产。
7.围绕“喻指三弟对我们的爱真诚、朴实、牢不可破,点题”来答即可。
8.“裙衩”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
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要“为子怀仇恨泼猴”。
猴王又为什么要“有意说亲由”?:孙悟空对罗刹女“虽然生狠怒”,但还是“有意说亲由”,是因为他要借罗刹女的芭蕉扇去扇灭火焰山之火。
1.内容概括的形式命题:
做这类题目,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和事件。当然,有时候,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也要体现在答题中,同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
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
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为何要详写或略写?”,
回答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或者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的表达什么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什么中心人物,所以详写。”
4.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常见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叙的作用是:按事情的发展为序,使叙事的层次更清楚。
倒叙的作用是:构成强烈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的情节起纯托或补充作用。
补叙的作用是:起补充、丰富、深化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处强调的作用。
5.记叙的线索:
记叙的线索可分为: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物思想感情变化为线(考查的较多),以时空转移为线。(这类题时常以填写题目出现)
6.记叙文人物形象刻画多样性:
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一般是以这样的题型出现:怎样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刻画的具体方法?并用例句进行分析其作用是怎样的?(比如:“————”句就是通过什么描写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7.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以自然环境描写考查的多)
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几种考查的都较多)
比如: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渲染了什么气氛?为下文做了怎样的铺垫?)
8.记叙文语言评析:
可以从语言本身的风格来评;可以从修辞格来评(这个方面考查的比较多:时常是回答例句用了怎样的修辞?其作用是怎样?
这类题型是:
某句话中加点词语为何使用好?
答题有三步:
第一,这个词表示什么?是表示范围?是限制?或是估计等等;
第二,联系本句内容做答;第三,使用了加点词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如果这个词或是句子好也可能是因为运用了什么修辞?
首先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再回答其作用。如果是比喻或是拟人必须要回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内容?)
9.文段的作用:
开头段的作用通常是总领下文或是点题;
文中段时常是过渡段;文末段是总结全文,或是深化主旨等。
记叙文写作结尾法:
1、自然收束式。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 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 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
考场作文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地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 趋势结束全局。在所学的课文中,这样的例子较多,在此不加赘述。
2、首尾呼应式。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 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如 《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 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卒章显志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 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
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4、名言警句式。
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 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 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
5、抒情议论式。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 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 文的写作。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 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
再如《回忆我的母亲》结尾的两个自然段就是很典型的抒情议论式的结尾。
作文要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一样,是篇篇各异的,但也 有其规律可循。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考 生的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考生的临场发挥,存在于考生的“诗外之功”。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