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    题型:   

 排  序  方  式       
试题篮试题分布情况

  • 难度: 使用次数:144 入库时间:2021-01-25
    来源: 江苏省徐州市城北中学2019届九年级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后面小题

    秋雨南浔

    陶晓跃

    一到南浔,便下起了雨,秋天的雨缠几丝凉意,随风轻扬。

    青石路湿了,不动声色地闪着光亮,那光亮也是湿湿的,没有一丝杂色。江南古镇的街道,似乎都由青石铺成,这些青石被人工凿成石板后连在了一起,便将古镇的既往连接到现在。不必去计算青石路有多古老,只要看一眼雨洗后石板的断纹和磨圆的边角,你便会自然放轻脚步,让脚踩着湿湿的软软的梦,留在深深的记忆里。

    沿河的柳湿了,那绿叶从树端径直垂到河面。高高低低的柳,曳着长长的裙倒映在水中,以一种曼舞的姿态写着自己的心事。水面上散淡地漂浮着浅黄的树叶,那是柳写给秋雨的诗句吧?秋雨淅淅沥沥,吴侬软语般轻吟着诗句。于是,河水漾起浅浅涟漪,也漾出一幅幅青绿的江南水乡画。

    河上的桥湿了,桥是石桥,不高,也不长。桥头有树,树上有藤蔓缠绕;桥身摇曳着绒绒的绿,那是长在石缝间的草。拿出相机对准石桥,闯进镜头的却是站在石桥上的年轻女子,一袭白色衣裙,撑着淡蓝色的雨伞,凝神看着远处的风景。雨点在她的伞上跳跃出蓝色的水滴,也跳跃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诗情。

    湿了的还有张氏旧宅。这个历经100余年的江南第一巨宅,占地4792平方米。漫步在厅、堂、廊、阁、楼之间,让人流连忘返的却是那些雕刻。这是腰门上的砖雕,雕刻着八仙过海的传说;那是门窗上的木雕,几扇窗说着《西厢记》的故事,几扇门则讲着《牡丹亭》的戏文。还有一座院落,两侧的漏明廊窗嵌着石刻芭蕉叶,雨点打在宽大舒展的叶片上,耳边回旋出的是雨打芭蕉的古韵。

    湿了的还有小莲庄。小莲庄是晚清南浔首富刘镛的私家花园。占地10亩的荷花池,被层层叠叠的荷叶遮盖得严严实实,虽然已是秋天,可荷叶依旧青绿,青绿中还有片片荷花的粉红点缀。秋雨绵绵,那该是渲染荷塘风韵的最好语言了。坐在池边的亭子里听雨,看环绕荷池边的太湖石,与松与竹与有200多年树龄的紫藤组合而成的各种小景,恍惚间便觉得置身于赵孟頫笔墨下的小品中了。

    湿了的还有嘉业堂藏书楼。藏书楼是刘镛的孙子刘承干所建,这个大富大贵的世家子弟,偏偏喜欢上了藏书。他历时20年,耗银30万,得书60万卷。书多为古籍,尤以雕版印书蜚声四海。藏书楼的每一扇木窗都有嘉业堂藏书楼的字样,嘉业,多么美好的家业呀。捧一掬芸香般的明月,夹藏在嘉业古楼的万摞书间,即使是当代诗人,低吟这藏书楼,充盈其间的也是古老的书香气息。

    河里的小船也湿了,一道道划破水面的轻轻浆声,惊散了水中的树影,也惊醒了沉醉在秋韵中的鸟儿。狭长的河道耸起了两岸石板铺成的小街,白墙、青瓦、沿廊、河埠迷离在烟雨中,忽而膨胀,忽而收缩。小船悠悠,流动着古镇缓慢而律动的节奏,时光似乎一下子被拉得悠长。

    百间楼也湿了,这个江南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沿河民居群落,相传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建。沿河两岸400米间,楼阁房舍相接,山墙高低错落。黛墨色的瓦片,粉白色的墙壁,还有从庭院里探出头来的树梢,缕缕的绿,它们一起把自己的影痕投进了河里。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卖花船。清人的这首《浔溪渔唱》,唱出的便是百间楼这江南水乡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

    缠绵的秋雨洗湿了南浔的每一个角落,也洗湿了我,一个江东游子的牵挂。

    1文章描绘了南浔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请说说作者具体描绘了南浔的哪些人文景观?描绘这些景观的目的是什么?

    2恰当地使用修辞能增强文章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简要分析。

    高高低低的柳,曳着长长的裙倒映在水中,以种曼舞的姿态写着自己的心事。

    3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有两条线索,请说说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4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种表现方式?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81 入库时间:2021-01-19
    来源: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阅读《一碗人间烟火》,完成后面小题

    一碗人间烟火

    王国梁

    汪曾祺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这话说得太好了,人间烟火最可亲,人生情味是最真。

    人间烟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我觉得应该是普通的,平民的,世俗的,热闹的,繁荣的,有生活气息的,总之是具体真实的,可感可触的,是离我们最近的一种感觉。人间烟火不讲究所谓的高大上,有着最亲民的特质,最朴素的面貌。另外还有喧嚣的味道,太安静了便缺乏了人间烟火味。所以有人说菜市场是最具有人间烟火味的。而千家万户的厨房与菜市场有着直接的关系,从喧嚣的菜市场采购回来的新鲜食材,被人们精心炮制成一碗人间烟火——有一碗香喷喷的饭菜来慰藉肠胃,也慰藉心灵,人间值得!

    家常味道最有烟火味,甚至能够救赎人的心灵。记得那年,哥哥遭遇了人生中重大的挫折,每天萎靡不振,一句话也不肯说。我看到他痛不欲生的眼神,不知该如何是好。母亲不说什么,冒着小雨去小菜园里割了几刀韭菜,再把攒起来的鸡蛋一只只打到碗里,然后招呼一家人包饺子。我剁馅,姐姐和面,母亲热热闹闹摆开场面,开始包饺子。父亲偷偷冲母亲嘀咕:啥时候了,还有心思吃!母亲说:你别管,让你干啥就干啥,别多嘴!

    包饺子的场面很像过年,屋子里弥漫着香香的饺子馅的味道,特别有烟火气息。母亲的手左右翻飞,饺子们便都镶上了一圈漂亮的花边。捏好花边,再用手箍一下,一朵朵郁金香花苞形状的饺子就做好了。母亲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摆到撒好薄薄面粉的案板上。转身,就去烧水了。只一会儿功夫,她就把热气腾腾的饺子摆上了餐桌,然后再把筷子递给哥哥。哥哥二话不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一口一只饺子,把腮帮子都鼓圆了。我被他的吃相惊呆了,好像在拼命用这一只只饺子来消解他心中的伤痛——他已经好几天不吃东西了。哥哥一口气吃了三大碗饺子,终于开口说话了:妈,好吃不过饺子,这饺子真好吃,今天真跟过年似的!说完咧开大嘴笑了,母亲也跟着笑了。(甲)母亲笑着笑着,眼泪却偷偷出来了,她赶紧悄悄擦掉。听说过一句话,深夜的烈酒,不如清晨的一碗粥。一碗母亲包的饺子,胜过千言万语,所有的滋味全都在这一碗人间烟火中了。无论如何,人生还有饺子可吃,就是最值得活下去的理由。

    一碗人间烟火,里面有最简单也最深奥的人生滋味。爱上这人间烟火,才能留住最温情的生活。有几年的时间,我东奔西走,不知此生该落脚何方。有一次我走了很远的路,终于又回到了家乡。下车后我饥肠辘辘,直奔小吃一条街而去。小吃摊各种香味不时飘过来,在鼻尖缭绕着,我恨不得尝遍所有熟悉的味道。豆浆油条,煎饼果子,小笼包子,炒饼炒面,板面拉面,驴肉火烧,炸鸡烤鸭……滋味各异的小吃,碗碗都是家乡的味道。一碗米粉上来,汤色厚重,汪汪的红油,大块的牛肉,翠绿的香葱,切碎的酸豆角,洁白粗壮的米粉浸润其中。(乙)嗦一口,香辣的味道迅速进食客的味蕾。我坐在小吃摊的长凳上,跟老乡一起吃饭。又听到熟悉的乡音,又吃到熟悉的味道,我忽然有种想流泪的冲动。喧闹的小吃摊,让我看到了生活本该有的样子。一碗人间烟火,足以让一颗躁动的心安稳下来。后来,我选择永远留在故乡——没有什么比故乡的味道更有吸引力的了。

    一碗人间烟火,里面藏着生活的种种味道,有踏实和充实,有幸福和安慰,有希望和憧憬,还有温情和诗意。人生在世,夫复何求?一碗人间烟火,足以慰平生。

    (选自《中国城市报》20200629日,有删改)

    1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家常味道最有烟火味,甚至能够救赎人的心灵;告诉我们一碗人间烟火,足以让一颗躁动的心安稳下来。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相关事件。(每条不超过40字)

    2文中动词的运用生动传神,请从(甲)(乙)两处画线句加点的动词中任选一个,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妙处。

    选择:__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第段写道一碗人间烟火,里面有最简单也最深奥的人生滋味,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227 入库时间:2021-01-14
    来源: 上海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无边丝雨,飘飘洒洒,连绵山脉笼罩在雨雾中,那天,是我来这所偏远山区小学支教的第一天。

    来之前我曾想,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我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或许能激发出孩子们探索外界的信心,甚至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不过在一展抱负之前,我得先面对自己的生活问题。下雨导致了停电,小学里没有现成的床,幸亏我准备了睡袋。厨房里生锈的地锅满是污垢,第二天光刷锅我仿佛就刷了一个世纪。更令人头疼的是没有自来水,只有一个盛水的桶,桶里的水仅够洗漱、要是想做饭、洗澡,就得去校外打井水。

    每天放学后,送孩子们回家的时候,我会顺便家访。没想到,孩子们的上学之路道阻且艰,尽管政府已经把山路修得很平整,但很多孩子更愿意走林间小路,因为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穿行在树丛中的羊肠小路上,我明显跟不上他们的步伐。

    孩子们会时不时给我讲一些奇特的事情,比如山林的深处有野鹿、银狐,比如曾经有孩子上学途中从高高的山坡上滚下去,居然没有受伤……那些离奇的传说赋予了这片天地中的人们充满灵性和浪漫的生命元素。

    这种浪漫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只是昙花一现。当我亲眼看孩子们闷着头大口吃着缺油少荤的单调午餐时,我意识到这里的孩子们过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也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始孩子们对我播放的有些纪录片提不起兴致。的确,面对这些小小年纪就艰辛生活着的孩子,我没有资格要求他们去关心遥不可及的远方和素不相识的人们。但我能做些什么?

    支教的最后一天,为了给我送行,孩子们早早来到学校画黑板画、贴气球、布置教室。他们的欢笑声像高原洁净的空气一般清新怡人,节目是孩子们提前好几天排练的,每表演完一个,我都拼命鼓掌。

    欢送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孩子们悄悄出去了。起初我没有在意,后来发现教室里人越来越少,门外响起呜呜哭声——整个走廊里都是蹲在地上哭的孩子。我手足无措,不知道先去安慰哪一个。我不忍心面对他们,转身回到教室,然而黑板上的字又一次刺痛了我,我疯狂地擦着满满一黑板孩子们写给我的话——“别走!留下来!”“留下来!别走!”任凭泪水恣意流淌。我真的太为难了

    傍晚,坐在回程的高铁上,一位妈妈在给孩子指着远处美丽的红霞,孩子笑着;旁边坐着的是被山区孩子触动了的我,远方生活着的是通过我看到了大千世界的山区的孩子们。

    流年笑掷,未来可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1下面对第段环境描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点明前去支教的时节是春季。

    B交代去支教的地点是偏远山区。

    C为文章第段停电情况的出现做了铺垫。

    D烘托了对支教工作的恐惧心理。

    2段画线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④—⑥,完成下面的填空。

    山区孩子的生活状态:

    艰辛: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浪漫:孩子们讲述流传在山间的奇特故事。

    这种生活状态造就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4段中说我真的太为难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含义。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80 入库时间:2020-12-24
    来源: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19-2020学年初一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阿喜的花篮

    琦君

    阿喜的手最最灵巧。有一次,他用软软的嫩柳条编了个好漂亮的小花篮,我把心爱的蜡制洋娃娃坐在里面,拎去给隔壁玉英看,玉英央求说:小春,你可以借我玩一天吗?明天就还给你。她正生病躺在床上,我当然应该借她玩的,第二天去看她时,她抱歉地对我说:为了要研究花蓝是怎么编的,我把它拆开来却编不回去了。

    ②“那么蜡洋娃娃呢?我连忙问她。蜡洋娃娃的一只手膀,也被我睡觉时不小心压断了。小春,我真对不起你啊!我好生气,跺着脚说:你怎么把我借你玩的东西统统弄坏了。你是存心的,我不跟你好了。

    我转身奔回家来,坐在门槛上大哭,阿喜吃惊地问我跟谁吵架了。我说:玉英好坏,拆掉你编的花篮,又弄断我的蜡洋娃娃,她一定是妒忌我才这样做的。

    阿喜一声不响地走开了,我奇怪他怎么不说话,就追过去对他再说一遍。他低声地说:你别再讲,我已经听见了。

    ⑤“那你为什么不理会我?”“你哭得那么起劲,一口咬定玉英坏,叫我说什么?你们一向那么要好,我知道玉英一点也不坏,只是不小心弄坏了你的东西,你不应该这么想的。

    我低下头,说不出话来。阿喜说:我再来编一个花蓝,你去摘些鲜花放在里面,拎去给玉英,对她说,等她病好了,我会教你和她编花蓝。那个蜡洋娃娃,你拿回来,我给你修好。

    ⑦“真的?我马上抹去眼泪,帮着阿喜摘柳条,守着他很快就编好了花蓝。我在院子里采了一朵大红茶花,和一枝香喷喷的白玉兰放在里面,兴冲冲地拎去给玉英,她正喝了药,盖着被子出了一身汗,红喷喷湿漉漉的脸从被头冒出来,一眼看见我和我手中的花蓝,张开嘴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⑧“玉笑,这个花蓝是阿喜特地编了给你的,阿喜说他会教你和我编呢。”“好漂亮啊!小春,你们真好,可是那个蜡洋娃娃的手膀…… ”“不要紧,我拿回去阿喜会给我修补。

    她把洋娃娃递给我,又从枕头底下掏出一个拇指那么大的花布娃姓,塞在我的手心里说:这个布娃姓是我姑妈给我做的,我好喜欢,但是我把它送给你。好可爱的布娃娃啊!比我的蜡娃娃还好玩。我捉在手心里奔回家来,摊开手给阿喜看、给妈妈看,我忽然觉得玉英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妈妈看我这么高兴,也高兴地笑了。她慢条斯理地说:小春何!你看玉英对你多好,她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送给你。你以后也要这样,不要总是把自己玩厌了的东西给别人,这才是相亲相爱嘛。还有阿喜他多好,总是用灵巧的手,做出各种各样的小玩意,让你送朋友,给朋友快乐。

    我听了妈妈的话,想到刚才实在不应该为断手膀的蜡洋娃娃跟玉英生气,我太小气了。我应该学阿喜,欢欢喜喜地为人编美丽的花蓝,带给别人快乐。

    (选自琦君《琦君说童年》)

    1本文围绕花篮来写事件。请根据文本,完成表格。

    事件的经过

    的情感

    阿喜编花篮给借给玉英玩

    高兴、愿意

    ___________________,压坏蜡洋娃娃

    ____________

    阿喜开导,再编了一个花篮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她回赠花布娃娃

    非常高兴、惊喜

    2结合上下文,说说我低下头,说不出话来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的阿喜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写出两点,并简要分析。

    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握在手心里奔回家来,摊开手给阿喜看、给妈妈看,我忽然觉得玉英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5本文题目阿喜的花篮有双重意味,请你用简要的语言表述出来。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43 入库时间:2020-12-11
    来源: 初中语文2021年专题考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详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碗入梦

    林清玄

    妻子从网上买了一箱大闸蟹,送到家里,每一只都是活蹦乱跳的。从阳澄湖到台北,路远时长,竟能保持螃蟹的生命,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吃大闸蟹时,儿子忽然发问:老师说,以前台湾人不吃大闸蟹,这几年开放才开始吃,是真的吗?”“如果说是阳澄湖或太湖的大闸蟹,以前是吃不到。如果是吃毛蟹,爸爸从小就是吃毛蟹的,大闸蟹就是毛蟹的一种啊。我说。

    我的童年时代,爸爸在六龟新威租了一块林地,搭了一间砖房,在森林里开山。我们常陪爸爸到山上住,有时住上整个夏天。山上食物欠缺,为了补充营养,我们什么都吃:天上飞的鸟雀、蝗虫、蚂蚱;地上跑的竹鸡、锦蛇、兔子,河里游的小虾、小鱼、毛蟹、河蚌……

    天空和陆地上的不容易捕捉,河溪里的容易捉到。我们做一些简单的陷阱,竹子上绑着小虫,插在田边、河边,第二天就可以搂。捉毛蟹则是最有趣的,从下游往上游溯溪,沿路扳开石头,缝隙里就躲着毛蟹,运气好的时候,扳开一块石头,就能捉到五六只。毛蟹盛产之时,个头肥大,我们七八个兄弟忙一个下午,就可以捉到整桶的毛蟹,隔两天再去,又是一桶,几乎捕之不绝。

    晚上,爸爸把我们捕来的毛蟹、小鱼、小虾清洗过后,烧一鼎猪油,全都丢下去油炸,炸到酥脆,蘸一点胡椒和盐,一道大菜就这样完成了。当时山上还没有电灯,就着昏黄跳动的油灯,那一大碗的河鲜跳动着颜色的美,金黄的小鱼、淡红的小虾、深红的毛蟹,挑逗着我们的味蕾。

    ⑥“开动!爸爸一下指令,我们就大吃起来,咔咔嚓嚓,整只整只地吃进肚子里,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吃螃蟹和吃鱼虾一样,都是不吐骨头的。不!是不吐壳的。

    那是令人吮指回味的终极美味,我离开山林之后,就没有再吃过了。就好像爸爸亲手采的草耳(雷公菜)、鸡肉丝菇,还有他亲手用西瓜做的凉菜,都再也吃不到了。

    ⑧“这就是我们以前吃毛蟹的方式,和吃大闸蟹是很不同的。我对孩子说。

    孩子睡了,我坐在书房,仔细地怀想父亲在开山时的样子,想到我十四岁就离开家乡。当时忙于追寻,很少思念父母。过了六十,时不时就会想起爸爸妈妈,爸妈常入我梦来。

    想起那一大碗毛蟹,如真似梦,依稀在眼前,那美丽的颜色,一层一层晕染了我的少年时光,在贫穷里也有华丽的光。

    (选自《意林·原创版》2016年第6期,有改动)

    1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中心。

    2本文以一碗入梦为题有哪些作用?

    3请赏析第段画波浪线句中挑逗一词的表达效果。

    4请概述本文的行文思路,并简析其效果。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78 入库时间:2020-12-11
    来源: 初中语文2021年专题考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详解】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的橙皮

    李芝桂

    儿时,我是极盼家里来客的。只要客来,平时似乎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的老屋里,母亲总能变戏法似的从某个角落里摸出一些诸如橙皮、饼干之类的点心。如果客人留下来吃饭,那些平日里难得见的小鱼干、小虾米、咸鸭蛋、干米粉肉,甚至香菇、木耳,都会莫名其妙地跑上饭桌。

    客人进屋后,待我们四兄弟与客人打过招呼后,母亲便会以各种理由,比如割猪草、放牛、给稻田挡水等,把我们全变出去。此时,我们尽管脸上似乎有些不太情愿,但内心却是压抑不住的兴高采烈,因为我们知道,客人吃完走后,会有好多剩菜在等着我们,那时的客人多少还有些传统的做派,荤菜一般比较斯文,个别主菜甚至纹丝不动。至于点心,虽然母亲会抢在我们进家门之前就让它们再次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偶尔,母亲也会很体贴地给我们每人留下一两块。这是很馋人的,尤其是橙皮。

    橙皮是一味乡间点心,一味用柚子皮晒制的甜点心。在赣西山区,柚子俗称橙子,柚子皮自然也就相应地被唤作橙皮。

    橙皮的制作是个很诱人的活计,也是件很烦人的事情。曾见母亲忙碌它的过程:取来尚来成熟的袖子,剖开,切成厚度均匀的月牙形的薄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置于大锅中加水,放入铜钱铜镜之类的铜器和新鲜竹叶,煮沸,捞出,青白分明,边皮色青且透亮;滤干后,倒入调制好的糖水中汇塘,然后用筷子一片一片夹出,在晒盘中摊匀,不重叠,上覆干净的白纱巾,防虫透气,于太阳下晾晒;晒干后,再放入糖水中汇糖,如此反复两三次,即大功告成。

    母亲藏东西很有一套,但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有一年,母亲准备待客时,居然发现她晒制并藏好的橙皮凭空少了一半。经过母亲的逐个审问,最终,三弟不但饿了一餐饭,还挨了一顿皮肉之苦。原来三弟竟然好几次贴着屋梁摸进了二楼的仓房里,寻到了母亲藏橙皮的瓷瓮。他一次拿几块,竟不知不觉弄去了大半。只是,我一直也没搞清楚他究竟躲在哪儿吃的,他一天到晚跟在我的屁股后面,我居然都没有发现。

    母亲后来讲:“我打他倒不全是为了这几块橙皮。他吃独食不说,万一掉下来摔成残疾可怎么办?得让他长点记性。

    在莲花、永新诸县的乡间,曾经,晒制点心是很有传统的,尤其是家里碰到嫁女的年份。有些比较讲究的人家,晒制的点心,多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很多乡间水果、菜蔬都可以晒制成美味的点心,如梨子、西瓜、茄子、冬瓜、南瓜、辣椒、豆角、豆子……五花八门。新娘待客摆果盘,从早摆到晚,一拨客人一个花式,可以不重样。当然,我母亲晒橙皮,倒不是为了嫁女。她的目的,除了待客之需,更多的似乎还是为了堵住我们四兄弟的馋嘴,免得出去给她丢人现眼

    我们每次出门走亲戚,母亲总要不厌其烦地叮嘱一番:“吃饭夹菜,不要尽挑自己喜欢的,夹自己面前的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去翻菜,有些人家菜碗上面是肉,下面可能全是萝卜、骨头什么的,你一翻,人家的面子往哪儿搁?还有点心,拿点瓜子、花生意思意思就行了,橙皮、糖果这些好点心不要去动,人家可能就弄了一点来摆摆样子,你们下手不知轻重,人家往下招待其他客人怎么办呢?”

    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只是,她怎么也不会料到,她那些曾经视若宝贝东藏西藏的橙皮,竟会在果盘中闲得湿软。

    她们是不是嫌我老人家不干净,我每次都洗了手的。母亲有些伤感、委屈。母亲年纪大了,我们也不小了。每年,母亲依然会亲手晒制一些橙皮。每次回家,一看到我的女儿和我的侄子、侄女们,母亲便兴奋异常,总要神秘兮兮郑重其事地捧出一盘橙皮,并一本正经地给几个孩子分配,犹如当年给我们四兄弟分配一样。只是,小孩子们似乎并不领情,礼貌性地接过后,有的直接放回了果盘,有的咬几口又放下了,有的甚至趁她不注意丢进了垃圾箱。母亲期待的那种欢悦争抢场景始终没有出现。母亲甚至不得不求援似的将橙皮塞到我手里,叮嘱我吃掉。而我却一片都难得完整地吃完。虽说,细品之下,橙皮依然是那股熟悉的淡淡的柚子香和一丝隐隐的微微的辣意,但那甜味却似乎浓得化不开,甜得腻心

    如此几年,有一次,母亲终于有些负气地对我讲:“这么好的东西,你们都不吃,真是吃惯了嘴,下一年我不晒了!”

    我愣了一下,却不知该如何安慰她。

    母亲说到做到,她如今竟真的不再花那个闲工夫去晒什么橙皮了。其实,我早就隐约感到,母亲的橙皮已如眼下这既熟悉又陌生的村庄,虽说在自己的灵魂深处浸满了甜蜜,甜得让人在梦里都会有口水和泪水。

    母亲的橙皮,昨天很香,今天很腻。这无关感情,却关乎生活,仅此而已。

    1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文章以母亲的橙皮作标题有何妙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3文中写三弟偷吃橙皮一事有那些作用?

    4为什么母亲的橙皮,昨天很香,今天很腻”?请根据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60 入库时间:2020-12-11
    来源: 初中语文2021年专题考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详解】

    三角梅

    刘成章

    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生长阶段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生长状态

    1

    2

    3

    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开花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

    B自然段交待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香到小院中的花。

    C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

    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4文章第自然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01 入库时间:2020-12-11
    来源: 初中语文2021年专题考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详解】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对于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

    2文中三次提到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3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语句。

    4结合全文,说说第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29 入库时间:2020-12-11
    来源: 初中语文2021年专题考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详解】

    扁担的一生

    范宇

    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挑粪、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④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几乎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头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以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这根扁担挑起来更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般的气慨,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

    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

    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更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

    这也是农人的一生。

    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我返城时,碰见正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大伯今年已60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死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

    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选自《襄阳晚报》201633日,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段应填____,第段应填______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2阅读文章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

    上好的木材____________________渐弯的扁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有何表达效果?

    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20 入库时间:2020-12-11
    来源: 初中语文2021年专题考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详解】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5期,有删改)

    1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_____、炸香椿、 _____  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2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

    3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81 入库时间:2020-12-11
    来源: 初中语文2021年专题考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详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家有香椿树

    林清玄

    我在市场里看到有人卖香椿,一大把十元,简直有点欣喜若狂,立刻买了三把回家,当天晚上就做了香椿拌面、香椿炒蛋、炸香椿,吃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好笑,感觉自己就像得了相思病,不,是香椿病

    说起香椿,它给人的味觉是很难形容的,它的香气强烈而细致,与一般的香菜,像芫莱、芹菜、紫苏,大为不同,食之风动,令人心醉,香椿与一般香菜更不同的是,一般香菜多为草本,香椿树却是乔木,可以长到三四丈高,如果家里种有一棵香椿树,一年四季就都有香椿可吃。

    我对香椿的感情是从小就培养出来的。我们以前在山上的家,屋后就有几棵极高大的香椿树,树干笔直,羽状复叶树形和树叶都非常优雅,是非常美的树木。

    我的父亲独沽一味,非常喜欢香椿的气味。他白天出去耕作,黄昏回来的时候,就会随手摘一些香香椿的嫩叶回家,但是偏偏母亲不喜欢香椿的味道,所以父亲时常要自己动手。他把香椿叶洗净,剁碎,加一点油,加一点酱油,撒在热气腾腾的面上,抄起筷子拌一拌,就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最简单的做法,是把香椿剁碎了放在酱油里,不管蘸什么东西吃,那食物立刻布满了香椿的强烈的气息。次简单的做法,是用香椿叶来炒蛋,美味远非莱脯蛋、洋葱蛋可比。或者是用蛋和面粉裹香椿叶下锅油炸,炸得酥黄香脆,可以当饼干吃。或者,以香棒拌豆腐还有复杂一点的就是以香椿叶子包饺子、包子、粽子,香气宜人。

    我受了父亲的调教,自小就嗜食香椿,几乎有香椿叶子,什么东西都吃得下了。而香椿树那种独一无二的气味,也陪伴了我的童年。那高大的香椿树每到初夏,就会开出一簇簇的小白花,整个天空就会弥漫着一种清香,然后,结果了,果熟裂开了,香椿树带着小翅膀的种子就会随风飞到远方。

    自从到台北以后,就难得品尝到香椿的滋味了,所以每次回乡下,我总会设法去找些香椿来吃。有一年,我住在木柵的兴隆山庄特地向朋友要来两株香椿树的幼苗种在院子。香椿树长得有一人高,我偶尔会依照父亲的食谱,摘香椿叶来试做,滋味依然鲜美,从前那遥远的记忆浮现在眼前。

    后来我搬家了,也不知道院子里那两株香椿树变成什么样子了,会像故乡的香椿树那样长到三四丈高吗?会开花吗?种于也会飞翔吗?

    有一次读庄子的《逍遥游》,说道: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所以香椿树应该是很长寿的。由这个典故,以香椿有寿考之征,所以古人称父亲为椿,称母亲为,唐朝牟融有诗说堂上椿萱雪满头,是说高堂的父母已经白发苍苍了。

    父亲过世之后,我也吃过几次香椿,但每次,那强烈的气息都会给我带来悲情,使我想起父亲,以及他手植的香椿树。他常说:香椿是很上等的木材,等长好了,我们自己砍下来做家具。一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他也没有砍过一棵香椿树。我以前一直以为是香椿还没有长好,现在才知道那是感情的因素,八千年为春秋,那是永远也长不好了。但愿,父亲在极乐世界,也会有香椿拌面可以吃。

    端午节的时候,我路过松山的永春市场,看到有人在路边卖香椿粽子,便买了几个来吃,真有一点父亲的味道。唉!吃香椿粽子的时候,我决定了,将来如果有一个庄园,屋前屋后我都要种几棵香椿树。

    (选自《林清玄散文精选》,有删改)

    1文中几次写到有香椿树?请简要概括。

    2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它的香气强烈而细致,与一般的香菜,像芫菜、芹菜、紫苏大为不同,食之风动,令人心醉。

    他把香椿叶洗净,剁碎,加一点油,加一点酱油激在热气腾腾的面上,抄起筷子袢拌,就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3简要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4文末我决定了,将来如果有一个庄园,屋前屋后我都要种几棵香椿树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78 入库时间:2020-12-11
    来源: 初中语文2021年专题考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详解】

    春天忆故人

    高红十

    春天,第一茬花赶在叶子前扑天抢地地开开;河边柳条摇头晃脑得意地绿;远看有近却无的草坪草,白天黑夜加班长,飞快地长得远看近着一样样绿了。

    从遍地毛毛虫,到绿叶满枝头,杨树终究成了扬脸可见像模像样的树,也就眼一闭再睁

    开的时间。

    春季前半季有点慌慌张张,语无伦次,到清明就慢下来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虽说雨水不一定清,视线不一定明,但节气这辆吱啊吱啊哼叫的老车毕竟抵达清明这重要一站。

    那天听广播,正播《我与地坛》,不能不想起文章的作者,走了六七年的史铁生。我和他同在黄土地插队,我延长,他延川,两县挨着,插队时并不认识。文学新时期初起,我在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文学期刊《绿原》,通过友人介绍,向史铁生约稿。他给我写街道福利小厂的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似乎没用,也约了赵振开(北岛)的中篇小说《波动》,和前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似乎也没用.....,过去快四十年。

    我去过他在瘫和宫也就是地坛附近的家,见过他父亲和妹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上第七期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前身),一人到他家来过,和同学一起来过。不知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控制哪个机关,院门应声打开,客人得以进了院门又进了房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除了清新的陕北风光,文字表达也十分别致,想哪写哪,散文式的,随意,放得开又收得拢。我问他,怎么这样写?学谁?他有点不好意思,说,鲁迅。

    后来,和陶正一起上史铁生新搬的家,请他参加一家公司准备拍摄的讲述插队生活的电视剧,电视剧故事除了土插队,还要延伸至出国洋插队。我们很有诚意地和史铁生一道,轮椅出门,轮椅上出租,轮椅下出租,轮椅进楼上电梯直至到谈事的房间....结果是未遂,关于电视剧的理解双方差得有点远。

    再后来,有了今文坛惊艳的《我与地坛》。他说,在出入地坛十五年后写下此文。可见他出入地坛的第一年至第许多年,一定没为文体事先设计,没有想到是写一篇小散文还是大散文,是文化散文,还是争取获奖的散文,或者不吝文体又像写小说(写园子里一对老夫妇和一位练习唱歌的年轻人那章),史铁生只是把心中想写特别想写的生末净旦丑狮子老虎狗山水林田路……一一铺陈纸笔。

    文章写了对母亲的愧疚,又岂止是愧疚?写了对生与死的理解,特别悟到死是迟早的事,着什么急一令人顿悟;特别精彩的是园中四季与林林总总的对应,与一天之光景对应,与乐器的对应,与声响的对应,与园中景观的对应,与心绪的对应,与艺术形式对应,与梦的对应.....有些对应可能在史铁生出入地坛时就有了,像春草冒芽,像风吹过几片叶脉好看的落叶那时就有了文章的碎片。要不是觉得结构、段落排序、语言风格基本成熟可以动笔,还会有什么对应四季的奇思妙想源源不断无限铺排开来。

    十五年出入地坛,史铁生是在深入生活么?眼下不少采风式的深入生活只能叫擦蹭生活,史铁生似乎高于深入生活。清明时节听此文,一种情感的、文学的浸润,浸润干涸的世道,浸润干涸世道里粗戾的人心。那文字,像摩挲把玩许久许久的手事,都润泽成玉了。相比有的人人没走,文字就旧了,颓了,蔫巴了。《我与地坛》的作者走了六七年,被广播里的专业人士读起来,新鲜有如古筝铮铮作响,清亮无比,深沉无比,余音袅袅。难得的是《我与地坛》全文几无废话,这年头,要想说或者写一些没有废话的话,该是多难的事!

    春天来了,春天读好文章,情随声来,声情并茂。春天听好文章,万物生发思念也生发,万物綻放情感也绽放,带起听者所有感觉,却无悲伤。文章在,人就在,文章好好活着,人也就好好活着,并且好好活下去。

    记得有一年,史铁生从延安回来,晒得有点黑,他叫着我的名字,欢喜地对我说,延安有人问你好呢……

      (选自《北京日报》2017 0427日,有删改)

    1作者追忆了与史铁生交往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文章题目是春天忆故人,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我与地坛》?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阅读文章自然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那文字,像摩挲把玩许久许久的手串,都润泽成玉了。(从修辞角度赏析)

      (2)文章在,人就在,文章好好活着,人也就好好活着,并且好好活下去。(体会这句话的含意)

    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28 入库时间:2020-12-11
    来源: 初中语文2021年专题考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详解】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问,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0419日(有删改)

    1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2从记叙顺序角度看,删掉第①②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

    3结合语境,品味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4怎样理解第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

    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39 入库时间:2020-12-11
    来源: 初中语文2021年专题考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详解】

    丁 香 花

    杨明

    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白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白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在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哪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隔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在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他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

    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的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他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美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

    1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 _______二识丁香花_________三识丁香花

    2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体会句中苦味的含义)

    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赏析句子,分析表达效果。)

    4本文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5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作者从丁香花儿的特点中获得的哪些人生感悟?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82 入库时间:2020-12-11
    来源: 初中语文2021年专题考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详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养蜗牛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入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

    1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澜顿起。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澜又起。

    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78 入库时间:2020-12-11
    来源: 初中语文2021年专题考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详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野菊花之恋

    刘文方

    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草。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

    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

    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它绝不择地而生,枯草丛中,田间地头,高山土坡,悬崖峭壁,无论贫瘠,还是肥沃。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秋风吹过,此起彼伏的浓郁而又微苦的香甜味经久不绝。给它一点阳光,它就灿烂,给它一点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它没有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的闲适,有的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和孤傲。越是悬崖峭壁之上,它越是努力开放,鲜艳而丰满。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

    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在春风醉人的季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衣。外表看来它就是草芥中的草芥,只有走近它,细细地品味,才知道它散发着与草芥不同的气息。它只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四溢。

    它是王者之花。千年以前,夕阳西下的深秋,西风凛冽的古道旁,那个落第秀才黄巢,策马古道内心彷徨之际,忽然阵阵野菊花的幽香扑鼻而来,猛然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几年后揭竿而起,把偌大的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那个大才女易安居士深有感触。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由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它是越老越有用的花。即使是花儿开败了,它也是自始至终透着清凉的、浓郁的花香。《本草纲目》中对野菊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野菊花还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同时又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因此人们还经常把菊花采撷晾晒后,精选装入枕头,嗅着花香入梦,又在花香之中醒来,神清气爽,美不胜收。它还可以盛开在沸腾的茶水中:

    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

    立冬之后,风霜雪雨使野菊花鲜艳的色彩逐渐黯淡下来。它义无反顾地融入大地的虚怀,等待中的一场野火,把腐朽的旧皮囊在噼啪中化为灰烬。涅槃的根在坚硬的石缝或者如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许已经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那毛茸茸的小耳朵,仿佛等待倾听春雷隆隆的声音,等待下一个春的来临,等待下一个秋的金黄。

    (选自《新民晚报》2018511日,略有改动)

    1请填写出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为之感动的原因。

    贫贱但不卑贱——______——______——______——越老越有用。

    2品析语言。

    1)它从不后悔把自己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品析加点词)

    2)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赏析句子的修辞效果)

    3请写出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请你对文章第一段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80 入库时间:2020-12-11
    来源: 初中语文2021年专题考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详解】

    冰窗花

    任随平

    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恋。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注释)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1请结合文章第自然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

    B自然段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起下文。

    C自然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表现力。

    D自然段写多年以后,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扎梦中,表现了作者对冰窗花秘密的好奇。

    E.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悄然消融的冰窗花的惋惜之情。

    4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48 入库时间:2020-12-11
    来源: 初中语文2021年专题考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详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尘埃深处是繁花

    七夕草

    她叫乔,认识她,是在去年夏天。

    那天交完班,我刚从一间病房走出来,就看见候诊区坐着一位白皙如莲的女子,姣好的面容,优雅得体的举止,她正在回答医生的问话。我走过去的时候,再次被她的美吸引,于是,我多看了一眼,正好她也回过头看我,她的双眸澄澈纯净,如一汪清泉。

    做了相关检查,她住院了,VIP病房,她说常常失眠,有时候头晕,天旋地转。医生下了医嘱,输液体的时候,她已经躺在病床上,一边撒娇,一边和母亲说笑。

    中午时分,液体还没有输完,有人送饭来,是她的父亲,一家人在病房里共进午餐,吃穿用度尽显阔绰。

    因为病房里的很多病人,都是面色苍白,一副病怏怏的神态,而她却不同,除了输液体的时候睡着,但凡醒的时候,神清气爽,神采奕奕,妆容精致。

    爱咬舌根的同事说,她命好,人长得漂亮,家世背景又好,语气里带着羡慕和嫉妒,谁说不是呢,她的确是个公主。

    再后来,知道了她的隐私,在某艺术学校当钢琴老师,收入丰厚,单身贵族。科里的护士姐妹们越发羡慕嫉妒恨,而我也是其中一个。每逢进病房看见她,内心除了被她身上散发的气质吸引外,更多的是嫉妒,她有姣好的面容,婀娜多姿,有很好的工作,有富裕的家庭,爱她的父母,一个女孩子该有的她都有了,而我,除了自食其力,勉强养活自己的工作,在单亲家庭长大,有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再无其他。

    攀比得越多,越自卑,那些日子,科室里的小姐妹们总是格外关注她。

    有一天,我上夜班,夜间巡视病房,大概12点了,她的病房里还亮着灯,我推门进去,我看见的场面,让我大吃一惊。

    乔没有睡,她正坐在床沿上,手里拿着一条假肢,正往墙角放,我看见她的右膝盖之下是空的,看见我一脸的震惊,她下意识地用被子盖住自己,一脸歉意地笑笑,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

    还是乔先说话,打破了僵局,吓着你了吧,平时我请假回家,除了主管医生,没人知道我的秘密,明天要做一项检查,我怕来不及,就住在医院里,被你看见了。她说完,还是笑着,反而是我,像做错事的孩子。

    我胡乱说了几句,赶紧出来,内心汹涌澎湃,怎会这样呢,她明明是个完美无瑕的公主?

    过了半个小时,竟不知不觉又来到她的病房,她还没睡,她说,睡前看了会儿书,睡不着了,她居然问我,能不能陪她聊一会儿。

    于是,坐在床前。与其说是聊天,不如说,是她为我刚才的震惊,做一些解释。她说,很少有人知道,有关假肢的秘密,而我是很少人里的一个。

    她从小学跳舞,梦想长大做一位舞蹈家。可是,上初中后,在一次意外触电后,一条腿被截肢,那年才十三岁的她,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别说是梦想,好几次,她都想自杀。

    那是最后一次,她喝了家里的杀虫药,被父母送到医院,洗胃,住院,出院后,经常手抖。她的母亲多方打听到一位老中医医术高明,于是,带她去看,说明病史后,老中医什么都没说,只是揭开自己的白大褂,她看见,他只有一条腿。

    他说,人活着,不是靠双腿,靠的是一颗完整的心,我只有一条腿,活得好好的,你还比我多半条腿呢,怕什么?

    从那以后,她常常去老中医那里,不是看病,而是疗心。

    再后来,父母给她装了假肢,搬了家,学了钢琴,当了钢琴老师,成了现在的自己。

    说完,她淡淡地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

    ㉑是啊,如果不是偶然看见,在我心里,在我眼里,她依旧是只会撒娇、娇弱漂亮的公主,而此刻,我似乎看见,那些她曾经受过的伤害和遭遇,凝聚成一股钢铁般的力量,让她坚强。

    ㉒再后来,她睡了。

    ㉓我走在走廊的尽头,心绪难平。

    我看见天边有一颗星星,异常耀眼,它像天空的眼睛,注视着大地,带给深沉无助的黑夜,一方光亮,也给黑夜里迷路的人们,一抹希望

    ㉕慢慢地,我看见天边泛着鱼肚白,黎明来了。

    ㉖那一刻,内心的迷茫,似乎慢慢退却,一点点被一束光照亮,所有难以启齿的磨难和曾经以为的绝望,慢慢变成了希冀。

    ㉗是的,繁华尽头有悲凉,尘埃深处是繁花。

    1乔没有睡……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一句中,尴尬一词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2说完,她淡淡地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这句话中的淡淡地笑对描写乔有什么作用?

    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㉔段加线句子的理解。

    4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5结合文章中心,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80字以内)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24 入库时间:2020-12-11
    来源: 初中语文2021年专题考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详解】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1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

    2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字的含义和作用。

    3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4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从修辞赏析的角度给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作批注。

    5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 难度: 使用次数:190 入库时间:2020-12-11
    来源: 初中语文2021年专题考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详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 师 治 学

    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一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满满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儿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极其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1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本文第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3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第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简要分析他是如何表达的。

    5阅读以下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名言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名言二: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