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人一出生手脚就会自然 “ 动 ” 起来,慢慢长大就会参加一些劳作,有时还会感到一丝劳累,有 “ 劳 ” 有 “ 动 ” ,劳动就这样伴随着人的一生。
②然而在当下,一些青少年对劳动的意义重视不足,甚至认识偏颇。有人不会做基本的家务,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它体力劳动不值一提;有人觉得如今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只要花钱就能买到服务;还有人将 “ 免于动手 ” 视为一种优越感,对提供服务的劳动者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③针对这些不会劳动、不想劳动、甚至不尊重劳动的现象,重新认识劳动和劳动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④劳动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众所周知,劳动创造了人,是劳动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们的先民把野草驯化培育成农作物,修建水利工程,才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生长在土地上的棉花,只有经过人们的采摘,才能被捻成细线,织成棉布,裁成衣裳,为人们遮身蔽体;遍布在田野中的泥土,只有经历双手的劳作,才能被夯实成墙壁,支撑起遮风挡雨的屋顶。因此,《辞海》中 “ 劳动 ” 一词被定义为 “ 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 ” 。
⑤劳动更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车轮。社会的进步依赖于一代又一代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四大发明闪烁着古人在日常劳作中的创造光芒,杂交水稻见证了袁隆平在田间地头的日夜求索,神舟飞天凝结着众多科研团队的劳动汗水。_______没有劳动,人类也许会一直停滞在蒙昧原始的状态,难以获得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⑥在认识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还有必要重新认识学校劳动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学校中的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当我们在劳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时,劳动教育中有德育;当我们 “ 动动手,出出汗 ” 以强健体魄时,劳动教育中有体育;当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劳动中遇到的问题时,劳动教育中有智育;当我们动手设计并创造美的作品时,劳动教育中还有美育。可见这种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劳动教育,不仅有利于改变青少年学生中轻视劳动的现象,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⑦学校中的劳动教育还具有长效功能。一个人在学生时代经历劳动教育,为人生打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底色,那么,今后踏上社会,就能敬业乐业,享受到劳动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⑧劳动创造幸福。为了让青少年都能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从今天起, “ 处处是劳动之地,天天是劳动之时,人人是劳动之人 ” ,就理应成为当代青少年的劳动宣言。
8 .根据上下文,填入第 ⑤ 段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使 B .尽管 C .如果 D .既然
9 .根据文章思路,完成下面的填空。
10 .第 ④ 段和第 ⑤ 段的顺序不能颠倒,请分析原因。
C 9 . ⑴ 重新认识劳动和劳动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⑵ 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⑶ 学校的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 ⑷ 学校中的劳动教还具有长效功能。 10 .第 ④ 段阐释了 “ 劳动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 ” ,第 ⑤ 段论述了 “ 劳动更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车轮 ”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层层递进,符合人们认知规律;第 ⑤ 段的 “ 更 ” 字明确了其更近一层的意思,与第 ④ 段相照应,同时又和第 ⑥ 段过渡句形成照应。
【解析】 8 .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
第 ⑤ 段 “ 人类也许会一直停滞在蒙昧原始的状态,难以获得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 是针对 “ 没有劳动 ” 这一情况结果的假设,前后是假设关系,应使用 “ 如果 ” 一词;
故选 C 。
9 .本题考查文章思路。
第 ② 段 “ 一些青少年对劳动的意义重视不足,甚至认识偏颇。有人不会做基本的家务,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它体力劳动不值一提;有人觉得如今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只要花钱就能买到服务;还有人将 ‘ 免于动手 ’ 视为一种优越感,对提供服务的劳动者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 ,列举当下青少年轻视劳动的现象,体现青少年无法正确认识劳动,对劳动者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进而在第 ③ 段提出观点 “ 重新认识劳动和劳动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 ;
接下来第 ④ 段 “ 劳动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 ” ,第 ⑤ 段 “ 劳动更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车轮 ” ,体现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第 ⑥ 段点明 “ 有必要重新认识学校劳动教育的特点和功能 ” ;
第 ⑥ 段 “ 学校中的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 ” ,第 ⑦ 段 “ 学校中的劳动教育还具有长效功能 ” ,具体阐释了 “ 学校劳动教育的特点和功能 ” 。
10 .本题考查顺序。
第 ④ 段阐述 “ 劳动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 ” ,第 ⑤ 段阐述 “ 劳动更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车轮 ” ,前者强调 “ 基础 ” ,后者强调 “ 发展 ”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论证层层递进,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将论证引向深入;第 ⑤ 段主要阐述的内容中的 “ 更 ” 字,也点明其递进的关系,与第 ④ 段相照应;与第 ⑥ 段过渡句 “ 在认识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还有必要重新认识学校劳动教育的特点和功能 ” 形成照应。
议论文的特征:
一、议论文的分类:
议论文包括一般性议论文,评论,杂文、跋等。
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又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文: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要求:
①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
②用充足有说服力的论据
③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
2、驳论文:
论辩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同时阐述己方的观点
方式:
①提出论点
②证明论点
③总结论点
驳论文的破立结合:
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再批驳已指出的错误论点,并在批驳的同时或之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加以论证。
二、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 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②开头③文章中间④结尾
2、论据:
用来证明论 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选用事实论据 要注意:
①必须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过电视的。
②最好具有新颖性。
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 ,能证明论点即可。
选用的理论论据要注意:
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但是不能选取小说中的比如:保尔之类的。
②要精 确,不能 篡改、歪曲。
③和论点有必然联系,能证明论点的。
3.论证:
论证时使用论据证明论点 的过程。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 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引论 本论 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也叫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 作论据来证明论点,俗话说事实胜于 雄辩。
b、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除引用上述介绍的理论论据以外,还 可以引用一些古 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 文的文学性。
c、对比论证(也叫正反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d、喻证法(也叫比喻论证),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文学性、说服力。
e、类比论证
三、议论文逻辑性体现。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①准确、严密
②概括性和简洁性。
③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段落与段落之间 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 ,如总分 、对照 、层进 、并列等。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来突出这种关系。
如:“有”、“还有”、“虽 然、但是”“固然”、“诚然”、“由此”等等。
四、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
尤其是议论文,是奖善惩恶的,是对 人们进行规劝疏导的,是对人们引导作用的,因此必须有说服力,并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认真上政治课,经常的看看说理性的文章、名言警句等,将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提高我们认识能力,对我们写作,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大有好处。
它会起到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思想,提高说服力的作用。
议论文基本结构及分类:
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和解决问题(结论)。
分类:
如果从文章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分析,议论文具体的结构形式可分两大类:
a.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例1.“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循序渐进的去论证,把道理逐渐展开,最后归纳总结。
例2.“正反论证”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
b.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例如:
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
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总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
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
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
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比喻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
①引论(提出问题)―――
②本论(分析问题)―――
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
①并列式
②总分总式
③总分式
④分总式
⑤递进式。
5、议论文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6、驳论文的阅读
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
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