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评论,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劝君多读文学书
聂震宁
①作家莫言获得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来,媒体很是热闹了一阵子, “ 莫言 ” 成了当下社会一个热门话题。作家本人为此说了一句很大气的话: “ 莫言热不如文学热。 ” 莫言为文学呼吁,实在是有感而发。
②三国时期文学家曹丕认为, “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历朝历代把包括文学创作在内的著书立说当做 “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学书被不少媒体称为休闲书。其实休闲书是相对于实用书而言的,休闲的文学何尝没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
③文学书可以是闲书,然而闲书不闲。作家白先勇认为,文学最能够投射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文学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教育。如果没有文学的教育,人还处于野蛮的时代。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的典故就是明证。吕蒙最初乃一介武夫,将孙权 “ 劝学 ” 记在心上,发奋读书,变得谈吐儒雅,前后大不一样。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 “ 腹有诗书气自华。 ” 作家梁晓声也有过一个观点: “ 一个人在文艺鉴赏方面的能力,常常决定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 这年头不是到处都在呼吁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吗?按照梁晓声的说法,恐怕文学书不仅不闲,实际上是成才必读之书。
④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书并不是被轻慢的闲书,而是具有重要社会作用的。 《论语 ·季氏》讲 “ 诗可以兴,可以观 ” 。 孔子这话讲的就是诗歌可以起到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汉书 ·艺文志》强调 “ 诗言志 ” ,是讲文学作品最能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寄托美好理想。言志的文学岂可等闲视之!更不用说文学作品往往少陈词滥调、恶八股教条、多创新之举。多读文学书,就可以多接触灵动优美的文学叙述,多呼吸新鲜活泼的文学气息,何乐而不为!
⑤就算文学书是闲书,却也是必读的闲书。胡适对于 “ 闲暇 ” 曾讲过,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需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如今我们的闲暇时间正多起来,有人做了计算,上班族一年双休日带节假日可休息 123 天。倘若国人的闲暇时间大都用于吃喝玩乐,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素质将何其堪忧!如果能闲暇读闲书,闲书多读文学书,情形是不是要好得多?著名作家余秋雨说: “ 从根本上说,文学首先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素质。 ” 是的,很多人读文学书不是为了一种职业,因为这是闲书。闲书对于很多人虽然是用来休闲的,可休闲的结果却是一种良好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这对于一个人是多么有益的事情;而对于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更是 “ 经国之大业 ” 。因此,劝君多读文学书。
(选自 2022 年 1 月 18 日《学习强国》,有删改)
15 .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16 .选文第 ④ 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7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 不相符 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著书立说是 “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 。
B .文学作品绝不能称为 “ 闲书 ” ,因为文学没有休闲娱乐功能。
C .一个人的文艺鉴赏能力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D .文学作品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
18 .文章认为文学具有教育作用,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西游记》对青少年有何教育作用。
劝君多读文学书(作品)。( “ 我们要多读文学书。 ”“ 要多读文学书。 ”“ 读文学书很重要。 ” 都对) 16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用《论语 · 季氏》中的话,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书具有重要社会作用(若答 “ 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书并不是被轻慢的闲书,而是具有重要社会作用的 ” 也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17 . B 18 .示例:《西游记》启迪我们,人生就要有追求(梦想),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 “ 不畏任何艰难险阻 ” 或 “ 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 ” ),直至到达胜利的终点。
【解析】 15 .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
文章开头从莫言获奖后所说的话,引出本文讨论的话题,接着 ②~⑤ 段阐述了阅读文学书籍的意义和功用,最后归纳出文章的观点 “ 劝君多读文学书 ” 。据此可作答。
16 .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
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使用论证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论证观点,因而在解答论证方法作用时,要紧扣文章的论点或分论点分析作答。文章第 ④ 段画线语句 “ 《论语 · 季氏》讲 ‘ 诗可以兴,可以观 ’” ,引用《论语 · 季氏》中的话,运用了道理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 “ 文学书并不是被轻慢的闲书,而是具有重要社会作用的 ” 这一分论点,使论证更有权威性。
17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 依据文章最后一段中的 “ 很多人读文学书不是为了一种职业,因为这是闲书。闲书对于很多人虽然是用来休闲的,可休闲的结果却是一种良好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这对于一个人是多么有益的事情 ” 可知,选项中的 “ 文学没有休闲娱乐功能 ” 的说法太绝对,不符合文意。
故选 B 。
18 .主观性试题。
本题可根据《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 “ 四大名著 ” 之一。《西游记》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的神魔世界,但在神幻的外衣之下包裹着现实生活的本质,意味深长地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和困难的乐观精神。《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小说以降妖服怪歌赞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表达了人战胜自然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宣扬了惩恶扬善的主题。作答时,从积极正面的角度来谈《西游记》对青少年教育作用,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